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一号地西区项目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总监理工程师:ZZ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第八监理部XX一号地项目监理部20 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理依据三、监理措施四、监理程序附录一、工程概况二、监理依据1.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2.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3.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建质[2003]82号4.关于印发《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通知京建施〔2009〕841号5.《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2006]72号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10.《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1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15.《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DBJ01-89-200416.《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17.《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1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11/383-200620.《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 DB11/382-2006三、监理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分类:1.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指建质[2009]254号中规定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
1.2.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系统—指建质[2009]87号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3)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监理工作措施2.1.审核施工方案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2)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专项方案应具有操作性及针对性,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应合理、可靠。
3)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4)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一)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
该报告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5)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附内部程序审批同意的施工方案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经审定同意后方可施工。
6)施工方案应结合工程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施工单位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记录报项目监理机构备案。
施工单位应填报“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AQ-C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表”AQ-C1-5、“安全技术交底表”AQ-C11-1。
7)项目监理机构应使用PKPM安全计算软件对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验算,并将计算书作为审核施工方案意见的附件存档。
2.2.模板支撑构配件的质量控制1)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京建材〔2007〕837号文件“关于发布北京市第五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的通知”的规定。
自200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质轻可锻铸铁类脚手架扣件(重量<1.10kg/套的直角型扣件;重量<1.25kg/套的旋转型扣件和对接型扣件),应使用达到重量要求并符合GB15831标准的脚手架扣件。
2)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京建材[2006]72号文件“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的规定。
施工单位采购和租赁钢管、扣件时,要与生产或租赁单位签订质量担保协议,查验和保存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加强对钢管、扣件的进场验收。
质量合格资料不全和未按标准要求铸有商标的产品不得验收进场。
从2006年4月1日起,北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承重的脚手架和模板、屋架支撑体系(以下简称:承重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在进场后第一次使用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按照《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和《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规定的指标和检验方法,对钢管、扣件及紧固件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中对旧钢管、扣件应当逐件检查),并抽取扣件样本进行力学性能和扭力距指标复验。
不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不具备力学性能检验条件的,应当委托有见证取样检验机构或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抽检。
外观检验和力学性能复验的技术资料应当由施工单位和检验单位完整存档备查。
按照上述要求检查合格的钢管、扣件和紧固件,在同一个施工单位内再次使用前,由该单位负责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对于严重锈蚀、变形、出现裂纹及其他不符合标准情况的不得在承重脚手架工程上继续使用。
检查和处理记录应存档备查。
3)碗扣式钢管模架构配件应符合以下要求:⏹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Q235A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上碗扣、可调支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型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弹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经过600-650ºC的时效处理。
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Ø48×3.5mm,钢管壁厚应为3.5+0.25mm。
⏹立杆连接处外套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得小于110mm。
⏹钢管直线度应小于1.5L/1000(L为使用钢管的长度)。
⏹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分层、无结巴、无毛刺等,不得采用横截面接长的钢管;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构配件防锈涂层应均匀,附着应牢固。
⏹架体组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立杆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转动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立杆与立杆连接孔处应能插入Ø10连接销;碗扣节点上应在安装1-4根横杆时,上碗扣均能锁紧;当搭设不少于二步三跨1.8m×1.8m×1.2m整体脚手架时,每一框架内横杆与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5mm。
⏹可调底座钢板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长度不得小于150mm。
4)扣件式钢管模架构配件应符合以下要求:⏹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3号普通钢管的要求,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规格应为Ø48×3.5mm,钢管最小壁厚应为3.0mm。
⏹钢管上严禁打孔。
⏹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克使用。
在螺栓扭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5)施工单位在模架构配件外观检查及抽取扣件样进行力学性能和扭力距指标复验合格后,填报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A4),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进场检查记录、进场复试报告,对钢管壁厚、扣件重量等进行实际测量记录,经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在施工中发生变形、锈蚀等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2.3.模板支撑施工人员控制1)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