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防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趋势分析

安防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趋势分析

安防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价格竞争使厂商利润越来越薄,从账款拖欠导致资金流紧张,以及开拓客户营销成本上涨等情况极为普遍。

另一方面,安防企业电商转型趋势明显,从网上推广到在线销售、收款,从借助外部平台到自建系统,从代理销售到网上零售,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小型安防企业转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全国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安防厂家有43.6%开设了线上店铺。

2013年7月18日,海康安防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被业界认为是“安防产业拓展网络化销售渠道的里程碑”,海康这次线上营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安防企业的销售渠道产生重大变化,新型的销售策略和模式必将推进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

一、安防电商的产生背景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呈现多重结构性变化
从2004年开始,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就远高于GDP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对GDP增长的推动意义将超过传统的净出口拉动效应。

电子商务是国家明确鼓励的营销模式,“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商务部提出,在“十二五”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2013年网购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

传统企业之所以纷纷发展电子商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来源于特别是电商的全线压境,尤其是去年淘宝连续创下单日191亿、全年超1万亿的惊人数字,对安防企业是很大的刺激。

但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电商时代背景下,民用安防市场的快速崛起,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将促使各类传统企业都需要透过电子商务寻找未来业务的增长机会。

面对如此巨大规模的消费品市场和新兴的消费渠道,中小型安防企业最先“嗅到”商机。

由于产品较为单一,利润空间有限,依靠走量来创造利润的中小安防企业首先将目光聚焦在了电子商务的平台,并将自身产品搬到了线上,试图利用功能强大的电商网络抢占巨大的消费市场。

由此,电子商务以其时尚、快捷、便利、全覆盖等新兴特点,逐渐受到安防企业的青睐,并最终找到了“契合点”。

(二)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倒逼安防产品细分,民用安防产品应运而生
电子商务平台确实能覆盖广阔的消费品市场,但是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进入电子商务平台受到消费品市场的欢迎呢?回答这个问题成为安防产业电商之路成败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用安防结合电商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新兴的利润增长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中小心企业还是业内的领头羊都会把发展民用安防产品和进军电商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三)高消费人群增长,刺激中高端民用安防产品需求爆发
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正在增长,各层次人群的消费能力都在增强。

不断增加的富裕阶级和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不但对民用安防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也对功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

对于中小安防企业来讲,低端、廉价的安防产品销量不断减少,以往的价格战已经失去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产品质量,使用便捷、功能强大的中高端产品。

另一方面,较为大型的安防企业需要改变
以往的产品线,使民用安防产品的生产独立化、系统化、功能化;同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出更新换代的产品,通过批量化生产、快速的研发投产来降低成本,不少企业加强线下服务,迅速扩充客服网点以配合网络销售的进程。

这些市场因素都使得安防产业在短时期内遭遇到了发展瓶颈。

中小型安防企业依靠“走量”来求得利润,陷入到了价格战的困境;大型安防企业面临产品线转型,许多企业面临战略重心调整;整个民用安防市场格局需要重组,拉动行业竞争格局随之变迁,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在2007年到2011年间,安防产业都在力求突出重围。

(四)城市化进程促进安防民用市场呈现区域性变化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这将提高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

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进程与安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化总的来说会提高城市对安全环境的要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激发了居民对安全消费的需求。

而根据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的行业数据显示,家庭安防产品消费将占到消费支出的2%-7%,并随着消费总支出的增加而不断提升。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安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经销商的竞争开始向郊区扩散。

就各省市安防市场来看,大部分经销商市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省内其他三、四线城市销售网点相对较少,竞争也相对缓和。

另一方面,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低的房地产价格以及国家对城市化下移的政策引导将使得这些三、四线城市对农村人口以及其他发达城市人口的吸引力增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望膨胀,这些城市的专业安防和民用安防市场都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基本可以断定,这些欠发达城市将成为安防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仅是国内安防企业,很多跨国安防企业都开始把在我国的发展重点转向三、四线城市。

一场区域化竞争的大戏即将拉开序幕,未来的竞争更加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主要竞争将以“小规模,高强度”为主。

三、四线城市的安防市场份额有限,远低于一线城市,但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又是非争不可。

因此,虽然单个区域竞争规模有限,但是依然会很激烈。

一线品牌的技术、渠道优势将随着被不同区域的竞争特点而被消磨。

“鞭长莫及”将成为一线品牌市场渗透和渠道下沉的主要软肋。

很难有一家企业能适应多种区域竞争的特点,这无疑将增加大型安防企业的竞争成本。

而中小企业将以其“小快灵”的自身优势,在短线产品策略中占得优势,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整合资源,大有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二、安防电商的发展之路
安防产业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可行营销模式,对其可行性和最优性的探索还在持续。

目前还尚未有结论性的结果。

到底中国安防产业应该如何依靠电商平台来谋求发展?答案尚未可知。

这条路是否适合安防产业?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不过,安防产业进入到电子商务领域确是市场竞争、行业发展的结果。

存在即合理,有理由相信,电子商务是值得安防产业努力探索的新领域。

与纯粹靠传统销售渠道相比,安防企业“触电”有着以下不可抵挡的优势:成本优势,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减少中间代理、分销的环节,产品在价格上面的竞争力得以提升;资金周转优势,传统渠道中货款拖欠等问题在线上销售将会得到彻底解决;品牌和客户优势,可以直接面对海量的终端客户,而且在线上品牌的打造方面有极大的机会。

关于这一新兴营销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现有的电商平台规定应用于安防产品时还存在空白和模糊的地方。

目前,中小型安防企业多数依赖于已有的电商平台,如亚马逊、天猫等,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销售方面,产品零售占据了日常营业额的大部分。

而企业也和其他商家一样,需要首先跨过电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