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风量控制方法

变风量控制方法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比较
∙来源:转载浏览次数:3191 发布日期:2008-6-27
一个好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除了精确的设计计算,合理的系统布置,到位的施工安装外,选择一个最佳的控制方法也很关键。

在工程实际运用中,采
用较多的有:定静压控制法;变静压控制法;直接数字控制法(DDC);风机总风量控制法。

以下将就这四种方法加以一一论证。

1 定静压控制法
1.1 定静压控制方法
所谓定静压控制,就是在风管静压最低点安装静压传感器,测量该点的静压,并调节风机的转速,使该点的静压恒定在变风量末端的最低工作压力。

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是控制简单。

1.2 定静压控制法存在不少缺点
1.2.1 定静压控制的节能效果差
笔者将在变静压控制这部分加以分析和比较。

1.2.2 静压传感器的设置位置
对这个问题,尚存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将静压传感器设于风机出口后管路的1/2处,更多的人认可将静压传感器设于风机出口后管路的2/3处。


者认为,还应考虑流体流场的分布。

1.2.3 静压传感器的设置数量
在复杂的管路,应设置一个还是多个静压传感器,如果设多个静压传感器,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是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还是平均值,或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是值得商榷的。

2 变静压控制法
2.1 变静压控制方法
所谓变静压控制,就是使用带风阀开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室内温控器的变风量末端,根据风阀开度控制送风机的转速,使任何时候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是全开的。

我们可以推知其控制方法:
(1)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是全部处于中间状态→系统静压过高→调节并降低风机转速。

(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是全部处于全开状态,且风量传感器检测的实际风量等于温控器设定值→系统静压适合。

(3)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是全部处于全开状态,且风量传感器检测的实际风量低于温控器设定值→系统静压偏低→调节并提高风机转速。

2.2变静压控制方法的优点
(1)与定静压控制方法相比,节能效果明显
(2)控制精度高
(3)房间的温湿度效果更好
2.3变静压控制方法的缺点
(1)增加了阀开度控制,相应增加了投资成本,使控制更加复杂,调试更加麻烦。

(2)风阀开度信号的反馈对风机转速的调节有一个滞后的过程,房间负荷变化后要达到房间设定值有一段小幅波动过程。

3 直接数字控制法(DDC)
所谓直接数字控制法(DDC)就是计算机在参加闭环的控制过程中,不需要中间环节(调节器),而用计算机的输出去直接控制调节阀、风机等执行机构
用数字式自动控制器进行最小静压控制时,如果知道了末端装置的风阀全开时的开度—压差—流量特性,风管的流量—阻力特性,风机的转速—扬程—流
量特性,就可以根据风量求的满足最小静压控制的送风机转速。

其步骤如下:
(1)给出各末端要求风量。

(2)计算风管的阻力。

(3)选择最不利环路和计算最小静压状态的送风机扬程;计算送风机转速。

(4)计算送风机的转速,送风机风量为各末端装置要求风量之和各末端。

(5)控制,根据送风机转速的设定值控制送风机的转速,并对风机转速的变化率加以限制,以免电机过载。

4 风机总风量控制法
4.1 风机总风量控制方法
风机总风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风机相似律,在空调系统阻力系数不发生变化时,总风量和风机转速是一个正比关系。

4.2 风机总风量控制法的优点
(1)直接根据设定风量计算出要求的风机转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前反馈控制,对房间负荷变化作出的反应较快。

(2)避免使用压力测量装置,减少了风机的一个闭环控制环节。

(3)不需要变静压控制法中的阀位控制。

4.3 风机总风量控制法的缺点
(1)增加了末端之间的耦合程度。

(2)风机和房间的末端阀位同时调节,极大的改变了系统阻力特性。

5 结束语
总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具体工程运用中,不论是从节能的角度,还是系统稳定性角度,都要加以仔细考虑,从而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控制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