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龙氏颈椎正骨十法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龙氏颈椎正骨十法PPT幻灯片

• 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
11
前 后 滑 脱 式 错 位
12
13
前后滑脱式错位
14
侧弯侧摆式错位
15
侧弯侧摆式错位
16
左右旋转式错位
17
左右旋转式错位
18
倾位仰位式错位
19
倾位仰位式错位
20
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确证、X线片)
正骨手法
伸屈运动 前后滑脱式错位(C6:/T3 ↑ 4↓)
推正法
25
反向运动法
仰头摇正法
低头摇正法
牵引下正骨法 侧卧推正法
正骨十法
侧头摇正法 侧卧摇肩法
俯卧冲压法
挎角搬按法
侧向搬按法
26
正骨推拿手法要诀
•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27
1、仰头摇正法
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对顶复位(冻结肩)
23
龙氏正骨推拿特点
1、以软组织损变、脊椎退变错位为基础 2、独特的诊断要点和三步定位诊断 3、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四步手法-筋骨并重 5、针对错位类型复位-稳准 6、生理运动正骨法-轻巧、安全
24
四步十法
1、 放松手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 2 、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 、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 4、 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
(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
侧屈运动 侧弯侧摆式错位(C1346/T11、12)
搬正法
(正位片:椎体、棘突、勾突排列侧弯摆)
旋转运动 左右旋转式错位(C4、5/T12、L4)
摇正法
(侧位片:双边征、双突征)
(正位片:棘突左、右旋转)
伸屈运动时暴力损伤→倾位仰位式错位(L3 4、5)← 牵引下
推正法
(侧位片除中断、成角、反张外)
(牵抖冲压法等可见椎体倾、仰变化)
21
混合式错位:综合上述变化在同一椎间 多关节错位:一种错位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 多关节多形式错位:二种以上错位形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
老年性脊椎退行性变化
椎间盘变性
早期——椎体轻度骨质增生
椎间失稳
中期——椎体中度骨质增生
晚期——骨桥形成——椎间重新稳定
不良姿势、感受寒冷、其它疾病、内分泌失调。
3
病理
1、椎间盘变性及突出 2、关节突关节的改变及脊椎错位 3、椎周软组织改变 4、骨质增生(骨刺、骨唇、骨嵴) 5、神经根改变 6、椎动脉改变 7、脊髓改变 8、交感神经改变
上位颈椎错位----窦性心动过速、心悸;C4-6错位----心动过缓 C7-T2错位----心房纤颤;T3-5错位----室性、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C7、8神经根受刺激----胸大肌痉挛。
22
正骨十法
颈椎(十法):
摇正法→仰头摇正C1.2,低头摇正,侧头摇正C2-5, 摇肩法C6-T2—左右旋转式错位。
推正法→侧(仰)卧推正法C1—6, 俯卧(床边悬吊)冲压法C7—T3—前后滑脱错位
搬正法→侧卧搬按法(拉肩法)CI—6(C6—T2) 挎脚搬按法C2.3—侧弯侧摆式错位
牵引下正骨法→椎间盘变性并错位,椎间盘突出, 多关节多型式错位者
椎A损害症状
5
诊断要点及三步定位诊断法
• 诊断要点:1、有临床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表现者 2、发病节段有活动障碍者 3、触诊有椎关节错位体征者 4、相关软组织有阳性反应物者 5、X线照片符合者 6、辅助诊断支持者 7、专科会诊排除其它疾病者 8、化验室检查正常范围者
6
三步定位诊断法
•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 • 第二步:触诊、检诊定位诊断 •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
4
脊椎病病因、病理示意图
急性损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慢性损伤
椎间盘变性
骨质增生
黄韧带 肥厚后 纵韧带 骨化
软组织损伤、变性
椎周软组织相对松弛
脊椎失稳
诱因
椎间盘突出
椎小关节错位 椎体滑移
椎小关节椎膜嵌颈
突入椎管 椎间孔 横突孔
先天发育因素
椎管变窄、椎间孔变窄、横突孔变窄 压迫或刺激
神经根损害症状
脊髓损害症状
交感神经损害症状 内脏功能障碍
3、分析椎间盘变性程度、椎体关节骨质增生部位与发病的 关系。
4、观察关节炎症、骨质疏松、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
三步诊断的关系
第一步:作出初判;
第二步:相符,判断准确;
第三步:均符,作出最后定位诊断
10
五种错位类型
1、前后滑脱式错位 2、侧弯侧摆式错位 3、左右旋转式错位 4、倾位仰位式错位 5、混合式错位
第二步:触诊、检诊定位诊断:
1、颈椎横突、关节突触诊法:
术者用右手拇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向上 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 ,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若有,即为小关节错 位体征;若无,或为畸形。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故触诊容易有 误差,触诊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7
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
1、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 部位周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判断。
2、有内脏、器官病症,按交感神经节段判断。 3、有脊椎局部症状的,按局部肌肉、韧带附着关系作判断。 4、无1——3表现的,从动脉供血的脑、脊髓损害作判断。
8
三步定位诊断法
龙氏颈椎正骨十法介绍
1
2
病因
1、基础病因: 椎间盘退变与失稳、颈肩腰背部软组织劳损与失稳、
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先天性畸 形、颈部及咽喉部炎症感染。
上述病因中以椎间盘退变,椎周软组织相对松弛及椎周软 组织劳损造成脊椎失稳后而发生脊椎错位最常见。
2、发病诱因: 轻微扭挫伤、过度疲劳、睡眠姿势不对、工作及生活
胸试验,头颈下压试验,肌力测定,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
9
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三步:X线照片定位依断:
1、排除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化 脓性炎症等病症。
2、分析椎间关系的变化:脊轴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 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 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等。
2、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级胸腰椎。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
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 突触诊法进行鉴别病态或畸形。
3、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
上下揉按触摩,触诊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
4、各项试验、神经系检查:椎动脉压迫试验,斜角肌实验,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