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试验
認識水質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及處理。
五、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1. 水樣採取 1.水樣採取概說。
2.水樣採取的意義。
3.水樣的種類。
4.水樣的採取方法。
5.水樣的保存方法。
2. 水中 PH 值 1.PH 值的定義。
測定
2.指示劑法。
3.指示劑法的操作及計算。
4.PH 計的原理及構造。
5.PH 計的校正及操作。
3.溶氧量(DO) 1.溶氧量的定義。
測定
2.溶氧量的測定原理
3.溶氧量的檢驗步驟
4.DO 的計算方法
5.DO 計的原理及構造。
6.DO 計的校正及操作。
4. 生化需氧 1.生化需氧量的定義及單位。 量(BOD)測定 2.生化需氧量的操作。
3.生化需氧量的計算。
分配節數
備註
3
1.可用指示劑與 PH 計.兩者做比 3較
化工群 化工科訂定校訂參考科目
水質分析實驗科目大要
科 目 名 稱 水質分析實驗
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pments
科 目 屬 性 □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實務科目 □實驗科目
科 目 來 源 自行研發 依現有課程進行調整 □其他
研訂本科目之必 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水質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其
他
備註:1.若無規劃模組課程,則免填。 2.若無「其他」,則免填。
(二) 水質分析
表 2-1 水質分析科目大要
學分數:3 (3/0)
建議開課學期:第三學年第一學期
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瞭解水質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主要內容包含:水樣採
取、水中 PH 值測定、溶氧量(DO)測定 、生化需氧量(BOD)測定 、 化學需氧量
7. 懸浮物質(S 1. 懸浮物質(S S) 的單位。
S)
2. S S 的計算。
8. 水的硬度 1.水硬度的原理。 2.水硬度的操作。 3.水硬度的計算。
9. 水 中 餘 氯 1.水中餘氯的定義。
測定
2.滴定操作。
3.餘氯的計算。
10. 水中油脂 1.油脂的檢驗原理。 的檢驗 2.吸引過濾裝置。 3.蒸餾裝置。 4.油脂的計算。
14. 重金屬測 1.原子吸收光譜儀之原理及操作。
定
2.波長的選擇。
3 標準減量線的製得。
4.未知物的操作及定量。
15. 簡易重金 1.酸鹼度對金屬離子的影響。
屬之處理 2.處理分析實驗的陽離子。
1. 包 含 藥 品 的 配
製
3 2. 滴 定 的 操 作 及 顏色的判別
3.兩者做比較
1.含標準值的較
2.教學方法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 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師教學時,應以和日常生活有關的事務做為教材。 (4)教學完畢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修訂教學計畫,以期改進教學方法。
11. 水中亞硝 1.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操作。 酸鹽的測定 2.標準減量線的製得。 3.未知物的計算。
12 水中有機磷 1.氣相層析儀之原理及操作。 的測定 2.氣相層析儀定量及定性分析 3.未知物之操作及定量。
13.酚的測定 1.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操作。 2.標準減量線的製得。
3.未知物吸收度的測得及計算。
十、水中油脂的測定
二、水中 PH 值測定
十一、水中亞硝酸鹽的測定
三、溶氧量(DO)測定
十二、水中有機磷的測定
四、生化需氧量(BOD)測定 十三、酚的測定
科
目
大
要
五、化學需氧量(COD)測定
六、濁度測定
*
十四、重金屬之測定 十五、簡易重金屬之處理
七、懸浮務物質(S S)測定
八、水的硬度測定
九、水中餘氯的測定
要性(摘要說明)
適用科別、模組
化工科別 模組
染整科別 模組
科別 模組
科別 模組
建議開課年級/學 期
三年級 1 學期
三年級 1 學期
年級 學期
年級 學期
建議學分數
3 學分
3 學分
學分
學分
建議開課節數
3節
3節
節
節
科別 模組 年級 學期 學分
節
教 學 目 標 認識水質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及處理。
一、水樣採取
1.Winkler 法與
DO 計. 兩者做比
較
3
2.溫度對溶氧的
影響
1.包含稀釋水的 配置
3 2.水樣之事前處 理 3.DO 值的測定
5 化學需氧量 1.化學需氧量的原理及單位。 (COD) 測定 2.化學需氧量的滴定操作。
3.化學需氧量的計算。 4.化學需氧量的儀器操作。
6. 濁度測定 1.濁度的單位。 2.儀器的的原理。 3.濁度計的操作。
(COD)測定、 濁度測定、 懸浮務物質(S S)測定、 水的硬度測定、水中餘氯的
測定 、水中油脂的測定、水中亞硝酸鹽的測定、水中有機磷的測定、酚的測定、
重金屬之測定、簡易重金屬之處理。教學上應重視實作與理論的配合
表、5.2 化工群 化工科/水質分析實驗 教學綱要
一、科目名稱: 水質分析實驗 二、學分數:3 (3/0) 三、先修科目:分析實驗 四、教學目標:
3正1. 採 用 Nhomakorabea 璃 纖 維
3
濾紙過濾法
1.酸鹼度對滴定
3 的影響
2.EDTA 的特性
1.藥品的配製
3 2.空白滴定
1.過濾操作 3
1.藥品的配製 6
1.找出磷的滯流 6 時間
1.藥品的配製 6 2.蒸餾出酚的裝
置
3
3
過濾裝置
六、教學要點: 有*號的內容可依教學狀況取捨。
1.教材編選 (1)教材之選擇應顧及社區與學生之需要並配合科技之發展,使課程內容儘 量與生活相結合,以引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之理解,使學生不但能應 用所學知能於實際生活中,且能洞察實際生活之各種問題,思謀解決之 道,以改進目前生活。 (2)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之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身心發展歷程,一方面基 於前一層級學校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下一層級學校的課程銜接。 (3)教材之選擇須注意「縱」的銜接,同一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 須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具體而 抽象,務使新的學習經驗均能建立於舊經驗之上,逐漸加廣加深,以減 少學習困擾,提高學習效率。 (4)教材之選擇須重視「橫」的聯繫,同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須 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統合或聯貫,俾使學生能獲得統整 之知能,以聯合運用於實際工作中,並有利於將來之自我發展。 (5)教材之選擇須具啟發性與創造性,課程內容及活動須能提供學生觀察、 探索、討論與創作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具有創造思考、獨立判斷、適應 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