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TP-AR-L648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
治与处理正式样本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混凝土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而其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也直接关系
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
量,消除质量通病,对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反映在:
1) 材料方面: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不当或质量不
符合相关要求;
2) 设计方面:设计的荷载选用不当,安全度不足,
结构布局和构造不合理等;3) 施工方面:配料不准,搅拌不匀,运输时间过长,振捣不实,钢筋过于密集,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缝隙不严密等等,文中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造成混凝土缺陷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其缺陷的处理。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1. 1 原因
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经法定检测单位出具;操作中配合比有误,没有按重量计量投料;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过长,浇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1. 2 防治措施
1) 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主要指水泥) 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使用前必须查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并在监理人员见证下,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用,粗细骨料的选用严格控制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并有良好的级配。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试验出具,以满足保证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对其强度的要求,保证施工时对其和易性的要求,保证其具有良好耐久性能。
3) 配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按重量计量投料,加强对混凝土水灰比( W/ C) 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要适时加强配料精度的检查,使其胶结材料、外加剂、粗细骨料等的计量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4) 控制好混凝土从出机到入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
C30 及其以下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 ℃时为120 min ,气温不小于25 ℃时为90 min ;C30 以上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 ℃为90 min ,气温不小于25 ℃时为60 min ,当混凝土出现离析时,须进行二次搅
拌。
5) 严格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差不应超过2 m ,当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宜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宜连续进行,当出现施工间歇时,应控制好间歇时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规范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严禁施工缝留设随意性,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振捣器布点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
5 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布点均匀,快插慢拔,混凝土的振捣一般以表面泛浆并不再沉落为准。
混凝土浇筑完毕12 h 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为7 昼夜,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 昼夜。
2 构件断面尺寸偏差,轴线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2. 1 成因
看图有误或施工测量放线有误,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不够,稳定性差,使模板产生变形和失稳,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且浇筑时一次布料过多等。
2. 2 防治措施
1) 施工前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严格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做到放线与复核相结合。
2) 模板支设要充分考虑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对高支模构件必须要编制模板装拼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论证。
对于直接坐落于房屋基土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基土必须夯实并于竖向支撑底部满铺6 cm 木板。
3) 混凝土浇筑前拟定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性布料量及一次性浇筑高度,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宜过多振动模板,以防模板位移、变形或倾斜而改变构件几何尺寸。
3 蜂窝、麻面、露筋、孔洞
3. 1 成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且没有涂刷隔离剂、模板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振捣不实,有少振、漏振现象,混凝土配比计量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过大等。
3. 2 防治措施
1) 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
2) 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要清除掉,钢模板要满涂隔离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
3)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4) 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宜设塑料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
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
5) 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
4 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
4. 1 成因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浇筑后分层产生裂缝,拆模不当或野蛮拆模,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等。
4. 2 防治措施
1) 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
2) 严
格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3)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其内外温差较大,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适当放慢施工速度。
5) 严格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模时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别,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
6) 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而致损坏。
5 混凝土构件断裂
5. 1 成因
钢筋数量、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质量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混凝土强度过低等。
5. 2 防治措施
1) 认真阅图,以设计图纸指导施工,对进场的钢
筋、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上。
2) 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钢筋正确下料、安装并认真检查其规格、型号及使用数量。
3) 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制投料要认真按重量计量,控制水灰比,并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
4) 施工时严格控制加载速度和施工荷载,并尽力保持施工时的结构受力状态与设计相一致。
6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
1) 对于数量较少的蜂窝、麻面、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 5水泥砂浆抹面处理,一般在处理前需用钢丝刷刷净浮灰并用水冲洗干净,润湿后直接抹水泥砂浆。
2) 当蜂窝和露筋严重时,应凿除其不实的浮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浆,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堵塞
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6480捣实。
3)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孔洞时,首先应剔凿掉其附近的不密实混凝土或裸露的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72 h 以后喷涂一道素水泥浆,用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堵塞捣实。
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不大于0. 5 并掺经试验确定的一定数量的铝粉作为膨胀剂,为防孔洞顶部在填塞混凝土时形成死角,支模时在孔洞上部要形成一定的斜角,以保证混凝土的充盈,脱模后凿除多余的混凝土。
虽然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源头上抓起,在实施中精雕细琢,做到有的放矢,严格规范要求,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