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西方心理学史的核心问题是(C )
A 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B 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
C 心身关系和心物关系
D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理论心理学思想产生的前提是(D )
A 原子论
B 理念论
C 生机论
D 万物有灵论
3、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灵魂不死思想的是(A )
A 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德谟克利特
4、被誉为“经验心理学之父”的是(D )
A 笛卡尔
B 培根
C 艾宾浩斯
D 霍布斯
5、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的心理学家是(C )
A 休谟
B 培根
C 洛克
D 哈特莱
6、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是(A )
A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 韦伯第一次使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两点域限
C 1860年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出版》
D 1903年《心理学研究》的出版
7、意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
A 感觉、判断等活动
B 运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活动
C 直接经验
D 外显行为
8、下列有关行为主义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意识
B 主要采用内省法来进行实验研究
C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为其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D 坚持环境决定论,忽视内发行的动机和个体的自由意志,强调外在控制的训练价值
9、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考夫卡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点是(C )。
A、意识
B、心灵
C、行为
D、环境
10、20世纪30年代,(A )把个体行为的心理场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团体动力学的理论。
A、勒温
B、班杜拉
C、沙利文
D、维果斯基
11、(B )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是弗洛伊德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A、本能
B、潜意识
C、人格
D、意识
12、自称心理学“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是60年代末从(A )分化出来的一个新学派。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自我心理学
13、日内瓦学派是由瑞士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C )创立的。
A、阿德勒
B、海德
C、皮亚杰
D、荣格
14、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D )。
A、二战后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B、1961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的创刊
C、1962年马斯洛《一种存在心理学》的出版
D、196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建立
15、下列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方法中,(C )是斯滕伯格首先在心理学中加以应用的。
A、移动窗口范式
B、开窗实验
C、相加因素法实验
D、相减反应时实验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17至19世纪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在17至19世纪,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有四个主要特点:
1)心理学思想仍属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
2)心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理论。
3)心理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
4)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发展结构,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是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图式即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人们的认识结构就是由复杂的图式系统构成的。
同化指主体将外界刺激有效的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即以已有的图式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
顺应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改变原有的图式或新建一个图式以容纳新刺激的过程。
平衡则是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
平衡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
个体的认知活动正是通过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不断向前发展。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评价华生的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及其根本缺陷。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有进步之处,又有极大的片面性。
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评价过高。
(二)行为主义的主要贡献:1)是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的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上迈进一大步;2)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得重大成果;3)使行为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技术在心理学大部分领域乃至很多人文科学和各种艺术活动以及社会生活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行为主义的根本缺陷:
1)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把人归结为动物,陷入圣物主义;2)抹煞心理、意识与行为的差别,把人归结为行为,陷入客观主义;3)抹煞行为不同层次的差别,把行为归结为S-R的简单模式,陷入机械主义;4)抹煞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差别,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纯自然现象,陷入还原主义。
2、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
马斯洛全面而系统地建构了自我实现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自我实现的内涵: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
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完美理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的实现。
(二)自我实现的理论支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自我实现理论奠定了心理动力学基础。
(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通过抽样调查以及个案研究,概括出15种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自我实现者并非都能做到这些方面,但他们是更成熟和健康的范型,能更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更接近完善的人性,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
1)忘我的体验生活,全身心的献身于事业;2)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3)承认自我存在,让自我显露出来;4)要诚实,不要隐瞒,遇到问题有反躬自问的责任心;
5)能从小处做起,要培养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有勇气;6)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7)高峰体验时刻短暂,既可失去这些体验,也可设置条件使这些体验更有可能出现;8)通过上述步骤,发现自己先天的生物学本性,那些是很难改变的。
(五)自我实现的类型
1)健康型自我实现,指更务实、更能干的自我实现者;2)超越型自我实现,指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具有更丰富超越体验的人。
(六)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的关系
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体验到高峰时刻的出现;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