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温度只有达到才可能沸腾B.的冰比的水温度更低些,吸收热量更多C.早晨看到草地上出现霜,一定是夜里的气温低于D.干冰放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2 . 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
下列现象的形成跟“霜”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屋檐上的冰棱B.枝头的雾淞C.食品盒中的干冰逐渐消失D.草叶上的露珠3 .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B.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4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凌C.夏天湿衣服晒干D.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5 . 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①制作塑料成品时将塑料颗粒熔化②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③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④樟脑丸逐渐变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 .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冰棍凝华成的水蒸气B.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7 . 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时,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8 . 如图所示,户外温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下列有关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A.温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泉水吸收热量汽化形成的B.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头涉及光发生了折射C.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涉及光发生了折射D.温泉池边树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固形成的9 . 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10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11 .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一定是物质的熔点C.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不断加剧D.时间内该物质的内能不变12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3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液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升华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14 .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15 . 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升华吸热C.熔化放热D.升华放热二、填空题16 . 水的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
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玻璃态水_____(填“是”、“不是”)晶体物质,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_____(填“不变”、“缩小”、“变大”)。
17 . 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出现了地球表面空气中氧氮变为固体的场景,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当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18 . 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当时气温为℃,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在极寒地区,静停汽车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因V冰/V水= (保留两位小数),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是必要的,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添加“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办法,对此小明坚决反对,理由是(说出一点即可). (ρ冰=0.9×103kg/m3)19 .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______转化为_______;苹果从树上落下过程中,______增大.(均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20 .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的形成是______的过程,飘落到池水中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21 .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凝胶消失的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22 .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冰箱冷冻室里的冰激凌上常常会有一层“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以上三个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3 .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清晨常常看到草丛上覆盖一层白茫茫的霜,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4 . 2018年1月24日安徽省迎来了一次大暴雪,随后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
气温在0℃以下时,虽然很难看见雪的融化,但我们却发现雪堆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雪堆发生了__现象。
三、实验题25 . 下面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
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地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26 .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份是由_____,水面上大量的白雾的主要成份是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二氧化碳”、“水蒸气”或“小水珠”),白雾是由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27 .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数据表格时间/0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温度/31343846484848505663过程结论(1)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
(2)第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的熔化规律是______四、简答题28 . 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29 . 南宁市3、4月份会出现会返潮现象,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时候墙壁会“出水”,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墙壁“出水”现象.30 . 天气谚语“霜前冷,雪后寒”是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