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docx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docx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1.案例简介
2015年6月的中央电视台上有一则新闻非常让人惋惜,让我感到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长江南岸一个小镇的土地一直都很肥沃,并口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

可奇怪的是最近儿年,这个镇的很多农
民却不种地了,镇里数千亩农山全都变成了荒地。

从新闻里可以看到大片土地被摇
荒搁置,杂草丛生。

引起土地被遗弃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上游的工业园大量排放污水, 导致村民们用来灌溉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以至于无法用于灌溉。

往年一直清澈的
灌溉水现在已经呈喑红色或者黑色,水面漂着大量泡沫,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村民们因为无法耕地,只能去找村企业讨个说法。

遗憾的是,村民们得到的答复竟
然是从未往河里排放,并号称河中都是地表水,以此來推卸责任。

通过调査,确实
发现企业为了通过环保部门的检杳,是在排污沟的侧边用土堆了堤坝,防止污水流
入河流。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河流究竞是怎么样被污染了呢?更进一步的蹲守调
杳终于发现,原來是工业园的管委会偷偷让人定期把土堤坝挖开,直接将污水排放
入河流,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并且还能躲避责任。

经过取样检验,发
现河流水屮已经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并通过河流最终直接进入长江。

更让人感到
遗憾的是,挖开堤坝进行排污的时候,始终无人出面制止,拨打环保举报电话也一
宜无人接听。

就这样,化工企业把周围的良出都变成了无法耕种的荒地。

2.问题阐述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们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刺激了人们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狂热追求。

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很容易被繁华和金钱蒙蔽了双眼。

为了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味追求效率的提升,产量的增加,就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原料,大肆砍伐森林,无限制向大口然排放废气废料,环境恶化的趋势13益加剧,人和白然的矛盾口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
的冲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带來了所谓的环境保护问题。

FI前,全国约三分Z—以上工业废水和十分Z九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湖,致使水环境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严重,城市污染尤其严重,中国大面积区域都开始遭遇罕见强度的雾霾天气。

我们在亨受到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安逸时,也遭受到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那么如何才能止确处理经济发展,乂最大限度减少环境的污染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环境污染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也不能丢弃,因此我们要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他们的互相影响,从夹缝中寻求出路,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使二者和谐发展。

3.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分析
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首先,经济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场地,原材料。

原材料包括水、能源、矿产、土地、动植物等等。

工业的进行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进行加工,增加其利用价
值或者产生新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其次,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废物需要坏境的自净。

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和同化废物的机能。

2)环境制约经济发展
首先,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环境资源所能支持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是有限的。

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过度利用,再生速度、能力降低。

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用完了就会没有,像石油,煤炭等。

因此会制约一部分以其为原料的T业生产活动。

废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过程屮,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在重人的白然灾害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务恐怕人人超过了牺牲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

3)经济发展影响环境
经济发展过程屮会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如砍伐森林,捕捉动物等,影响大口然的正常生长规律;工业生产的排出的废水,废气等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生态结构;现代工业产物如汽车等,消耗汽油,排出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4)经济发展可以给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技术不断研发出来,在进行保护环境的过程屮,我们可以采用科技武器來帮助我们保护大自然。

例如:净水器的发明,可以净化被污染的水源;人工降雪可以降低大气小的固体颗粒含量;濒临灭绝的物种可以通过发达的生物医学来保护它们;采用工业机器进行植树造林等。

5)二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至少在短期内存在着矛盾。

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

保护坏境木质上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节约,这都有益于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发展乂能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的支持。

4.解决方法分析
1)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由于人类的能动性受到受动性的制约,所以需要人在自然界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

人类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时候,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应该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索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甫此引入牛态工业,简称ECO,其依据牛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牛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经济发展模式。

工业生产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2)尽可能顺应自然来发展经济
要尽可能顺应自然的正常生长变化规律來发展经济。

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來的实际收入,对于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H然增
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遍,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的不可再牛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要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工业生产活动耍尽力减少对大自然的生长产牛影响,耍尽量维持其原有的环境和条件。

3)重视资源合理利用与回收
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主要通过两种方法:①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更多资源,增加被转化的资源总值。

②不增加资源的消耗总量,提高单位资源的转化利用率。

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后者。

虽然在研究提高单位资源的转化利用率方法的过程屮,需要消耗一些人力财力物力,但是却有着“一劳永逸”的效果,短时间收益可能会减少, 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一项明智的投资。

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有效的回收利用。

原料没冇完全利用要凹收再利用,
或者对废料进行二次开发,赋予其新的功能,产生新的物品。

这些都是资源合理利
用的有效途径。

4)使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现阶段,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公众参与意识和程度低,社会普及性差,很多人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因此应该利用宣传工具,实践活动等号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从人的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5.总结与反思
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我们都很重要,我们不能选择只发展其中一方面。

经过分析二者Z间的关系,得出在经济发展屮,我们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尽可能顺应自然来发展经济;要重视资源合理利用与冋收;要使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这指导企业在发展中,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科学人员在研发科技中,要以环境保护为引导方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要秉承资源合理利用的思想;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要从小事上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也
知道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杜绝污染。

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

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节约每一升汕,减少空气污染源。

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白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动员周围同学, 全面加强环保节能的思想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