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 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 便真在眼前了。 8.如果给选文拟一个四字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1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望见的并不是赵庄。那到底是什么?写“我”的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怎 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 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 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 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 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 影斑斓,泉水叮当。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 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B.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胧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衅上还响着脚步声。
D.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神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着柳月如,紧闭 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 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 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 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 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 青衣角色被她演绎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 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 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 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 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 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 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喝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 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青莲去得早,点了杯咖啡喝起来。不远处,有 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 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喝青衣的,她的喝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 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⑥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 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选文有改动) 12.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4分) 时间:______________地点:杭州西湖边的龙井村人物:“我”、老妪事件:_______________ 13.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5.品读第⑤段,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生启迪,(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大青衣 胡玲
2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来,是很多人的 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如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 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5.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一文的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
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
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
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 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 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 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族的重要意义。
D.《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续写,使 之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4分)
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7分) 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赛腰鼓》这篇抒情散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写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以
诗载情,融入想象,呈现出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演出场面。
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 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拨后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 来分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 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喊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 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③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
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赏心悦目的清香四 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 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 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 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 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 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④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 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 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