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节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和蒸发
第一节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和蒸发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含义 (1)物质的分离: 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把混合物中含有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区别 (1)分离过程中:
分开后的各物质都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提纯过程中:
保持被提纯物的原有状态,若杂质发生化学 变化,不必恢复为原状态。
(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 不能插入试管中,应悬空,防止滴管粘附其他 物质,污染试剂;对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口应 稍低于试管底,否则,产生的水回流到底部, 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除去 CO 中的 CO2, 进气导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出气导管刚刚露出 橡皮塞。
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 ⑤分液漏斗
A.___③___,B.__⑤____,C.__④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 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该同学在操作时的错误是砝___码__与__物__品___位__置_ 放,反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2_7_._4__g。
“二低”是指滤纸边缘要低于漏 斗边缘:过滤器中的液体要低于 滤纸边缘。
“三靠”是指烧杯嘴要紧靠玻璃 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玻 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管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A、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 的溶质。
B、主要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 棒,铁架台。
C、装置图:
①用水洗 ②用磁铁
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纯净物(很少数) 混合物(绝大多数) 化学研究的物质的性质
是研究纯净物的性质
混合物 分离、提纯 纯净物
例如:粗盐 过滤、蒸发 精盐
学与问
• 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化学 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吗?
答:不一定。如蔗糖中的淀粉,淀粉是一 种营养物质;再如酒精中的苯,苯有 毒,但可作溶剂、工业原料等。
(1)过滤
A、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 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B、主要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 滤纸。
C、装置图:
D、注意事项:
过滤器应放在铁架台的铁圈 上。向过滤器中倾倒液体时,必须 使用玻璃棒引流。操作过程中一定
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 壁。
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
固体时停止加热
练习
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
要用到的仪器是( D )
A.酒精灯
B.烧杯
C.蒸发皿是( D )
A.搅拌,加速溶解
B.取用少量液体
C.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D.研磨固体
3.(1)如图所示A、B、C三种仪器:请选择下 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D、注意事项
①组装仪器时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位置确定铁圈 的位置;
②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③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④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⑤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
实验台或遇冷引起蒸发皿炸裂,取用用坩埚钳.
实验1—1
步骤
现象
1.溶解:(······)边加边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 盐不再溶解为止
3.“四原则”和“三必须”
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1)四原则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2)三必须 4.方法
所加试剂必须过量; 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实验方案必须最佳(最简)。
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
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分解、洗气等。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 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 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 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 能超过滤纸的边缘。若 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 液体渗过滤纸,沿漏 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 中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 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
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 固体
(3)指出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滴管口伸入试管中 B.试管口向上 C.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解析: 本题是对实验基本仪器的认识及使用 的考查。 (1)中,A 为圆底烧瓶,B 为分液漏斗,C 为锥 形瓶。(2)中,托盘天平使用时,必须做到“左 物右码”,称量的基本原理是“杠杆原理”, 故有“m(烧杯)+m(游码)=m(砝码)”,即可 计算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27.4 g。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思考与交流:
1、你知道什么叫沙里淘金?淘金者是利用什 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出来? 水洗:用水冲洗 利用物质的密度不同 碎石、沙子 :密度=2.5~3.5g/cm3 金:密度=19.3g/cm3
2、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分出 来?(铁的密度:7.7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