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

通过三个周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学生一旦学习兴趣浓厚,识字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在教学中,我正尝试着
1、做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得学生愉快识字。

(1)开火车。

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这个游戏很适合课堂上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2)摘果子。

所认读的字词在果子的反面。

老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

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两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

(3)大转盘。

转盘周围用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4)大风车。

教师先制作一个大风车,在纸板上写上生字。

教师先转动风车,请学生读字音并请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一字开花”(扩
词)。

讲得又对又多的组为优胜。

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还有“换衣服”、“送信”、“找朋友”、“火眼金睛”等。

游戏使用的时机以及时间的长短可以随便控制,在游戏中,枯燥乏味的汉字很容易记住。

2、猜字谜识字
小学生字形分辨能力差,遗忘率高,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

猜字谜识字法把识字教学与我国自古就有的“猜字谜”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

很多汉字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如:八只脚——趴;十八张嘴——杏、束、呆、困;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会;辛辛苦苦说句话,站在两边争论它——辨;辛辛苦苦种个瓜,时时刻刻抱住它——瓣……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3、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它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一旦记住便终生难忘。

在苏教版第二册《识字8》一课中教学形声字“睛、晴、请、情、蜻”时,可先复习基本字“青”,然后出示根据几个字的字义相关的几幅图片。

每幅图片的下面编了一首儿歌:“加上什么水清清,加上什么表心情,加上什么说声请,加上什么天气晴”,让学生看图、看字、想问题。

最后学生回答出:“加上
‘氵’水清清,加上‘忄’表心情,加上‘讠’说声请,加上‘日’天气晴”,并编成了这样的儿歌:“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

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另,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渴”和“喝”。

教学时,把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出示,让他们进行对比。

学生通过细心比较后得出结论: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部件相同。

据此编首儿歌:“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

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主动识字愿望得到了提升,课堂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4.“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随课文识字,我一般采取读文纠正字音为主,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读课文中游离出生字,然后把游离出来的进行生字教学。

如果是姐妹字,我们就用换偏旁记,如:植、值;如果是复杂的字,我们就拆开记,如:教、游;如果是容易错的字,利用特点记。

5.鼓励学生课外(在生活中识字)识字。

学生可通过看课外书、看电视、看广告牌等方式向家长或身边的人请教认识一些生字。

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