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用贵金属的分类及鉴定方法
课程名称:首饰用贵金属材料及制作工艺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收拾用贵金属金、银、铂金的分类及鉴定方式。
关键词:贵金属鉴定分类
引言:
贵金属是指在地壳中密度大、储量稀少、价格昂贵的金属。
包括金(Au)、银(Ag)、铂(Pt)、钌(Ru)、铑(Rh)、钯(Pd)、锇(Os)、铱(Ir)八种元素。
贵金属饰品的制成材料通常为金、银、铂、钯四种贵金属及其合金。
通常,人们把贵金属饰品笼统称为金银首饰。
首饰用贵金属金的鉴定方法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比重为17.4,摩氏硬度为2.5。
黄金首饰从其含金量上可分为纯金和K金两类。
纯金首饰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达99.99%,故又有“九九金”、“十足金”、“赤金”之称。
黄金真伪好次的鉴别一般的方法有辨色泽、掂轻重、见音韵、试软硬这四种。
除此而外不有抛摔法、火烧测试法、试剂法、查看盖印标记法等四种。
1)辨色泽:
俗语说,黄金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因其含有杂质种类和成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
行家认为,含金七成其首饰呈黄中带青,含金八成呈黄色,含金九成呈黄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
纯金质较软,一般不用来做镶嵌类首饰,所以,凡镶嵌类金饰自称24K,肯定有诈。
按照国家产品标准,在首饰产品上应有成色标志"足金990"或"千足金999",厂家印记。
2)掂轻重
黄金的比重为19.3g/cm³,成色与比重关系较大,比重接近19.3时,含纯金越高。
比重18.5时,含金95%,17.8时含金90%,余类推。
只要测出比重便可知首饰的成色,但一般却可掂于手中,若略有沉甸感的就可感知了,因为同样的重量的其它金属,如银、铜、锡、铅等重量是不一样的。
体积同样大小的黄金与其它金属比较,白银占黄金重量的45%,铜占46%,锡占38%,铅占59%。
可见黄金体小质重,若放于掌心颠试,有沉坠感。
对笨大而又轻飘的饰品应警惕,认真辨别是否伪品或半伪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出售的金首饰中,许多是亚金制品。
所谓亚金,实际上是一点金的成分也没有。
它是由铜、铝、镍等金属制成的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不变色等特点。
3)见音韵
成色高的首饰,掷于水泥地上会有沉闷的叭嗒声,并有声而无韵,无强力,俗称死声。
相反,成色低的金饰,抛在水泥地上有韵且声响尖长,并稍有回跳。
4)试软硬
金首饰的成色越高越柔软,越无弹性,真金用牙咬或针划都会有轻痕,以手折无断纹,且火烧(不是极高温)后不会变色。
成色低的、假的则相反。
5)抛摔法
真金抛在桌面、地面上发出“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差的则发出尖亮、清脆之声。
6)火烧测试法
“真金不怕火炼”,即放在1000℃的高温下也不褪色、不溶化,在1063℃,开始溶化但不变色。
把金饰放在炉面上或瓦片上焙烧至通红,冷却后,表面颜色仍然不变。
7)试剂法
即用45%的硝酸点试:黄金无变化,银变黑色,铜冒绿色泡沫。
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被氧化,在水、空气、硫化氢或盐、碱环境中也非常稳定。
金难溶于任何一种单一的酸,仅仅溶于王水(盐酸与硝酸体积按3比1的混合液)。
8)查看盖印标记法
正规生产厂生产的金饰品,都盖含金量和生产厂标记,如盖24K、14K等。
如无标记者,一般都是伪品。
黄金含量的计算:
黄金首饰上的印签,有用“金字”,也有用“Kg”英文字母表示质地。
标明含金量时,用“99”字或“24K”字样的表明是纯金首饰,K金首饰依含金量不同,标明着
首饰用贵金属银的鉴定方法
银的原子量为108,熔点为961°c,密度为10.5克/厘米3,纯(纹)银的硬度为2.7,银的化学性能较活泼,容易与氧族、氮族、卤族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表面失去光泽,导致佩带的银首饰黯然失色而且变黑,现在有一种办法,就是在银首饰表面镀上一层光泽较强的铑,镀上这层铑后,不但可得到满意的效果,而且使首饰
更加明亮,也更耐磨。
1.银的分类
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
100%的银较软。
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
素银:925银外镀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银在氧化或锍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
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都是素银。
泰银:泰银是泰国特产,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
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
比起925银外镀白金的银饰,由于大众基础不够广泛,相对925银来讲,价格要较低一些。
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假银:用其它金属制造,只外镀一层银用以欺骗顾客的。
而在珠宝部门鉴定时,因为检验的只是表层的一部分,反而因为外镀了一层薄薄的999银或925银而极容易被鉴定为999足银的或925银的银饰。
建议检验银饰的时候,最合理的方法把银饰从中间切割一个断面,检测中间最里层的部分。
⑥其他方法:
银遇任何酸都会变色,甚至溶解。
如果在银首饰的内侧滴上一滴浓盐酸,会立即生成白色苔藓状的氯化银沉淀,其它贵金属无反应,铜冒绿泡。
银的密度为 10.53克/立方厘米。
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
针可以划出痕迹,也可以折弯。
用这种方法可以和仿银的德银首饰相区别。
用手指捏住折弯,成色高的软而柔韧,易弯不易折断;质次的折弯时较硬,或勉强折动,有的甚至无法用手指折动;包银的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会裂开;假的就经不起折弯,易断裂。
2.成色鉴定
传统的银首饰呈色有925和825两种,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银首饰的呈色较低。
仅六呈银或四呈银,在习惯上把高于80%的银制品称为银制品,低于60%的银制品称为低银制品,高银制品易泛黑,低银制品易泛红。
银首饰均须打上V或SV的印记,它是Silver的缩写。
首饰用贵金属铂金的鉴定方法
铂金是由自然铂、粗铂矿等矿物熔炼而成,是一种稀有金属,其特点是比重大,耐酸、耐火性强,导电性能好,不吸水银,颜色为青白微灰色,光泽美观,性质柔软,硬度4-4.5,相对密度为21.45。
熔点高,为1773℃。
富延展性,可拉成很细的铂丝,轧成极薄的铂箔。
由于铂金产出稀少,价格昂贵,加上熔点高,因而一般国家很少用铂金来生产真正的K白金。
通常,选用黄金和钯金或镍、银、铜、锌等金属熔炼成一种白色合金,并将它称之为“K白金”。
所以,实际上,K白金是用黄金和钯金或镍、银、铜、锌等金属熔炼而成的白色合金。
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黄金。
其中,黄金含量最多为75%。
黄金与镍一起熔炼,也会形成白色合金。
此外,还加入有银、铜、锌、钯等金属。
所以,更加确切地说,K白金应称为白色K金。
在纯度、稀有度、耐久性以及天然的颜色和光泽上,白色K金都无法与铂金相提并论。
并且,它不能打上“Pt”标志。
只能按黄金含量打上“18K”、“14K”等印记。
K白金成色的计算,与K黄金一样,即仍然按黄金含量计算。
例如,市场上最常见的14K白金(在港澳市场上称为“四成K白金”或“226金”),由58.5%的黄金、22.4%的银、14.1%的铜和5%的镍熔炼而成。
18K白金(在港澳市场上称为“六成K 白金”或“334金”),由75%的黄金、10%的银、4~10%的锌和5 %的镍熔炼而成。
1.查看其标记:
早先的铂金饰品标记(足金),现在一般常见为(PT950、PT900)
2.观色泽法:
纯铂金为白色,光泽灿烂,白K金的色为白色偏米黄色,白银的色是洁白的,从色泽上就可区分。
3.手掂法:
铂金的密度达到21.45,通过同体积金属的掂重试验,铂金有沉甸甸之感,比黄金(19.3),K金,钯金(12),银(10.45)都重。
4.烧熔法:
铂金熔点达到1773℃,一般焊枪无法熔化铂金,据此可鉴别真伪。
5.煤气自燃法:
将放于扭开的煤灶上,放几分钟若首饰红升温使煤气燃烧,则为铂金制品。
因为铂金可做催化剂,促使煤气与空气氧化放热,使铂金升温、发红以至于将煤气点燃。
参考文献:
《贵金属材料与工艺-诸论》
《中国珠宝翡翠收藏鉴赏全集全彩版》郭颖编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
《贵金属首饰的鉴定(检验)方法》梁大伟,《轻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01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