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跨区域多村联建强村“两创”中心项目群塔作业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九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塔吊选择 (4)四、多塔作业管理措施 (5)五、群塔作业安全措施 (6)六、应急预案 (7)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嘉善县跨区域多村联建强村“两创”中心项目2、工程地点:本嘉善县大云镇工业园区卡帕路西侧3、建设单位:嘉善县强村创业大云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浙江鑫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6、设计单位: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本工程1#~2#车间建筑结构: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1至15轴为车间,结构层数为三层,15至22轴为办公用房,结构层数为四层,建筑高度17.950米(办公用房17.050米)。
总建筑面积:16968.7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890.01m2:1#车间 7304.21m2;2#车间 7303.81m2;办公用房 2281.99m2,地下泵房:78.72m2;建筑占地面积:5396.80 m2。
建筑分类:多层工业厂房+多层办公用房;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3#、4#、5#、6#车间各建筑面积3345.92m2:其中车间建筑面积:2482.22m2;;办公用房建筑面积:863.70m2;建筑占地面积:2764.82m2;本车间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14.15米,办公用房地上3层,建筑高度11.35米,建筑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建筑分类:车间为丙类,办公用房为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4、H5810、QTZ63C(虎霸建机)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5、《关于加强组合式塔机基础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若干要求》(杭建监总[2012]13号);6、《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和使用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杭建监总33、56号)。
三、塔吊选择在土方开挖阶段和结构施工阶段,工程体量很大,需安装塔吊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
选择3台塔吊安装在基坑内,型号分别为:塔吊编号塔吊型号塔吊臂长生产厂家布置位置1#塔吊H5810 58米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1#、2#车间中间2#塔吊H5810 58米3#、4 #车间中间3#塔吊H5510 55米5#、6##车间中间塔吊位置应避开基础梁、承台、楼层框架梁及支护内支撑梁;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便于安装附墙;使用完毕后能顺利拆除下来,不与外脚手架、水平支撑、建筑物发生冲突现象;塔吊覆盖范围能避开周边的建筑物或超过其周边已有建筑高度。
(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和塔吊定位图)。
各塔吊布置位置关系汇总表:塔吊名称(作业半径)初始安装高度塔吊之间距离工作半径是否交叉相交塔吊垂直错开距离1#塔吊(58m)30米1#与2#塔吊相距72m 是否1#与2#塔吊5m2#塔吊(58m)35米2#与3#塔吊相距72m2#与1#塔吊相距72m是是是2#与3#塔吊5m2#与1#塔吊5m3#塔吊(55m)30米3#与2#塔吊相距72m 否是3#与2#塔吊5m说明:1、初装高度控制在塔吊独立高度的75%以内。
2、介于群塔作业,相交塔吊安装高度最小相互错开两个标准节。
各塔吊安装高度如下表:塔吊名称覆盖范围建筑物高度塔吊初装高度塔吊最终安装高度1#塔吊14.15米30米30米2#塔吊14.15米35米35米3#塔吊17.20米30米30米说明:1、初装高度控制在塔吊独立高度的75%以内。
2、介于群塔作业,相交塔吊安装高度相互错开两个标准节。
四、多塔作业管理措施1.群塔作业运行原则1)低塔让高塔原则:低塔在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2)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3)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
4)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5)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
6)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
2.建立协调统一机制:施工单位项目部成立塔机管理负责人为首、安全部负责人、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和各塔机机长参加的塔机作业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现场各塔机之间关系的指挥与协调工作。
塔机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施工现场的塔机使用、维修、顶升和运行工作;各塔机机长,负责本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项工作,负责向塔机指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服从塔机指挥领导小组的整体部署、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1)为防止运转时塔机之间相互碰撞,各塔机分别加设限位器,固定在自己主旋转扇区。
2)为保证各塔机在夜间能顺利运行,每台塔机塔臂、尾端、小车设醒目红旗标志,晚上亮红色指示灯并确保足够的照度,使每位塔吊司机工作时能够看清楚自己塔机与相邻塔机交会时钩绳位置避免碰撞。
夜间施工作业面及各塔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3)各施工现场围墙四周设置明显警示物,防止塔吊司机视物不清使塔机吊物临空。
4. 合理安排塔机施工:1)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相邻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塔同时使用时发生碰撞。
如果塔机必须同时作业时,应遵守低塔让高塔的原则,如两塔塔臂在旋转过程中同时进入交叉范围相互靠近时,减慢塔机旋转速度,低塔应提前主动避让,待高塔旋转出交叉范围后,低塔方可继续运转;必须照顾相邻塔机作业情况,注意相邻塔机的吊运方向、塔臂转动位置、起吊高度等工作状态,并由专业信号工设立限位哨,以控制塔臂的转动位置及角度,同时控制器具的水平吊运。
吊装混凝土和各种物料时,与相邻塔行程小车应错开5m以上距离操作。
2)塔机吊装使用时,塔吊司机和信号工应注意地面变压器、电线及电闸箱等的位置,不得碰撞,防止发生事故;塔机行程小车和吊钩及吊物禁止超出施工现场围墙位置,禁止在设备房上空停留。
3)塔机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机的吊物钩升至顶端。
并将起重小车行走至起重臂根部,以免起吊钢丝绳与相临塔臂发生碰撞。
4)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时相当风速10.8~13.8m/S时,塔机必须停止作业。
5. 加强联络通讯管理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塔机进行统一编号,固定每台机组司机及信号指挥人员。
现场为塔机组司机及相关指挥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须单独锁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
五、群塔作业安全措施1.各个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时,通过限制高塔旋转角度及利用施工层高差来解决。
2.在塔机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相邻塔机的动态。
信号员在发出启动信号之前要观察相邻塔机臂是否在离自己的塔机臂较近的地方或正向自己的塔基臂方向移动,根据情况决定发出启动信号的时间;在塔机臂移动的过程中,塔机司机也要密切注意相邻塔基臂的移动情况,一旦发现两个塔基臂向一个方向靠近,应立即停止移动或向凡方向移动塔机臂。
3.单个塔吊须在界定的施工区域内规范运行。
4.相邻塔吊作业以“轻车让重车;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低塔让高塔;客塔让主塔”的运行原则。
5.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前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
6.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塔同时使用时发生碰撞。
禁止相邻塔吊同时向同一方向掉运作业,严防吊运物体及吊绳相碰,确保交叉作业安全。
7.塔吊在起吊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地点时,再将材料运到施工地点。
8.保证塔机运动部分任何部件距离现场内及周边建筑物、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小于1m。
9.下班后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
六、应急预案为预防塔吊在安装、拆卸及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一旦发生上述事件,立即启动该项响应预案,把灾难和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本工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特针对本工程建立以下应急预案。
1、应急准备项目开工时,项目部应与当地的相关部门签订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协议。
当施工项目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群死群伤的事故时,当地的公安机关和协议单位在接到求救信号时要根据就近救援的原则:1、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发地点,迅速投入配合救援工作。
2、提供项目所需的救援物资和提供人员安全转移的场所。
项目经理:宣震鹰现场救护组信息传递组物资供应组对外联系组善后处理组叶金金林祖栋陈李鹏王捷杨建强(一)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1)、为确保项目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
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财产和人身安全风险,项目部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响应指挥组,全面负责应急抢救工作,全盘统筹应急救援的事务,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医院、派出所、安监站、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属。
2)、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保护事发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止事故变延扩大,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询问的详细记录,以及有关事故突发的起因,受害人当时的防护措施情况,工作量、操作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等情况。
3)、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如为抢救受伤者需移动的某些物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现场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试,包括破损物体、残留物、残留物的位置等。
4)、当突发事件发生,项目部管理人员获得信息并确认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周笔宏报告事件的原因,项目部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抢救组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进行施救,将伤者转移至地面同时对外联系及有关部门求助。
信息传递组及时向公司上报突发事件的种类,受伤人员的数量、受伤的轻、重等一系列的详细情况和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等。
5)、伤者送至医院采取“以人为本,快速有效”的原则,项目部现场常备一辆汽车,采用自备车将伤者送至医院,可缩短等待120急救车的时间,为伤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如遇伤者特殊情况,不能随便搬动时,求助120急救医疗。
6)、遇媒体采访时,由项目部发言人专人接收采访,正面报道。
做好门卫值班制度,闲杂人员不随便进入工地。
7)、突发事件调查,处理根据集团公司程序文件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进行。
(二)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⑴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⑵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⑶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⑷通信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⑸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⑹灭火器材: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⑺备紧急使用资金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