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安全培训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电厂安全培训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XXXX电厂安全培训工作实施案(2013—2015年)为贯彻落实电力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力行业安全培训工作实施案(2013-2015年)〉的通知》(办安全〔2013〕37号),加强和规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监督管理效能,防电力事故事件的发生,保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结合电厂安全培训和监督管理实际,制定本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安全培训容规化、式多样化、管理信息化、法现代化和监督日常化,努力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切实减少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有效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监督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时期末,以班组长、新员工、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负责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100%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三、工作容(一)培训对象以班组长、新员工、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培训主要容1.以班组长、新员工、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培训。

(1)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本厂安全生产现状及电力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3)本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以及岗位规要求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5)有关事故案例等。

(6)华能集团《防止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重点安求》(7)华能集团《电力事故调查规程》(8)XXXX电厂本质安全体系规,128个安全体系规根据工作职责选学。

2.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

(1)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消防法、职业健康法、交通安全法、危化品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电监会25号令等法规。

(2)安全管理实践:包括重大安全隐患监督管理、电力事故事件信息报送和事故防、自然灾害防等面容。

(3)电力应急管理:包括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协调、社会舆论引导、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组织、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组织等面容以及案例分析。

(4)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交流。

(三)年度培训计划(四)培训大纲1.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地和行业安全生产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集团公司及华能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劳动保护、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安全审核、安全检查、事故调查法;(7)工作安全危害分析;(8)XXXX电厂128个本质安全体系规相关容;(9)其他需要培训的容。

2.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1)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消防法、职业健康法、交通安全法、危化品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电监会25号令等法规;(2)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华能集团《防止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重点要求》;(4)华能集团《电力事故调查规程》;(5)XXXX电厂128个本质安全体系规相关容;(6)工作安全危害分析、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知识;(7)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8)自救互救、急救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9)预防事故和作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0)事故案例分析。

3.企业从业人员(1)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消防法、职业健康法、交通安全法、危化品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电监会25号令等法规;(2)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华能集团《防止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重点要求》;(4)华能集团《电力事故调查规程》;(5)XXXX电厂128个本质安全体系规相关容;(6)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7)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8)防火、防触电、防机械伤害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演练;(9)岗位安全技术练兵、比武活动;(10)结合公司事故汇编和安全信息,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11)其他需要培训的容。

4.新员工(1)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华能集团《防止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重点要求》;(3)华能集团《电力事故调查规程》;(4)XXXX电厂128个本质安全体系规相关容;(5)事故案例分析等。

5.农民工(1)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消防法、职业健康法、交通安全法、危化品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电监会25号令等法规;(2)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XXXX电厂128个本质安全体系规中有关劳务管理、承包队伍管理、工器具管理、起重管理、脚手架管理、受限空间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相关规;(4)事故案例分析等。

(五)组织实施1.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电厂成立由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长:厂长副组长:党委书记、副厂长、厂助、副总成员:各部门主任2.职责划分:(1)安全培训工作由人资部牵头,统筹规划,负责培训计划的编制下达和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监督各部门做好对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的登记、记录。

(2)安监部配合人资部编制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各部门(班组)开展培训工作,并落实培训的技术支持、师资安排、考试考核等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实行分级管理,做好厂级安全培训记录、归档并做好培训评估。

(3)策划部为各生产部门的岗位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安排专工(责)对生产部门(班组)进行技术讲课。

(4)各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本部门、班组各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根据部门、班组生产特点,分析培训需求,调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做好部门、班组的培训记录和归档。

3.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2013年6月):工作准备阶段各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本案,全面把握本案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容,认真查找本部门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本案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安全培训实施计划,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培训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培训档案,为全面开展培训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2013年7月—2015年9月):组织实施阶段各部门要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定期开展持证上岗情况登记普查,建立信息库。

对应持证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对发生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实际责任人,要重新参加安全培训考试。

有效落实安全培训计划,进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把安全培训教育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容。

强化《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和贯彻,强化实际操作和现场安全培训,实现从业人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以班组长为重点的从业人员进行有关专门的岗位操作安全培训教育。

农民工应享受和企业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重点加强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第三阶段(2015年10月—11月):总结评估阶段各部门要建立安全培训自查自考制度,对自行组织的安全培训进行评估,查找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探索实用、高效的安全培训法,不断提高安全培训工作水平。

四、工作要求1.厂级领导应当参加政府、集团公司和华能国际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安全监察人员,除参加政府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外,还应参加集团公司、华能国际组织的安全培训。

其中新上岗的安监部主任应先进行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能上岗,新上专职安全岗人员三年必须取得注册安全师资格。

鼓励安全生产人员、班组安全员参加注册安全师资格考试。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由安监部集中组织一次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应进行补考。

只有考试合格后,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

4.生产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本部门相关班组的安全活动。

生产管理职能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部门的安全活动,并做好记录。

5.生产岗位员工首次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经各级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后,能参加相应的生产工作。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级由厂安监部组织,第二级由生产部门安全专责组织,第三级由班组兼职安全员组织。

6.各部门应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企业员工应定期参加每年由安监部门组织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应进行补考。

只有考试合格后,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

7.生产岗位员工调整为另一生产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两级安全教育培训,并经各级教育合格。

两级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级由生产部门安全专责组织,第二级由班组兼职安全员组织。

8.生产岗位员工初次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两级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

9.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可人(简称工作票“三种人”)和单独巡视高电压设备人员每年应自行学习有关规定,并参加由安监部组织对相关容的年度考试,考试合格后,经厂部批准后可从事相应资格的工作。

10.非生产管理岗位的人员调岗至生产管理岗位时,应由安监部进行初次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生产管理岗位之间进行调岗,可不再进行。

11.非生产管理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及其本部门员工)初次上岗前,应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安监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能任职。

12.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生产岗位员工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13.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员工,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可上岗作业。

14.发生事故时,按“四不放过”的要求,对事故责任者和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落实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