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北美与美国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北美与美国
北美与美国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170°W—20°W ; 30°N —80°N 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海陆位置: 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3、范围: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阿拉斯加半岛
格陵兰岛 巴芬湾
哈得孙湾拉布拉多半岛
东部山地比较 低缓,对大西 洋湿润气流阻 挡作用不显著, 降水由东部沿 海向内陆递减。
小结: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
1、西部高山:
南北纵列,太平洋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山地西侧多雨, 山脉东侧及之间的高原盆地干旱少雨。
2、中部大平原: 贯通南北,冬季冷气流南下和夏季暖气流北上均不受阻 (冬冷夏热,大陆性显著)
因 工业 发达,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素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 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 争力。
纽芬兰岛
墨西哥湾
二、主要自然特征:
1、地形
西部高山区
太平洋
东部高原山地
中部平原
大西洋
特点: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为三个地形区:西部高山区、 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 冰川地形广布。
(1)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
盆地、高原相间 成因: 特点:
(2)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 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面积宽广, 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平原西部是地势较低的大平 原;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南 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1、地形: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平原面积大,耕地多 (1)西部山地是科迪勒拉山系最宽的部分,以落基山脉为 主,包括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脉等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 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大盆地和大高原、大盐湖。因位于 环太平洋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2)中部是平坦广阔的大平原,大平原向东降低为中央低 平原(范围北起五大湖,南至墨西哥湾,地势平坦),南 部是低平的密西西比平原,北部湖泊众多,美国平原面积 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是世界耕地最多的国家。 (3)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由几列平行的山岭组成。它 的西部和北部是美国最重要的产煤区。山脉东面是一带狭 长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多短小河流在山麓与平原交界处多 急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3)组成: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领土包括本土上 的48个州和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还有两个海 外州:一个是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另一个是太平 洋上的夏威夷州。夏威夷群岛属于大洋洲,所以美国是一 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美国陆地面积930多万平方千米,居 世界第四位。
二、自然条件的特点
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 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 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 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 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3、资源:森林、草原、矿产、水资源
煤:阿巴拉契亚山脉北段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铁:五大湖西部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
三、高度发达的经济
1、农业生产特点:高度机械化、地区专门化
①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专门化。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 人口不足3%,生产过程中的耕地、灌溉、施肥、除草、 收割、脱粒、储存、运输都有专门的公司来承担,高度的 机械化和专门化,效率高、产量大。 ②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地区域专门化,即作物分布的区 域化。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美国的农业生产可 分为棉花带、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 区等(见下图)。农业专门化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 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技术。
西部高山 南北走向, 阻挡 了来自太 平洋的暖 湿气流 (西风 带),在 迎风坡一 侧形成地 形雨。
中部大平原贯 通南北,冬季, 来自北冰洋的 极地寒 冷气流可以长 驱直达墨西 哥湾,气温急 剧下降,形 成暴风雪寒潮 天气。
冬季,中、东
部大部分地区
天气寒冷。
中部大平原贯 通南北,夏 季,墨西哥湾 的暖湿气流也 可以自由北上, 使中部和东部 普遍暖热。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小麦带
玉米带 小麦带
地形: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中央大平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湿润;
人口: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交通便利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水运; 公路、铁路网稠密)
(3)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 山脉,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 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特点: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主要特点: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温带 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降 水稍多,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主要类型及分布:本区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在北冰 洋沿岸有寒冷的极地气候。在太平洋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 候和地中海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南北延伸,仅分 布在沿海地带。墨西哥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西部还有小面积的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美国东北部的气候温凉(寒冷),无霜期短,土地 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种植牧草和青贮玉米 发展畜牧业;同时,该地区工业集中,是美国最大的工业 区,人口众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对乳、肉、 禽、蛋的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而且这些产品不宜保 存和长途运输,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这里的畜牧业 是乳畜业。而西部的畜牧业属于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是放 牧牲畜。因为西部是高原山地草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 溉农业。一方面向美国其他地区提供畜产品,另一方面还 提供其他畜产品,如皮毛等。
3、东部高原山地:
低矮,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3、河湖
(1)密西西比河
水系水文特征:
①北美中部平原区的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自北 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最长的河流(6200多千 米),居世界第四位。
②沿岸地形平坦,支流众多, ③并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航运便利,是美国重要 的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 ④其二级支流田纳西河发源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 脉,水力资源丰富,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现在是美 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形、 矿产 分析 区工 的条
技术: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自 地形 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提
然 土壤 土壤深厚、肥沃(黑土)
高
因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产
素
量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交通 水陆交通便利
社 经
土地
地广人稀
扩大市场 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2)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的河流:短小流急,富水能。
①科罗拉多河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发源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 拉多州的落基山脉,由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向西切过科罗拉多 高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然后转向南流,注 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大峡谷,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 科书”。198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圣劳伦斯河及航运价值:位于北美东部,五大湖的出水道。 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为 美国和加拿大界河。由于流域内降水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 具有流量大而稳定的水文特征。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马 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属美国。 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3)湖泊:冰川湖众多 ①成因:北美北部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主要是冰川作 用的结果。即五大湖的湖盆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②五大湖组成:在美、加两国的交界处,有世界上最大的 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五大湖自西向东由苏比利尔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 略湖组成(图)。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 通。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外,其余为美、加 两国所共有。 ③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河 水自石灰岩崖壁处陡落,形成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④五大湖作用(价值):是北美地区重要的内河航道和灌 溉水源。
三、主要社会经济特征
1、人口: 外来移民的大汇集 原住民为来自亚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2、经济 : 世界经济最发达区之一
一、位置和组成
40ºN
120ºW
30º
80ºW
跨两大洲,临三大洋,本土大部分在温带
(1)经纬度置:美国本土部分所跨纬度都在北温带(主 体部分位于25ºN~49ºN之间,南部为亚热带),只有阿拉 斯加州有北极圈经过,但属寒带和亚寒带,面积较小。夏 威夷州有北回归线经过,位于热带海洋中,风光绮丽。所 以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经度范围主体 部分大约位于65ºW~125ºW。属于西半球。 (2)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 面与加拿大为邻,西南面与墨西哥接壤,东南面濒临墨西 哥湾。阿拉斯加州的北面临北冰洋。夏威夷群岛是位于北 太平洋中,属于波利尼西亚大群岛中的一组火山岛,属于 大洋洲,所以美国是一个跨两洲的国家。美国沿岸有许多 优良的港湾,冬季不冻,海上交通便利。
②小麦区、玉米带: (为美国最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详见高一必修2 P49-
50页)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根据热量条件,北部为春 小麦分布区,南部为冬小麦分布区。 中部平原地区有着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① 平原地形平坦,②黑土土壤肥沃、深厚,③气候温和湿润, 降水丰富,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从社 会经济方面看,这里①地广人稀,②交通便利,③为大规 模的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机械化水平高);④农业技 术先进,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⑤市场广阔(进20世纪, 世界人口猛增,世界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粮价大幅度上 涨,促进美国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