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挂篮安全隐患

挂篮安全隐患

挂篮悬臂浇筑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在连续钢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现场,时常存在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坍塌等安全风险因素,能否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并给予有效控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目前,由于技术装备水平、安全保障、环境条件、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局限性,确保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防范措施往往不能得到全面落实,违规违章、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以下介绍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风险警示以及整改要求。

1、挂篮底横梁拼装施工过程违规使用汽车吊篮载人;底横梁拼装施工过程违规使用汽车吊篮载人,冒险作业;风险警示:吊篮意外坠落概率(事故可能性)很小(偶;后(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很大(人员伤亡);比如:2012年3月19日下午14时左右至20日凌晨1时左右,在不足12小时的时间内,洛栾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接连发生两起高空坠落安全事故,共造成7名工人死亡,直接原因便是“工人天天高空施工都靠简陋的铁笼子吊来吊去”。

整改要求:①禁止违规使用汽车吊吊篮载人冒险作业;使用吊篮载人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挂篮坠落措施;②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杜绝“三违”行为。

2、挂篮主桁架后锚装置采用单根精轧螺纹钢、单个螺帽固定,无保险措施,存在挂篮失稳、意外倾覆的重大安全隐患风险警示:挂篮后端锚固不牢,或箱梁锚固体、反压吊杆、锁紧螺母等系统出现意外,将导致挂篮整体倾覆;这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可能性)很小,但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很大(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

整改要求:挂篮主桁架后锚应按《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挂篮施工的安全措施,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或冗余系统),并有专业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确保挂篮施工安全。

3、挂篮行走过程中未按规定设置反压横梁、后端保险倒链(溜绳)、前端限位等防护措施,存在挂篮前冲失稳而整体倾覆的重大安全隐患正在行走的挂篮,风险警示:由于桥梁纵坡的存在,挂篮行走过程可能出现前冲,如果未按规定设置反压横梁、后端保险倒链(溜绳)、前端限位等防护措施,将可能发生挂篮失稳而整体倾覆;这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可能性)很小,但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很大(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

整改要求:严格落实《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挂篮施工的安全措施,设置行走反压横梁、后端保险倒链、前端限位等防护措施,确保挂篮行走时的安全。

4、连续刚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锚固预埋件定位控制不准确或错位,挂篮行走轨道锚固精轧螺纹钢筋违规焊接搭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预埋件位置偏差较大,挂篮轨道锚固精轧螺纹钢筋违规采用焊接搭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预埋件位置偏差较大,挂篮轨道锚固精轧螺纹钢筋违规采用焊接搭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挂篮轨道锚固精轧螺纹钢筋违规采用焊接搭接,轨道段间焊接薄弱面出现焊缝断裂。

风险警示:锚固预埋件定位控制不准确或错位致使挂篮行走轨道不能正常锚固,锚固精轧螺纹钢筋(或螺母)违规焊接搭接,将可能在轨道段间焊接薄弱面出现焊缝断裂,轨道反扣轮脱轨导致挂篮失稳而整体倾覆;这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可能性)很小,但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很大(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

整改要求:①连续钢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锚固预埋件定位精度;②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禁止采用焊接方法搭接精轧螺纹钢筋及螺母;③出现锚固预埋件定位控制不准确或错位时,应采取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修整方法,确保挂篮安全行走。

5、挂篮轨道段间电焊连接焊接不规范:虚焊、焊缝不饱满、未搭接焊接。

风险警示:挂篮轨道段间焊接连接不可靠,将可能在轨道段间焊接薄弱面出现焊缝断裂,轨道反扣轮脱轨导致挂篮失稳而整体倾覆;这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可能性)很小,但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很大(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

整改要求:①电焊工持证上岗;②按照电焊作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挂篮轨道段间焊接连接处的虚焊、焊缝不饱满、未搭接焊接、焊缝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行整改完善,消除安全隐患。

挂篮安全专项方案风险源辨识与分析挂篮工程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存在风险比较多,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需要对导致事故的风险因子进行进一步辨识和管理。

一、一般风险因子辨识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挂篮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其中,易导致一般事故发生的致险因子进行辨识和梳理,其一般风险因子辨识汇总情况如下:一般风险源识别汇总表()二、较大及以上风险因子辨识(一)挂篮安装未封闭。

采用吊装作业安全挂篮时,施工现场如未进行封闭,非施工人员或非本作业人员进入场地后,因对吊装作业不熟悉或对环境不熟悉,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作业,分散作业人员注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二)无指挥人员。

挂篮拼装部件数量多,作业吊装作业量大,长短不一,重量大等,吊装作业难度大,如未落实吊装指挥人员,吊装过程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造成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三)关键部位材料不满足要求。

关键受力部位材料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会导致浇注砼过程中整个挂篮失稳而引发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四)挂篮拼装完成和预压后未验收。

(五)未进行预压或预压未按设计进行。

(六)挂篮移动未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一、安全管理措施(一)挂篮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进行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吊装作业时,其作业范围内还需设置境界线。

(二)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牌,悬挂责任牌和风险告知牌,在吊装设备和指挥、配合人员醒目部位设置安全操作规程牌。

(三)吊装设备和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且设备运行稳定,吊装前,起重设备需对现场最重零部件进行起重试吊,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严格执行起重设备“十不吊”规定。

(四)进入施工场地人员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齐全,高处作业人员须佩带和正确悬挂安全绳。

(若使工涉及到浮吊的,还应按照海事部门划定的安全作业区域设置有关安全警示标志和航标船。

施工船舶应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救生装置(救生衣、救生船、消防器材等。

)三、较大及以上风险防护措施1、挂篮安装未封闭。

在挂篮施工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定吊装范围,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确定封闭方案和封闭措施,现场职守人员等,现场未封闭前,不得进行拼装作业。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最好明确到个人)要经常性对施工场地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2、无指挥人员。

吊装拼装施工前,专职安全员(最好明确到个人)对吊装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并统计指挥、司索、起重等人员数量,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后,要合理人员施工,做到各尽其职。

实行指挥、司索、起重人员作业前签到制度,人员未到位不得进行作业。

3、关键部位材料不满足要求。

挂篮零部件进场前,对各部件要组织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对关键受力部件,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专职安全员在现场督促拼装人员使用验收合格后的产品;4、挂篮拼装完成和预压后未验收;5、未进行预压或预压未按设计进行;安全管理保障措施;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人员、施工队伍配备项目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总工组成;职能部门以充实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为核心,突出工序检查、测量检查、材质检查、标准检查和计量支付等的人员配备为主体。

根据项目的特点,项目部明确××部门对施工作业队进行管理,作业队下设专业工班组,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落实,保质保量地进行各项工程有序的施工。

我部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区负责人及施工队伍负责挂篮的施工。

根据工程量及其分布情况,本工区设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人员应明确)各一名,并配一定数量的技术、测量、安全、质量、材料等人员。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及联系电话”(略)(二)安全管理责任制(本单位工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1、项目经理2、项目党总支书记3、项目总工程师4、工程技术部5、质量管理部6、安全管理部7、物资设备部8、合同管理部9、测量部10、生产调度室11、财务管理部12、综合办公室13、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略)14、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包括检查方式、频率、记录等)。

二、安全管理保证措施(一)施工单位安全许可证(二)安全管理制度1、领导带班制度2、安全会议制度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5、安全检查制度6、特种设备管理制度7、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9、临时用电管理制度10、消防管理制度11、安全经费管理制度12、危险告知制度13、应急救援制度14、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三)施工过程安全检查措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检查频率,检查内容以及时间安排,对重难点施工时间段(如关键部位吊装和安全施工作业时间)的工作安排等)项目经理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

经理部每月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

安全检查内容体系图附后安全检查内容体系图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三、安全生产经费计划安全生产经费计划表单位:万元应急预案为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及×××指挥部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网络图(一)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施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为现场安全工作小组,其成员和联系电话:工作小组组长:×××联系电话:×××工作小组副组长:×××联系电话:×××成员:×××(联络组)联系电话:×××成员:×××(……)联系电话:×××(二)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职责: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现场状况、人员被困情况等,有步骤地指挥应急救援任务,并下达各种应急救援命令。

(三)应急救援联络组:职责:根据现场情况及现场变化状况、人员被困等情况,按照工作小组的命令,及时与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电话报警。

报警同时负责工作小组的命令传达至各行动小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