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与健康..


2)社会环境:精神、心理性疾病、意外伤害

在社会转型期,诱发精神疾病的因素增 多,例如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社会普遍 的心理紧张,价值观念混乱甚至解体造 成普遍的无所适从感,社会严重分化造 成的心理失衡,以及人的期望与实际的 落差增加等,种种因素造成当前我国精 神疾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

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之间, 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常 看起来和常人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意味 着完全健康。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 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 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 信”,瞬间点燃“炸药包”。
二)生物蓄积和浓缩作用

生物蓄积作用:指同一生物个体对某项物质 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因而在生命过程中该 项物质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 生物浓缩作用:指生物机体摄入环境中某种 元素或化合物后加以浓缩,使生物体内该物 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三)生物放大作用



污染物随着食物链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 内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逐级 放大,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例如:海水DDT浓度0.00005ppm→浮游 生 物 0.04ppm ( 约 1000 倍 ) → 鱼 2.07ppm ( 约 4 万 倍 ) → 海 鸟 75.5ppm (约100万倍) 生物放大作用与食物链有关,还和生物蓄 积和生物浓缩作用有关。



河北省涉县固新村现有 癌症病人50多人, 每年癌症死亡20多人 2008年3月18日


每天大量粉尘吸进肺部。 在这里干一、二年,他 们就感到身体不适,甚 至发病。 农民工大多是贫困地区 2005年4月10日
2)致突变作用

突变:机体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突然的变异。
(1)基因突变—DNA分子损伤 (2)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
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农业污染等
2.生活性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生活 炉灶;生活垃圾、粪便。 3.交通污染:尾气、噪声。 4.其它污染:战争、核电站、地震、洪水灾 害、森林火灾……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一)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 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 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食 物链。 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 群间得以循环和流动。 食物链对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 蓄积起重要作用。
空气
环境 土壤


代 谢 产 物
约410.4吨
环境污染与健康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一).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 状态发生了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 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严重的环境污染称为公害.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环境污染物 :
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环境污染与健康
校医院 胡少瑾
环境的定义

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 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 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产生近期或远期的作用。
人类环境的组成
1)自然环境
原生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1、碘缺乏病 碘缺乏症又称甲状 腺肿。碘缺乏遍布世界,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 要,绝对不能少了它,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也 就是所谓的“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 发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 低下、呆傻 、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 粗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 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 殊丑陋面容。 [4] 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 急性中毒 :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毒物中毒、
虫兽伤中毒。
氯化合物DDT、二噁英、多氯联苯(PCBs)等脂溶性强、 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能较长时间贮存在 组织和器官中。
2. 慢性危害 :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有机 3. 远期危害:肿瘤、致突变、致畸 4. 间接效应: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 对病区居民定期 进行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地氟病患者, 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对地氟 病患者应及早治疗,采用钙剂和维生素D 治疗,还可用氢氧化铝以减少氟的吸收

另外还有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 节病等
次生环境:环境污染、公害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 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 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 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 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 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 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光化学烟雾
1、定义: 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 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2. 主要成分: O3( >80%)、PANs(10%)、 醛类; 3. 对健康的危害:
刺激作用: 眼---PANs和醛类;呼吸道---O3 免疫抑制作用: 变态反应: 全身影响:影响氧的输送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 形成条件: 气象条件 气温 湿度 光照 地理条件 季节 时间 人群危害
河谷、盆地 冬季 早晨多见 易感人群多发,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疾患者
2. 慢性危害
水俣病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地点: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 主要污染物:工业废水中的甲基汞 污染途径: 经食物链生物富积 主要危害: 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感 觉区及小脑)
1)致癌作用

人类肿瘤的85~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其中: 1. 物理因素占5% :放射线— 白血病、肺癌; 紫外线— 皮肤癌; 2. 生物因素占5% :EB病毒— 鼻咽癌、 肝吸虫— 肝癌、乙肝病毒— 肝癌、 血吸虫— 结肠癌 ; 3. 化学因素占90%。苯并(a)芘、氯乙烯、石棉



山西省临汾市下康村村民长 期饮用被工业污水污染的地 下水,有五十多人得了癌症 和脑血栓。 64岁的王宝生在2003年发病, 一直卧床不起,使他全身很 多地方溃烂。不能上床睡觉, 每天只能趴在床前过日子。 2005年7月10日



云南宣威是个癌症村, 每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 11岁的学生徐丽患的是 骨癌 2007年5月8日
痛痛病(“哎吆–哎吆”病)



时间:1955年至1972年 地点:日本·富市县神通川 主要污染物:选矿废水中的镉化合物 污染途径:含镉废水灌溉农作物 → “镉米” 主要危害:肾和骨骼 主要症状:全身疼痛、骨质疏松、四肢弯曲 变形、多发性病理性骨折;肾功能异常
3. 远期危害
1)致癌作用 2)致突变作用 3)致畸作用
光化学烟雾事件
时间:1943年、1946年、1953年; 5-10月 地点:美国洛杉矶 主要污染物: 汽车尾气 :NOX 、烃类等 光化学烟雾 :O3 、过氧酰基硝酸酯 紫外线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反应 结果:数千人眼、咽喉刺激、疼痛、支气管炎症; 1953年 1- 2天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NOX + 烃类
(动植物微生物)(阳光空气水土岩石)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 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动态平衡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人与环境通过 “新陈代谢” 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3.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据计算:人的一生 中(60y)要从外界 环境吸收: 324吨空气 54吨水 32.4吨食物, 也向环境排放数量大 致相同的废弃物。

五)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归的特点
1 . 大多数情况下:
1)高浓度 → 低浓度; 2)高分子有机物 → 低分子有机物 → 无机物; 3)有毒物 → 低毒或无毒物。
2. 少机物 → 有机物; 3)低毒性 → 高毒性。
汞的甲基化 NO → NO2 Cr3+ → Cr6+
3)致畸作用


北京京科银康医院精神病治疗中心联合 中国精神病防治协会发出了关于积极推 进“百万精神病患者普查工程”工作的 通知。据介绍,精神病已成为严重威胁 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以 每年3%的幅度增长,成为10年来发病率 增速最快的病症。
生态系统(动态系统)
(有生命物质) (无生命物质)
生物系统 + 环境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

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 (1)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血中的 氟与钙结合成氟化钙,多数沉积于骨组织,致使血钙降低。血钙 降低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高血钙素,从而使骨骼的钙释放增多。 (2)对骨骼的影响 ①氟化钙的大量沉积,使骨质硬化,密度增 加;而对骨钙的吸收又可使骨质疏松;②氟可取代骨盐羟磷灰石 中的羟基而形成氟磷灰石,使骨质的晶体结构破坏。此外,由于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皮质增厚,表面粗糙,骨质增 生,骨髓腔变窄等;③氟化物对某些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阻碍骨 骼对钙的利用。 (3)对牙齿的影响 氟主要影响牙胚发育阶段, 使成釉细胞中毒变性,影响牙釉质的正常形成,并使牙本质钙化 不全,牙齿变脆。故在出牙后,牙面出现混浊无光泽的自垩样斑 点。随着氟负荷的增加,对牙齿的损害加重,出现色素沉着,牙 齿变成黄褐色甚至黑褐色,并常见牙齿局部破损、脱落。 (4) 其他 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均可受到损 害。
煤烟型烟雾事件
时间: 1952年12月5日— 9日 地点: 英国· 伦敦 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 结果: 一周内多死亡4000人; 45岁以上死亡数为平时3倍, 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为平时1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