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数九歌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数九歌 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数九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国从南北朝开始,民间就广为流传“九九消寒歌”。

它生动形象地记录了黄河流域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整整90天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是人们消磨冬季时光、期盼春暖花开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向儿童传授气候知识、物候变化、农事事项的歌谣。

学情分析:
歌谣有韵律,学生较喜欢读这类的儿歌。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感受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
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

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冬季
师:民间有人把他编成一首民谣《数九歌》学生读题
(设计意图:简单的谈话从季节入手,轻松自然的进入文本。


二、阅读欣赏《数九歌》
(一)课件出示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学生自由读一读
师:第一遍带上拼音将《数九歌》读通
第二遍不看拼音,自己快速的读读。

第三遍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朗读,便于学生读通读熟儿歌)
(三)精读《数九歌》
1.师:谁愿意读给我们欣赏一下。

生读
2. 同桌合作读读
师:咱们同桌好伙伴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读读,看看哪两个是最好的伙伴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朗读的能力。

)
3.发现儿歌的押韵
师: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那是因为有奥秘在里面,看谁最聪明发现了。

师范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儿歌的节奏感与韵律)
师:押ou
4.男女生比赛读读
5.拍手读
师:用我们的小手来打出节拍读读
6.师生合作拍手读
7.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到对应的内容
(设计意图:重视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直观形象感。

)
8. 介绍数九歌的内容。

冬至是我们进入冬天过的第一个节日,同时它也代表着冬天的真正开始。

而从冬至过后到来年的春分整整90天,称为“数九歌”也称为“九九消寒歌”
三、唱儿歌
1.师:这首民谣不仅能读,还能唱,想学吗?
2.师生共同学唱
3.学生唱一唱
四、背诵儿歌学生试着背一背。

五、课外延伸
师:我们刚刚学习的这首民谣就是给我们展示了冬至过后天气的变化,自然界事
物的变化,说到这我们必须学学24节气哦!
1.出示带拼音的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chūn yǔjīng chūn qīng gǔtiān ,
夏满芒夏暑相连。

xiàmǎn máng xiàshǔxiàng lián 。

秋处露秋寒霜降,qiūchùlùqiūhán shuāng jiàng ,
冬雪雪冬小大寒。

dōng xuěxuědōng xiǎo dàhán 。

2.师: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
(设计意图:由课内的知识引申到课外的24节气,不仅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3.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

六、总结
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去阅读,多去欣赏他们。

七、作业
1.背诵《数九歌》和《24节气歌》
2.收集几篇民谣读读
板书设计:
数九歌
押ou
冬至春分
十个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