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4)2工程概况 (6)2.1总体概况 (6)2.2专业工程概况 (6)2.2.1生活给水系统 (6)2.2.2生活热水系统 (7)2.2.3中水给水系统 (7)2.2.4消火栓给水系统 (8)2.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9)2.2.6排水系统 (9)2.2.7采暖系统 (10)2.2.8空调系统 (10)2.2.9通风与防排烟系统 (10)2.2.10人防通风 (11)3 施工部署 (12)3.1施工组织 (12)3.2施工部署 (12)3.3施工控制计划 (13)3.4劳动力组织 (15)4 施工准备 (15)4.1组织准备 (15)4.2技术准备 (16)4.3机具设备 (17)4.4材料准备及材料质量控制 (17)5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18)5.1工艺流程 (18)5.1.1给排水、采暖卫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8)5.1.2通风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8)5.2主要施工方法 (19)5.2.1施工配合 (19)5.2.2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安装 (21)5.2.3中水供水系统安装 (27)5.2.4消火栓给水系统安装 (27)5.2.5自动喷水系统安装 (32)5.2.6排水管道系统安装 (32)5.2.7卫生器具安装 (38)5.2.8采暖系统安装 (41)5.2.9空调系统安装 (44)5.2.10人防通风系统安装 (44)5.2.11水表及阀门安装 (46)5.2.12管道支吊架安装 (47)5.2.13管道防腐 (49)5.2.14管道及附件保温 (49)5.2.15管道及设备试验 (51)6质量保证措施 (54)7安全保证措施 (59)8成品保护措施 (63)9降低成本措施 (69)10工期保证措施 (71)11总包管理 (73)12技术资料管理 (89)13工程交付、服务及保修 (90)1 编制依据1.1招标文件。
1.2施工图纸。
1.3主要的规程、规范1.4主要标准1.5主要图集1.6主要法规1.7其它1.8项目管理目标指标。
质量目标:合格、结构长城杯。
工期目标:本工程2006年2月18日开工,2007年6月12日竣工。
安全目标:无重伤、死亡事故,轻伤控制在千分之2之内。
文明施工目标:创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
1.9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该工程为花园二期工程,包括3#、4#塔楼、配套商业裙房。
总建筑面积为67533m2,住宅地上建筑面积为60617m2,商业为2841m2,人防为3792m2,人防通道及出入口为283m2。
住宅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3#、4#楼地下一二层为人防(地下一层平时用作自行车库),首层为商业,二至二十九层为经济适用房住宅。
建筑高度83.6米。
2.2专业工程概况专业工程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中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地下人防给排水系统、采暖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空调系统、人防通风工程。
其中自动喷淋系统、通风空调系统为甲方指定分包项目。
2.2.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竖向分两个供水区:地下部分及首层为一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二层至二十九层为二区,由设在3#楼地下二层的生活水箱及变频调速水泵联合供水。
其中二区竖向又分为高中低三个区:二至十层为低区,由生活加压泵房内一组低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工作压力0.7Mpa;十一至十九层为中区,由生活加压泵房内一组中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采用下行上给式给水方式,工作压力为0.9 Mpa;二十至二十九层为高区,由生活加压泵房内一组高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采用上行下给式给水方式,工作压力为1.2 Mpa。
生活给水管管材及接口方式: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0 Mpa 时,采用镀锌钢管内衬塑料复合管;管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0 Mpa 小于2.2 Mpa时,采用镀锌无缝钢管内衬塑料复合管(高区四层以下给水主干管)。
管径不大于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100mm 时采用法兰或沟槽连接。
直埋、暗敷在墙体内及地坪层内的管道采用公称压力不低于1.0 Mpa等级的PE-X管材及管件。
2.2.2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热水由用户自理,仅在住宅给水管上预留电热水器给水接口,并设单向阀。
2.2.3中水给水系统中水源水为住宅卫生间洗浴废水,废水经由废水管道收集后,在首层汇合流入中水处理站,中水处理站位于1#楼地下二层内。
中水源水经中水处理站处理后供卫生间冲洗大便器用。
中水系统竖向共分三个区:二至十层为低区,由中水泵房内一组低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工作压力0.7Mpa;十一至十九层为中区,由中水泵房内一组中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采用下行上给式给水方式,工作压力为0.9 Mpa;二十至二十九层为高区,由中水泵房内一组高区变频调速水泵供水,采用上行下给式给水方式,工作压力为1.2 Mpa。
中水给水管管材及接口方式: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0 Mpa 时,采用热镀锌钢管;管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0 Mpa小于2.2 Mpa 时,采用热镀锌无缝钢管(高区四层以下中水给水主干管)。
管径不大于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100mm时采用法兰或沟槽连接。
直埋、暗敷在墙体内及地坪层内的管道采用公称压力不低于1.0 Mpa 等级的PE-X管材及管件。
2.2.4消火栓给水系统该系统由位于6#楼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内的消火栓泵供水,系统设计为临时高压系统,系统竖向分为高低两个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十二层,十二层以上为高区。
低区地下二层至地上三层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内均设单阀单出口DN65消火栓一个,25米长的DN65麻质衬胶水龙带一条,DN19直流水枪一支,带指示灯和两常开触点的启泵按钮一个。
首层裙房消火栓内均配有自救卷盘小水喉一套,为1800*700*240组合式铝框玻璃门消火栓箱;地下一二层为1600*700*240组合式钢框玻璃门消火栓箱;塔楼部分为1600*700*240组合式铝框玻璃门消火栓箱。
屋顶核心筒内设有带压力显示的试验消火栓。
管材及接口方式:消火栓给水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
2.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在首层、地下一层塔楼大堂、地下二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由位于6#楼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内的喷淋泵供水。
管材及接口方式: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不大于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100mm时采用法兰或沟槽连接。
2.2.6排水系统住宅部分生活污水经经污水管道收集后,在首层汇合排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裙房部分的生活污水单独排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地下部分的污、废水分别汇合至地下集水坑、污水坑,经潜水排污泵提升后,废水直接排至室外市政污水管道,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经屋面雨水口汇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
下沉广场雨水设泵提升排至小区雨水管道。
管材及接口方式:生活污水管及中水源水管立管采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透气管采用普通硬聚氯乙烯管,橡胶密封圈接口,横支管采用采用普通硬聚氯乙烯管,粘接;首层排水横干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雨水管及潜水泵排出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人防区域内的排水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
2.2.7采暖系统本工程住宅部分设有采暖系统,热源由小区二期锅炉房集中供应,热媒温度为80~60℃。
采暖系统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每层设置分集水器,分为高低两个区:2~15层为低区,工作压力为0.80 Mpa;16~29层为高区,工作压力为1.20 Mpa。
户内采用下分双管式系统。
散热器采用高频焊接钢制散热器,卫生间和厨房门上方采用GCS4-200/20型、卧室采用GCS6-300/20型、起居室采用GCS8-402/25型。
管材及接口方式:室内共用立管及竖井内的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室内供回水干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埋设在地面垫层内的管道采用有阻氧层的交联聚乙烯管(PE-X管)。
2.2.8空调系统本工程在裙房的首层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空调冷热源由设置于9#楼直燃机房内的直燃机组提供,空调系统形式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管材及接口方式:空调供回水管小于等于DN50时,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大于DN50时,采用无缝钢管焊接。
空调冷凝水管采用PVC管。
新风管采用20mm厚A级不燃酚醛复合风管。
2.2.9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裙房地下一二层均按防火分区设置了排风兼排烟系统,风机为双速消防排烟轴流风机,其吸入端设有排烟防火阀(280℃),平时常开,该防火阀与排烟风机联锁,排烟防火阀关闭,风机停止运行。
当防火分区内的某一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时,该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开启,其他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关闭。
3#、4#楼核心筒内不能进行自然通风的合用前室及楼梯间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配电间、生活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均设置送排风系统。
各层卫生间(裙房和地下室)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
首层吊顶范围内设置了事故排风系统。
一般通风风管采用不燃无机玻璃钢风管,排风兼排烟风管采用20mm厚纤维增强硅酸盐防火板耐火风管。
2.2.10人防通风3#楼地下二层战时为人员掩蔽所,平时为人员活动场所;地下一层战时为人员掩蔽所,平时为自行车库。
4#楼地下二层战时专业队队员掩蔽所,平时为人员活动场所;地下一层战时专业队队员掩蔽所,平时为自行车库。
在专业队和人员掩蔽所内均设有送风、排烟系统。
平时通风利用送风风机将空气送入室内,战时在风机室设有手摇电动两用风机,将空气送入室内;平时排风利用排烟兼排风风机进行排风,战时通过室内外空气压差经通风短管将空气压至扩散室。
一般通风风管采用不燃无机玻璃钢风管,排风兼排烟风管采用20mm厚纤维增强硅酸盐防火板耐火风管。
3 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在项目经理部设有机电安装项目经理,水暖、电气、通风空调专业工长及质量检查员,共同组成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该项目管理体系的主要职责有:1)负责项目安装施工生产的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
2)负责编制有关安装配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并检查考核实施情况,负责解决安装方面的工程技术及质量问题。
以及有关施工深化图的设计、现场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统一协调,对安装工程质量负责。
3)负责质量、环境体系在项目水电方面的贯彻实施工作。
4)指导分包方各类安装工程质量台帐、资料的建立;负责对水电分包方的体系知识、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实施进行监控。
5)做好对分包方的各级安全交底工作,协助安全部门对现场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并随时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及防护进行检查,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3.2施工部署1)主体阶段的施工:水暖、通风空调系统的预留套管、预埋件、预留洞口的配合,作到位置的准确性、确保予留利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