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方法学1、方法论的结构: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各学科的具体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哲学方法四个层次。
2、工业设计方法论解决的三个问题:①技术与艺术的结合②功能与形式的关系③宏观和微观的关系3、设计科学的概念赫伯特·A·西蒙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总结了设计科学的特点、内容与意义。
4、设计研究的领域①设计现象学②设计行为学③设计哲学5、关于有限理论说有限理论说承认设计中的理性,但认为不可能有完美的而只能是有限的、受限制的理性。
有限理论性说是与客观理性说相对立的新学说。
客观理性说认为设计可用一个囊括全部价值的效用函数来计算所有方案的多重价值,以比较方案的优劣。
要求设计者知道可供选选取的一切方案,了解所有方案的一切可能后果并寻求最优解。
而有限理性说则认为不具备单一的、综合的、一致的效用函数,设计者对方案的选择是依照选择发生时某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来进行的,也只考虑最有关系的少数方案,不会把一切可能后果都认真考察一番。
其决策是寻求满意而不是谋求最优。
所以,其根本的一个观点是认为现实的设计、决策者只可能有限的理智并遵循满意原则。
6、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即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7、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又称变革型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维活动,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和核心。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高度新颖性、获得成果过程的特殊性、对智力发展的重大影响性。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在选择、突破、重新建构这三者的关系与统一。
8、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有哪些:①抽象思维②形象思维③直觉思维④灵感思维⑤发散思维⑥收敛思维⑦分合思维⑧逆向思维⑨联想思维9、头脑风暴法: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01奈奈提出的最早的创造技法,又称为脑轰法、智力激励法,激智法、奥斯本智暴法等,是一种技法群体智慧的方法。
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小型会议,使与会人员围绕某一课题相互启发、激励、取长补短,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以产生众多的创造性成果。
与会人员一般不超过10人,会议时间大致在1h之内。
会议目标:要明确,事先有所准备。
会议的原则:①鼓励自由思考,设想新异②不允许批评其他与会者所提出的设想③与会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数服从多数④有的放矢,不泛空谈⑤力求将各种设想补充、组合、改进,从数量中求质量⑥及时记录、归纳总结各种设想,不作过早定论⑦推迟评价,把见解整理分类,编出一览表,再召开会议,挑出最有希望的见解并审查其可行性结果:这种方法可获得数量众多的有价值的新设想。
有广泛的使用范围,特别适于讨论比较专门的创造课题。
10、缺点列举法:当发现了现有事物、设计等的缺点,就可以找出改进方案,进行创造发明。
工业设计中改良性产品设计,就是设计人员、销售人员及用户根据现有的产品存在的不足所作的改进。
价值分析方法,也就是分析产品功能、成本间有存在的问题,设法提高其价值。
例子:书包缺点列举:提带麻烦,肩带下滑,不防盗,不易清洗,运动不便,空间利用率不高,书包的好坏依暴露身份,夏天背着热,易使衣服出褶,磨损衣服总结出的问题:1,功能区间问题 2,防盗,防滑,防脏 3,书包本身质量4,容积 5,受力11、希望点列举法:可按照发明人的意愿提出各种新设想,可不受现有设计的束缚,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性的创造技法。
例如,人们希望像鸟一样翱翔,就发明了飞机;人类要像嫦娥一样在月球,就发明了卫星,宇宙飞船;希望能在黑暗中视物,就发明了红外夜视装置12、设计的过程: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深入设计、施工设计和市场开发产品规划阶段主要的设计要求是:功能要求(指产品的实用功能,美学功能和象征功能。
其一,按人--机系统进行功能分析,以便充分利用人、机各自的特点,发挥效率、方便使用等。
其二,按价值工程原理来分析,如果为了实现某种功能需要过多的成本费用时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必要性。
其三,从技术可行性上进行分析。
)适应性要求性能要求人机关系要求可靠性要求使用寿命要求效率要求使用经济性要求成本要求安全防护要求与环境适应要求储运包装的要求产品规划阶段的最终目标是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确定产品开发的具体方向,并以设计任务书(要求表)的方式交易归纳,不同的产品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其项目内容。
13、方案设计阶段:评判产品品质的标准:①优秀的实用性②足够的安全性③耐用和有效性④人机工程学设计⑤技术与形态的原创性⑥环境关系⑦生态友好⑧视觉辅助操作,界面设计⑨高品质设计①感觉和心理刺激四方面因素:人性技术经济环境14、功能论设计思想与方法的实质就是吧设计对象视为一个技术系统,用抽象的方法分析其总的功能,并把实现总功能的低一级功能(分功能)加以分析,仅为寻求实现各分功能的技术途径(或称技术效应、技术原理等)。
功能论设计方法是从设计对象的总功能的认识开始的。
产品规划阶段所确定的设计任务书(或要求表)已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了设计对象的特点,因此应充分地分析任务书的各项要求,明确设计目标。
其次,要对总功能进行分解,吧总共能分解为若干分功能,分功能还可以进一部分解。
功能论方法有助于克服片面地仅从产品造型形态和结构上进行设计构思的不足,而把他们作为产品总体因素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有时甚至可以不是罪主要的方面)来认识,以便避免形式主义或功能主义两个极端。
功能论观念及方法特点:①始终把产品的功能问题放在设计分析的核心地位,设计构思以功能系统为主线索;②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束缚,因而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设计思路;③在产品功能分析中有效地排除产品不必要的功能,这就可以降低产品成本,经济地实现产品的价值;④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有助于实现产品良好的实用性及可靠性;⑤把功能分解与造型单元的构造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产品造型设计的思路;⑥突出系统化的思想。
15、功能论设计方法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系统的观念出发弄清设计对象的实用功能以及其系统结构,对设计对象的功能进行抽象和分析。
16、功能定义,就是给设计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下定义,以限定每一功能的内容,明确其本质。
功能定义的第一目的:那隐藏在产品及其零部件(构成要素)背后的功能揭示出来,以便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产品的必要功能,明确产品设计的依据。
第二目的:开阔设计思路,克服思维定势。
第三目的:为了便于进行功能评价和分析。
17、怎样给功能下定义:①功能定义好简洁、明了、准确(动+名)如:千斤顶顶起(功能定义动词部分) 重物(功能定义名词部分)②功能定义尽可能做到定量化③功能定义的表达要适当抽象④必须了解可靠地实现功能制约条件(5W2H提问)WHAT? 这事物的功能是什么?WHY? 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WHERE? 在何处、什么环境下使用?WHO? 它的功能如何实现?采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手段实现?WHEN? 什么时候使用?HOW MUCH?它的功能有多少?功能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有哪些技术手段可以完成所需功能?HOW? 如何实现?⑤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用以下问题加以核实A.是否用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简单扼要地给功能下定义?B.功能的表达是否完整和一致?C.对功能的理解是否正确和一致?D.功能定义有没有遗漏?E.功能的表达是否都能定量化?F.能否有无法下定义的功能?G.给功能定义是,是否考虑了扩大思路?是否有利于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途径?H.是否有凭主观推断的功能定义?I.为什么要实现这个功能?能否取消这个功能?J.这个功能有多少技术途径可以实现?能否把所有的技术途径都考虑到了?18、功能分类:①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②按功能的性质分类;③按用户的要求分类;④按功能的内在联系分类。
19、分功能求解应注意:①充分考虑设计任务要求的有关要求,如已要求采用机械传动,就不必考虑液压、电磁等方面的技术物理效应,这是显而易见的。
②不仅针对某项具体的分功能,还要兼顾到设计的全局,充分考虑到该分功能在总共能中的作用及分功能之间的关系。
若有可能,应考虑将几个分功能用同一技术物理效应来实现,从而使原理方案简化。
③对一种分功能相应地提出多少种技术物理效应,以便在方案构思和评价筛选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应该注意其先进性。
20、价值工程的定义:是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为提高使用价值为目的、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开发集体智力资源为基础,以科学的分析方法为工具,用最少的成本区实现必要的功能的一种设计分析方法,它是功能论方法的重要一环。
21、附加值概述:商品的附加值,是指企业得到劳动者的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价值。
它由从销售金额中扣除了原材料费、劳动费、设备折旧费等后剩余费用及工人费、利息、税金和利润等组成。
22、提高附加值的方法:①生活必需品、实用商品与F·M·S商品②创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方法A、正确把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地分析各消费层次的消费心理和经济状况,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商品。
正确的决策和理论是成功的基础。
B、要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如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
C、树立名地、名牌、名人、名品并采用CI方法开展全球战略,利用无形资产开发有中国特色的F·M·S商品。
D、要采用优秀设计。
E、提高信息的价值,利用最新信息,立足于开发全新的商品。
F、抓住有特点的机会、场合,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如奥运会、亚运会等的纪念品。
G、运用创新技法和先进的设计方法不断开发或改良产品。
H、敬爱那个传统技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现代化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开发出高附加价值产品。
23、系统的概念:由相互有机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事物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种有序的集合体。
内涵:①系统是由多个事物构成的,是一种有序的集合体。
②系统中的各个构成元素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③某事物,是否是系统并不是绝对的,这要从看待该事物的角度而定。
④从层次的观点看,一个系统可以包含若干子系统,子系统也可以包含若干子系统等。
特征:①整体性②目的性③有序性④反馈性⑤动态性24、*系统分析的方法有何特点,有哪些主要的步骤①投入产出法:首先决定所期望的产出(结构或目标),然后决定投入并根据限制条件利用智力激励法来寻求投入产出关系(输入输出)的设想。
该方法最适宜具有能量的机械装置的项目分析。
②相关表法:以探讨设计问题中的要素间的关系为目的而展开构想的方法,对设计为题进行分解,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排出主次要问题,进行列表分类,分类按照关系最重要的、希望产生关系和无关系三类进行。
用大点小点无点表示个要素关系的大小。
③PERT法:称为计划协调技术,计划评审法,可以用较低的代价,迅速而有效的实施各种设计项目,最初该法是作为管理日程表的技法,后发展为对人、资金和物流等资源进行计划管理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