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5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51.1.1 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和背景 51.1.2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51.1.3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51.1.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61.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71.2.1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71.2.1.1 传统PC机的现状71.2.1.2 传统桌面应用现状71.2.2 云计算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81.2.2.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带来的优势91.2.2.2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12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31.3.1 平台部署模式13(一)直通部署模式13(二)分布部署模式14(三) 多“网合一”部署模式151.3.2 数字化管理和量化管理16二、久远教育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182.1 解决方案简介18 2.2 解决方案说明202.3 解决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和说明212.3.1 基础设施层212.3.1.1 久远多媒体教育云平台21(一)系统框架21(二)网络拓扑24(三)产品特点252.3.2 通用服务层262.3.2.1 统一云桌面262.3.2.2 统一资源云存储302.3.2.3 统一门户接入302.3.2.4 统一身份认证312.3.2.5 目录服务322.3.3 教学业务层322.3.3.1 基于数据的量化管理和分析332.3.3.2 数字化管理332.3.3.3 数字化教学332.3.3.4 数字化资源34三、久远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方案353.1 云平台建设方案35(一) 云平台建设需求35(二) 云平台整体规划36(三)方案组件推荐363.2 统一云桌面应用37(一) 教师办公桌面37现状分析_ 37 建设方案_ 38 方案组件和推荐_ 39 解决方案优势_ 39(二) 远程办公桌面40(三) 电脑教室40电脑教室需求_ 40 电脑教室建设方案_ 41(四) 多媒体教室42多媒体教室需求_ 42 多媒体教室建设方案43(五) 电子阅览室44电子阅览室需求_ 44 电子阅览室建设方案453.3 统一云存储应用453.3.1 什么是云存储?453.3.2 久远统一云存储应用_ 463.4 多屏移动互动教学应用463.4.1 新的教学需求463.4.2 新的教学模式47 3.5 数字化资源建设48 3.6 数字化教学应用48 3.7 数字化管理应用483.8 量化管理应用49四、久远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配置504.1 云平台硬件环境标准504.1.1 管理服务器配置标准504.1.2 节点服务器配置标准504.1.2.1 容量规划公式514.1.3 云终端配置标准534.1.4 存储服务器配置标准534.2 云平台网络环境标准534.2.1 云服务应用的网络要求:534.2.2 云桌面应用的网络要求544.3 云软件环境标准55五、久远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收益56六、公司介绍586.1 公司介绍586.2 服务介绍596.2.1 服务体系596.2.2 服务优势59st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1.1.1 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和背景1990 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 Kenneth Green )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 (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 ),是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出现。

1998 年 1 月 31 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AL GORE)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 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 T 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 Century )”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接受数字化概念,引出“数字城 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1.1.2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教育信息化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 存储、传输和应用, 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 、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 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 扩展传统 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 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1.1.3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当今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 都可以应用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之中来。

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传输网络化网络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网的建设从百兆、千兆到万兆光纤骨干网,网络硬件上一直在升级换代。

但最重要的进展体现在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考虑到校园网络中各种应用的复杂性和网络资源的有限性,通过软件来定义校园网络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资源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和电子化是完全不一样的。

纸质的东西电子化来使用,并不代表就是数字化了。

数字化的真正含义是所有的教学资源真正互相打通,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无限制的访问这些电子化的资源。

资源数字化的核心在于实现无缝共享。

用户端智能化原来的用户端只是PC机。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兴起,各种智能终端设备都应该被支持,包括手机,平板和传统P C。

这里不包括廋客户机,是因为在校园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只有智能终端才能更好的满足老师和学生多变的教学需求。

1.1.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一个先进的门户中心:建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提供信息发布与共享的以及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性能高运行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门户中心,以门户的方式提供服务。

应用中心和数据中心:通过一个高度集成的、高性能的应用中心和高度集中的、高可靠性的数据中心,既能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又能有效地共享教育资源、降低教育运行成本,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全方位的安全体系:通过一个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多层次的、纵深的、智能性的、模块独立性的、有高扩展能力的、易维护易管理的安全体系,有效地保护网络资源和服务。

可扩展应用平台:通过一个高性能的、容错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

1.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2.1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为了适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已具备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基本上每个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电脑教室、学生电脑机房等都有网络接口。

但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相对单一,学校都是作为“信息孤岛”单独存在,数字化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被老师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和学校之间普遍缺乏沟通渠道,信息技术并没有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学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在软件的应用、数据的共享、网络在学校教学作用、网络在学校管理作用等各个方面还没有发挥校园网基础硬件最大的价值。

1.2.1.1传统PC 机的现状当前,校园不同用户所采用的终端设备基本为PC机。

虽然PC机也存在多样性,有台式P C、一体机、笔记本等,但它们的大量应用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管理维护困难。

PC 机一般应用在如下几个特定的场所: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老师办公室。

这里的问题在于: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但PC机作为一个教学工具,需要确保在教学时间可靠可用;教学用PC需要配合学校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应用系统建设,系统升级和更新往往会带来软件方面的故障,导致不可用1.2.1.2传统桌面应用现状对中小学一线老师和教育管理者来说,Windows桌面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必需品。

但传统的Windows桌面存在如下问题:应用灵活性低传统的PC 或笔记本应用模式是一种以设备为中心的计算模式,所有组件(应用,O S,数据,用户配置文件)都和特定的设备紧密相关,应用与设备绑定、紧密程序高。

随着应用系统与教学结合紧密程度的不断提高。

数据安全和恢复教学用机器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可以造成破坏,导致系统损坏和数据丢失。

维护量大在PC设备的维护方面,PC配备齐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逐渐增多,系统维护工作量大,在计算机维护人员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系统管理将随着PC 增加而带来更大压力;另外,当前基于标准的Windows病毒无孔不入,在大量使用PC的环境中必须确保每台PC都有好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个别PC感染病毒而影响整个网络,这使用管理及维护难度大大提高。

应用交付周期长,质量差在信息时代,教学离开IT 无法工作。

面对教学的桌面应用需求,IT 管理员常因设备未到位而不能及时将响应办公需求。

用户满意度低有限的IT 资源和IT 人员,每天超负荷忙碌在用户桌面维护和PC设备的购买、安装、维护工作中。

但因用户桌面应用交付成本高、交付周期长、应用效果差而得不到用户或领导的认可。

1.2.2 云计算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架构的新型“教育信息化”则重点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绿色环保,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有效互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方便共享与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习惯,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改变趋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手段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教育部也在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对教育信息化在普教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纲领规划。

1.2.2.1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带来的优势优势一、以云计算为平台,体现个性,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区域推进中,彰显学校的信息化个性特色随着校园网络和软硬件设备的日益成熟,中小学数字校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整体推进态势。

数字校园的建设既要注重各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又要充分彰显学校的特殊,强调学校建设的个性化。

数字校园不应该千篇一律,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核心业务。

区域推进更多的是重塑、深化对数字校园内涵的理解,倡导数字化育人的思路和理念。

在统一的云计算平台下,大力建设侧重不同应用的云服务,采用不同的应用策略,彰显学校的特性。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在Web2.0 环境下,个人使用更多的是网络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