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水分析化学平时作业整理第一章1.简述水分析化学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性质: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和它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
任务:通过水分析化学学习,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络和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和主要仪器分析法(如吸收光谱法、色谱法和原子光谱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作,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介绍水质指标分几类,具体包括哪些指标?(1) 物理指标1) 水温2) 臭味和臭阈值3) 颜色和色度4)浊度5)残渣6)电导率7)紫外吸光度值8)氧化还原电位(2)微生物指标1) 细菌总数2) 总大肠菌群3) 游离性余氯4) 二氧化氯(3) 化学指标1) pH值2) 酸度和碱度3)d(%)=X d ×100=87.49684.0×100=1.37% Sr=1n12-∑=n di i=937.017.007.133.117.063.097.033.167.013.02222222222+++++++++=30002227CV(%)=X Sr ×100=87.4930002227=1.73%第三章1.已知下列各物质的Ka 或Kb ,比较它们的相对强弱,计算它们的Kb 或Ka ,并写出它们的共轭酸(或碱)的化学式。
(1) HCN NH 4+ H 2C 2O 44.93×10-10(Ka ) 5.6×10-10(Ka ) 5.9×10-2(Ka 1)6.4×10-5(Ka 2)(2) NH 2OH CH 3NH 2 AC-9.1×10-9(Kb ) 4.2×10-4(Kb ) 5.90×10-10(Kb )解:(1)酸性强弱:H 2C 2O 4 > NH 4+ > HCNHCN :510141003.21093.4100.1Ka Kw Kb ---⨯=⨯⨯== 共轭碱为CN-NH 4+:510141079.1106.5100.1Ka Kw Kb ---⨯=⨯⨯==共轭碱为NH 3H 2C 2O 4:10514211056.1104.6100.1Ka Kw Kb ---⨯=⨯⨯==共轭碱为HC 2O 4-13214121069.1109.5100.1Ka Kw Kb ---⨯=⨯⨯== 共轭碱为C 2O 42-(2)碱性强度:CH 3NH 2 > NH 2OH >AC -NH 2OH :114141038.2102.4100.1Kb Kw Ka ---⨯=⨯⨯== 共轭酸为+22OH NHCH 3NH 2 :6914101.1101.9100.1Kb Kw Ka ---⨯=⨯⨯==共轭酸为+33NH CHAC -:510141069.11090.5100.1Kb Kw Ka ---⨯=⨯⨯==共轭酸为HAc2.简述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用原则。
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恰好在计量点时变化。
但,实际上凡在pH=4.30~9.70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均可保证有足够的准确度。
在满足滴定准确度要求的前提下,其变色点越接近计量点越好。
注意: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与强碱滴定强酸类同,只是位置相反。
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液和被滴定液的浓度有关。
如果是等浓度的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其滴定起始浓度减少一个数量级,则滴定突跃缩小两个pH 单位。
(P87)指示剂选择的原则,各类酸碱滴定选用指示剂的原则都是一样的。
所选择的指示剂变色范围,必须处于或部分处于计量点附近的pH 突跃范围内。
3.某一弱酸型指示剂在pH=4.5的溶液中呈现蓝弱酸—共轭酸或弱酸—共轭碱组成的缓冲色,在pH=6.5的溶液中呈现黄色,该指示剂的解离常数K HIn为多少?解:由题意知该指示剂pK=5.5∴K HIn=10-5.5=3.2×10-64.水中碱度主要有哪些?简述碱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一般水中碱度主要有重碳酸盐(HCO3-)碱度、碳酸盐(CO32-)碱度和氢氧化物(OH-)碱度。
水中碱度的测定采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即以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或H2SO4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碱度至终点,根据所消耗酸标准溶液的量,计算水样中的碱度。
5.取水样100.0mL,用0.1000mol/L HCl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消耗13.00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橙红色出现,消耗20.00mL,问水样中有何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表示)?解:P=13.00mL,M=20.00mLP<M∴水中有CO32-和HCO3-碱度,CO32-=2P ,HCO 3-=M-PCO 32-碱度(CO 32-,mg/L )=100010030P 2C ⨯⨯⨯=780.0mg/LHCO 3-碱度(HCO 3-,mg/L )=()100010061P -M C ⨯⨯⨯=427.0mg/L6.一水样中可能含有CO 32-、OH -、HCO 3-,或者是混合水样。
用20.00mL0.100mol/L HCl 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可滴定至终点。
问: (1)若水样含有OH -和CO 32-的量(过去称摩尔数)相同,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还需加入多少毫升HCl 溶液才可滴定至橙红色终点? (2)若水样含有CO 32-和HCO 3-的量相同,接着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还需滴入多少毫升HCl 溶液才可达到橙红色终点?(3)若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时,不需滴入HCl 溶液就已呈终点颜色,该水样中含何种物质?解:(1)P=20.00mLP 包括OH -和21CO 32-碱度 水样含有OH -和CO 32-的量相同 ∴OH -=21CO 32-=21P∴M=21CO 32-=21P=10.00mL (2)P=20.00mLP 为-23CO 21碱度 ∴-23CO 21=P=20.00mL水样含有CO 32-和HCO 3-的量相同∴-23CO 21=HCO 3-=P=20.00mL∴还需滴入M=-23CO 21+HCO 3-=40.00mL(3)P=20.00mL ,M=0 ∴ 水样中只有OH -第四章1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当络合反应达到平衡时,其反应平衡常数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K 稳表示。
络合平衡时的稳定常数K 稳是[Y]总=[Y 4-],即αY(H)=1时的稳定常数。
这样,EDTA 不能在pH<12时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溶液的pH<12时,必须考虑酸效应对金属离子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引进条件稳定常数,用K'稳表示。
络合物的K 稳越大,则络合物越稳定。
由于pH 值越大,αY(H)越小,则条件稳定常数 K'稳越大,形成络合物越稳定,对络合滴定就越有利。
为酸效应系数)(H Y α2.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的Ca 2+、Mg 2+、Zn 2+时的最小pH 值是多少?实际分析中pH 值应控制在多大?解:lgK CaY =10.69 lgK MgY =8.69 lgK ZnY =16.50滴定Ca 2+时,lg ɑY(H)=10.69-8=2.69查表,得 pH=7.5~7.6滴定Mg 2+时,lg ɑY(H)=8.69-8=0.69 查表,得 pH=9.6~9.7 滴定Zn 2+时,lg ɑY(H)=16.50-8=8.50 查表,得 pH=4.0~4.1∴滴定Ca 2+、Mg 2+、Zn 2+时的最小pH 值分别是7.5,9.6,4.0。
在实际分析中,控制溶液的pH 范围要利用lg ɑY(H)=lgK 稳-8公式,可以找到滴定总)(稳稳][Y]M [][MYK K n 4H Y +-=='n α比滴定金属离子允许的最小pH 范围大一些,因为EDTA 是一有机弱酸,在水溶液中或多或少的解离产生一定量的H +,降低了溶液的pH 值,所以控制的pH 值稍高一些,可抵消这种影响。
3.计算pH=10时,以10.0mmol/L EDTA 溶液滴定20.00mL10.0mmol/L Mg 2+溶液,在计量点时的Mg 2+的量浓度和pMg 值。
解:pH=10时,24.845.069.8lg lgK lg )(MgY =-=-='H Y MgYK α[]Lmol K C K C MgYMg MgYsp Mg /1036.51020100.02Mg 624.8,sp2-+⨯=='='=[]27.5lg pMg 2sp =-=+spMg4.简述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解释什么是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和僵化现象。
金属指示剂是一些有机络合剂,可与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其颜色与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不同,因此,可以指示被滴定金属离子在计量点附近pM 值的变化。
当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不能被EDTA 置换,加入大量EDTA 也得不到终点,这种现象叫做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如果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显色络合物为胶体或沉淀,使滴定时与EDTA 的置换作用缓慢,而使终点延长,这种现象叫做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5.取水样100mL ,调节pH=10.0,用EBT 为指示剂,以10.0mmol/L 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5.00mL ,求水样中的总硬度(以mmol/L和CaCO 3 mg/L )?解:总硬度(mmol/L )=L mol /m 50.210000.250.10=⨯总硬度(CaCO 3 mg/L )=L mg /25.25010010.10000.250.10=⨯⨯6.取一份水样100mL ,调节pH=10,以EBT 为指示剂,用10.0mmol/L 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4.20mL ;另取一份水样100mL ,调节pH=12,加钙指示剂(NN ),然后以10.0mmol/L EDTA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3.15mL 。
求该水样中总硬度(以mmol/L 表示)和Ca 2+、Mg 2+水)总硬度(V V C L mol EDTAEDTA =/m的含量(以mg/L 表示)?解:总硬度(mmol/L )=L mol /m 42.210020.240.10=⨯Ca 2+(mg/L)=L mg /70.5210008.4015.130.10=⨯⨯ Mg 2+ (mg/L )=()L mg /86.2610031.2415.1320.240.10=⨯-⨯第五章1.在含有等浓度的Cl -和I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哪一种离子先沉淀?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Cl -与I -的浓度比为多少?解:K sp,AgCl =1.8×10-10, K sp,AgI =8.3×10-17AgCl sp AgI ,sp K K AgI AgCl ,是同类型沉淀,而且与<先沉淀-∴I当Cl -开始沉淀时,[][]—,Cl K Ag AgClsp =+[][][]-+-==Cl K K Ag K I AgClsp AgI sp AgIsp ,,,[][]61710AgIsp AgCl sp 1017.2103.8108.1KKI Cl ⨯=⨯⨯==∴----,,2.取水样100mL ,加入20.00mL 0.1120mol/LAgNO 3溶液,然后用0.1160mol/L NH 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 3溶液,用去10.00mL ,求该水样中Cl -的含量(mg/L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