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6)炉架和炉壳 炉架是用角钢、槽钢等焊接而成的炉体骨架 炉壳、炉底采用 15mm 厚钢板,其余为 5mm 钢板 三、电阻炉的热力计算 采用热平衡法进行热力计算 1、 炉料加热 (1)加热有效炉料的热量(即工件热量) Q 件=GC(t 终-t0) (G 为有效炉料工件的重量 G=500kg,C 为平均比热,查 表可得:C=0.155×4.1868=0.649kJ/kg·℃) 取 t 终(工件的最终温度)为 850℃,t0(工件入炉前温度)为 20℃
3
3
kg m
3 3
保温层ρ 2= 0 . 55 10 耐火层平均温度 t 1
kg m
3
( 950 751 ) 2
851 ℃
该温度下耐火层比热 c 1 1.06kJ/kg·℃
保温层平均温度 t 2 =(751+64.7)/2=408℃ 该温度下保温层比热 c 2 =0.75 kJ/kg·℃
《热处理设 备课程设计 指导书》附表 2
室温
t 0 20 C , c 1 0 . 8452 kJ / kg C , c 2 0 . 75 kJ / kg C
代入得: Q 侧=[0.36×1.0× (1.06×85-0.8452×20) +0.91×0.55× (0.75×408-0.75 ×20)] × 10 ② 炉底 V1=0.065×2.086×1.686=0.23 m V2=0.065×2.086×1.686=0.23 m 由上面公式可得 ③ 炉顶 V1=[π (1+0.113) -π ] ×
炉底平均散热面积 故 d. 炉门
Q 底 8 . 8 10 kJ
3
S
S内 S 外
3 . 59 1 . 4 2 . 24 ㎡
炉门内面积 炉门外面积
S 内 1 0 .6 0 .6 ㎡
散热损失
S 外 1 . 706 0 . 6 1 . 0236 ㎡
S
3
-1-
《热处理设 备》p117 表 5-4
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
查表得:a 为 1.2-1.5min/mm 取 1.3 min/mm 故时间 t=1.3×1.8×70=163.8min 取加热时间 3h,保温时间 2h 工艺周期为 5h (2)确定炉膛尺寸 一次装炉量=生产率×周期=100kg/h×5h=500kg 单位重量 m [(
Q散
2 . 39 10 k J
4
炉门平均散热面积 故
Q 门 2 . 0 10 kJ
S内 S 外 2
0 . 8118 ㎡
综上可得: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 (3)砌体蓄热量
Q 散 Q 侧 Q 顶 Q 底 Q 门 2 . 39 10 kJ
4
Q 蓄 V1 1 ( c 1t1 c1t 0 ) V 2 2 ( c 2 t 2 c 2 t 0 )
《热处理设 备课程设计 指导书》p8
工件热量
Q件
2 . 7 10 kJ
5
-4-
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
故
Q 件 500 0 . 649 850 - 20 ) 2 . 7 10 kJ (
5
(2)加热辅助炉料的热量 ① 用长 300mm,外径 35mm,内径 20mm 的耐热管 则每根质量
(2) 炉子损失热量 ①通过炉衬散热损失 Q 散 假设炉外壁温度为 50℃ 查表得 侧墙综合换热系数 炉顶综合换热系数
侧 顶
=11.5 W/㎡·℃ =13.1 W/㎡·℃
炉底综合换热系数
底
=9.4 W/㎡·℃
a. 侧墙 耐火层为轻质粘土砖,热导率:0.29+0.256 10 t,厚度:113mm
950 - 50 1 13 . 1 0 . 113 0 . 29 0 . 256 10
-3
500
0 . 23 0 . 072 0 . 256 0 . 5
3 .6 2 .3
=5.0 10 kJ
3
c. 炉底
炉内底面积 炉外底面积
S 内 1 .4 1 1 .4 ㎡ S 外 2 . 106 1 . 706 3 . 59 ㎡
m 0 . 3 [( 0 . 035 2 ) (
2
0 . 02 2
) ] 7 . 8 10
2
3
1 . 5 kg
因 Q 辅=G 辅 C(t 终-t0)
( 故 Q 辅 1 40 1 . 5 0 . 649 850 - 20 ) 3 . 23 10 kJ
4
② 垫铁:高 300mm,外径 50mm,内径 40mm 每个垫铁的质量
辅助炉料热 量 Q辅 3.9 10 kJ
4
m=0.03 3.14 [(0.05/2) -(0.04/2) ] 7.8 10 =0.17kg
2 2 3
故垫铁的热量
Q 辅 2 =0.17 80 0.649 (850-20)=7.11 10 kJ
3 4
Q 辅 Q 辅 1 Q 辅 2 =3.9 10 kJ
-3-
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
⑥钢板
15mm
故炉底总厚为 445mm,符合 230-690mm 之间的要求 (5)炉门: ①炉门口 H’=600-113=487mm 高度与宽度之比与炉膛类似,即 B’/H’ =B/H 得:B’=812mm ②炉门:用厚度为 10mm 的钢板制成框架,框架内附 5mm 石棉板,内衬轻质耐火砖作 为耐火层,厚度为 113mm。硅藻土渣砖为保温层,厚度为 230mm。炉门框架 边缘与炉门口重叠 100mm,重叠部分机械加工,在两侧设置压紧装置。 炉门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1 .4 m
2
(K 为炉底利用系数,通常为 0.8-0.85) 取 长 L=1.4m , 宽 B=1.0m
炉子高度一般为(0.52-0.90)B,取 0.6B,故 H=0.6m 3、炉体各部分结构 (1)炉衬:分为内层耐火层和外层保温层 内层:用 QN—1.0 的轻质耐火粘土砖 外层:B 级硅藻土砖,热导率为 0 . 131 0 . 23 10
d 2 ) (
2
k 取 1.8
d孔 2
) ] b 7 . 8 10 kg 6 . 337 kg
2 3
零件个数 n
500 6 . 337
78 . 9 80 个
P0 100 kg m h
2
查表可知,炉底单位面积生产率 有效面积
F 有效 P P0 100 100
2 ) 0 . 13 m
符合
拱顶耐火砖为轻质楔形砖,厚度为 113mm, 保温砖为蛭石粉,厚度为 230mm (4)炉底:①钢板 15mm
②贯穿三层的重质砖(共 230mm) 包括电热体搁砖、轻质砖 QN-1.0、B 级硅藻土砖 ③轻质砖 65mm ④硅藻土保温砖砌成棋盘式方格,格中填以蛭石粉 115mm ⑤石棉板 5mm
-5-
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
S 外 =(2.106+1.706) 2 0.6-0.487 1.012=4.08 ㎡ 则炉体侧墙的平均散热面积 F 侧 =( S 内 + S 外 )/2=(2.48+4.08)/2=3.28 ㎡ 代入公式,得 Q 侧 =
t1 t 0 F 3 . 6 =8.1 10 kJ
2
m
1m
2
由于工件之间距离为工件高度的 0.3-0.5,故取工件之间距离为 30mm 设计每次装炉 80 个零件,分两层分布,每层 40 个,纵向 8 个,横向 5 个 实际炉底面积
F实 F 有效 K 1 0 .8 1 . 25 m
2
炉膛尺寸: L=1.4m B=1.0m H=0.6m
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1、炉型:箱式炉 2、设计要求:(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100kg/h (2)零件尺寸: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 150mm (3)零件材料:中、低碳钢、低合金钢及工具钢 (4)零件热处理工艺:淬火加热 3、任务分析: (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为 100kg/h,属小型炉; (2)生产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 150mm 的零件,选择箱式炉合理; (3)淬火加热工艺表明所设计的箱式炉属于中温范畴。 二、电阻炉的炉体结构设计 1、炉型选择:由于所生产的零件尺寸较小,都不大于 150mm,且品种较多,热处理 工艺为淬火加热,具体品种的淬透性不同,工艺有所差别,故采用周 期作业中温箱式热处理炉进行设计。(额定温度为 950℃) 2、炉膛设计 (1)典型零件的选定 参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选用 40Cr 钢齿轮模拟设计 ①齿轮参数:分度圆 d 128 mm 模数 m 4 齿根圆 d ②设定工艺曲线:
-3
t 1 为炉内温度取 950℃,t 0 为炉外温度取 50℃ 侧墙炉衬内部表面积 S 内 =(1+1.4) 2 0.6-0.487 0.812=2.48 ㎡ 电阻炉外壁长为 宽为 故侧墙外部表面积 1400+11 32+230 2+10+10=2106mm 1000+113 2+230 2+10+10=1706mm
3
t ,最高使用温度为 900℃
(2)炉墙: 耐火层:QN—1.0 轻质耐火粘土砖,规格为 230×113×65mm,热导率为
1 0 . 29 0 . 256 10
3
《热处理设 备课程设计 指导书》附表 2
t ,厚度 1 113 mm
保温层:B 级硅藻土砖,规格为 230×113×65mm,热导率为
950 50 2
500 ℃
因三层热流相等,即 q1=q2=q3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