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老师心脏听诊精品PPT课件

贾老师心脏听诊精品PPT课件


S1与S2的区别
发生机制 音调 音响
持续时间 最响部位
第一心音
二、三尖瓣关闭
较低 较强 较长 心尖部
第二心音
主、肺动脉瓣关闭
较高 较弱 较短 心底部
时间间隔
S1与S2间隔的时间较短,S2至下一个心 搏S1的间隔时间较长
与颈A搏动关系 同时出现
搏动之后出现
临床意义 代表收缩期开始 代表舒张期开始
第三心音:S3
上或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 ②窦性心动过缓 低于60次/分 若低于40次/分,提示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
2、心律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①过早搏动: 房性、交界性、室性三种 偶发(<6次/分)频发(>6次/分) 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等 ②心房颤动: 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
第二心音分裂
生理性分裂:吸气时可使第二心音的主动脉瓣 成分与肺动脉瓣成分的距离加大,大于0.03以 上听到第二心音分裂。呼气时可分裂消失,青 少年和儿童在胸骨左缘第二、三肋最宜听到。
S2通常分裂(general splitting)
临床上最为常见。见于某些右室排血时间延长, 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如:cRBBB,肺动 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或左室射血时间缩短, 主动脉瓣关闭提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 间隔缺损)
心脏听诊的位置
二、听诊顺序
一、按瓣膜病变的好发程度:
二尖瓣区
主动脉瓣区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二、逆时针方向
二尖瓣区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AP
E
M
T
三、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1、心率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60--100次/分, ①窦性心动过速 超过100次/分 儿童心率偏快,如小于3岁的儿童在100次/分以
影响S2强度的因素
1. 循环阻力的大小 2. 血压的高低 3. 半月瓣解剖病变
主、肺动脉的S2亢进
1. 肺循环阻力增高,肺血流量增加时,第二心音 肺动脉瓣成分增强,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一般不传向心尖部。
2. 体循环阻力增高,循环血流量增多时,主动脉 压高,主动脉瓣关闭有力,主动脉瓣区第二音 亢进,可向心尖部传导,故心尖部的第二心音 主要是主动脉瓣成分。
S2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如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畸型引流、左往右分流量 大时
吸气时腔静脉回流多,伴左往右分流少,呼气时 则相反,腔静脉回流少伴分流多,因此S2分裂不 受呼吸影响,称为固定分裂。
影响S1强度的因素
1、房室瓣的解剖病变性质; 2、心室压力在收缩期的上升速度; 3、心室舒张期的充盈情况; 4、心室收缩时房室瓣所处的位置。
第一心音亢进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的第一心音亢进并开瓣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第一心音亢进
第一心音减弱
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S1强弱不等
常见于心房颤动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Af时2次心搏相近时S1增强,相距远时 S1减弱。
的标志。主要是二尖瓣及三尖瓣的关闭 第二心音(S2)出现在心脏的舒张期,是心室舒张开
始的标志。由于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和 半月瓣关闭所引起。
(一)第一心音(S1)
1、是由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心 室肌的收缩,半月瓣的开放,血流冲击大血管等共同形成
2、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3、相关因素:心肌收缩力,瓣膜位置与弹性,心室舒张末期充 盈度。
4、听诊特点:
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持续时间较长(约0.1秒);与心
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最响。
(二)第二心音(S2)
1、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2、是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的振动所 产生,同时心室肌的舒张,二尖瓣、三尖瓣的开放也参与 形成。 3、相关因素:主动脉和肺动脉压力,瓣膜弹性。 4、听诊特点:音调较高且清脆;强度较S1弱;持续时间短 (约0.08秒);心底部最响。
等;脉搏短绌。 临床意义: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亢等
3、心音
目前已发现的心音共有4个: 第一心音 S1 第二心音 S2 第三心音 S3 第四心音 S4 通常听到的是S1和S2,心脏听诊最基本的技能是要判
断S1和S2。
正常心音的组成
正常心音:主要有第一和第二心音组成 第一心音(S1)出现在心脏的收缩期,它是心室收缩
心音分裂(splitting of heart sounds)
• 心音分裂时两个心音成分的间隔时 间在0.03秒以上方可听清
第一心音分裂
1. 正常情况下,虽然左右心室的收缩不同步, 但很少听到心音分裂
2. 心电图中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的心室自身节律, 左室发生的早搏,左室人工起搏等。右心衰 竭,二尖瓣狭窄或左房粘液瘤。
心脏听诊
学习内容
心脏检查
听诊
瓣膜听诊区 听诊顺序
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杂音
杂音 1、杂音的形成 机制 2、杂音的分析 要点 3、杂音的临床 意义
一、瓣膜听诊区
1、二尖瓣区(心尖部):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 2、肺动脉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 5、三尖瓣听诊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左 或稍偏右
S2后0.12~0.18s 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末血流冲击室壁,心室肌纤维伸展延
长,使房室瓣、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特点:音调低钝、重浊, 持续时间短,强度弱 心尖部清楚 正常情况见于儿末期,约在S1前0.1s 心房收缩使房室瓣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特点: 低频低振幅,低调、沉浊、弱 多在病理情况下出现
S2减弱
体循环或肺循环阻力降低、压力降低或血流量减 少时,均可分别导致S2的A2或P2减弱;如低血 压、主动脉瓣或肺动脉关闭不全。
心音性质改变
心肌严重病变时,S1失去原有的低钝性质且明显 减弱,S2也弱,S1、S2极相似,可形成“单音 律”。又称“钟摆律”或“胎心律”,提示病情严 重,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和重症心肌炎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