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浅论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摘要:当前,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稳定、灵活性,满足民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需要。

为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日趋向大系统、高参数的方向迅猛发展,因此,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要想使管网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1.给水管道的施工
1.1给水管道特点及选用原则
目前出现的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包括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丁烯类、工程塑料类以及复合管类:钢塑、铝塑、铜塑复合管等。

在管材的选用上,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相
关政策、标准、规范,并根据地区特点、工程性质、设计标准等因素综合选取。

其中,管道使用位置及使用方法是管材选用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而管件与连接则是管材选用的一个容易忽视却十分关键的问题。

1.2给水管道施工措施
ppr给水管在做热熔连接时,要掌握好加热时间和连接插入的深度。

插入太深,造成管道断面减少;插入太浅令接口处强度降低。

温度、加热时间和接缝压力是热熔连接的三个关键因素。

铝塑复合管需要卡套式连接,其渗漏的主要原因是:o型橡胶圈和c型压环套的相对位置没有调整好,另有管口剪切不垂直、螺帽没拧紧等原因。

铝塑复合管属半软性材料,公称外径de≤1.259 8in的管道,其转弯时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直接弯曲,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5倍。

对于直埋暗敷热水管,为防止在转弯段填塞的水泥砂浆出现裂纹,
应注意管槽砂浆填塞做法。

钢塑复合管需要采用螺纹连接时,旋入配件的长度应严格按照标准旋人牙数进行控制;管端、管螺纹清理加工后,应进行防腐密封处理,采用防锈密封胶和聚四氟乙烯生料
带缠绕螺纹;外露的螺纹部分及所有钳痕和表面损伤的部位均应涂防锈密封胶;用厌氧密封胶密封的管接头,需养护24 h以上才能试压。

采用专用施工机具,不能随意替换。

沟槽式连接要采用专用橡胶密封圈,不能用普通非衬塑钢管连接所用的密封件代替。

pex给水管暗敷在地坪(含木地板)架空层内的热水管宜设防护套管,既起保
护管道和隔热保温的作用,又便于更换管道。

套管可采用硬聚氯乙烯波纹管。

安装de≤25 inrn的管道时,利用管道自身的可弯性能,不设或少设管道连接件,弯曲半径(以管轴线计)不得小于6de;90°转弯时设金属弯管夹,并与管道固定牢靠。

2.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2.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

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

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
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

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
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
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
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

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
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
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

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
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关于建筑灭火技术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

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

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提供给非消防专业人员使用,以便自救。

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

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3.2 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

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

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

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

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

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

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避难层、避难区和屋顶设直升飞机停机坪等,与此相配套的也有相应的消防给水设施。

3.3 气体灭火
气体消防中的卤代烷灭火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我国在卤代烷灭火剂替代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一定进展,以fm200型为代表的卤代烷替代物已开始应用,为最终取消卤代烷灭火剂取得一定经验。

目前,气体灭火剂和灭火系统日趋多样化,有fm200、cea、inergen、trioxide等等,此外还有将水喷雾运用到电气灭火,将泡沫喷水运用到汽车库灭火,扩大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

最后还应当重视智能化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重视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给排水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及自动控制。

给排水专业主要对卫生设备及灭火设备方面提出监控要求。

在给水系统中提出对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液位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排水系统中,提出能对流量的测量、记录、阻塞的显示等;消防灭火系统中,提出监控方式、监测位置,并能及时反映运行状态。

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但现已有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在住宅区内给水计量开始推广应用远传水表,徐州市已经开始应用,新落成的科教小区采用了这一新技术,并在几年内市区全面实行“抄表出户”。

4.结束语
在新世纪,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

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供
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向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明远,胡鹤钧.室内给水排水设计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熊湘捷.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j].福建建筑,2007,(6).
[3]李湛海.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7,(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