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干预
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因此要 改变情绪困扰(C)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 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一、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三)操作基本环节 心理诊断、领悟、修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
象技术、认知家庭作业)、再教育。
二、贝克认知疗法
(一)创立者 阿伦·贝克
临床病人中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个体。二、共情 三、安慰与开导 四、解释、建议和指导
一、倾听
(一)定义 在对方讲话的过程中,听者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同时作用,接
受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及情感的过程。 (二)方法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方法,如关注、重读、询问、内容反应、 情感反应等。 (三)注意事项
(一)定义 是指提供特定行为的模型、范本,即榜样,进行行为示范。
(二)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示范模型、共同参与示范、多途径辅助。
(三)适应证 手术病人、癌症病人、待产妇等。
五、生物反馈与放松治疗
(一)生物反馈技术(Biofeedback)
1.定义:是借助电子仪器将体内一般不能被人感知的生理活动变 化信息,如肌电、皮肤电、皮肤温度、血管容积、心率、血 压等加以记录,放大并转换成为能被人们所理解的听觉或视 觉信号,并通过对这些信号的认识和体验,学会在一定程度 上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生理活动的过程。
目光接触、肢体语言、用心参与、适当互动、客观尊重。
二、共情
(一)定义 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二)方法 自我暴露、设身处地、通情达理、神入。
(三)注意事项 共情并非易事、设身处地、因人而异、把握适度。
三、安慰与开导
(一)定义 是指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言语行为向持有消极心理的个体传
达理解、支持和鼓励,引导积极向上的过程。 (二)方法
榜样激励、树立信心、亲近微笑、鼓励宣泄。 (三)注意事项
真诚是前提、适当是尺度、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基础、因地 制宜。
四、解释、建议和指导
(一)定义 是依据一定的理论、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病人的问题、
困扰、疑虑做出说明,从而使病人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 度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并借助新的观念和思想加深对自 身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了解,产生领悟,促进改变。
第五章 心理干预
第三军医大学 戴 琴
重点难点
重点:心理教育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埃利斯的理性情绪 疗法,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放松治疗。
难点:心理教育技术, 团体心理干预。
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
目录
一、心理干预的概念 二、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
一、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干预(psychology intervention)是指以心理学理论 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 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 的过程。
2.操作方:电极安放、在指导语的引导下进行治疗。
五、生物反馈与放松治疗
(二)放松治疗 1.定义:是通过机体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
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2.类型: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3.适应证 :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分
娩、手术等。
第六节 团体心理干预
目录
一、团体心理干预的原理和方法 二、团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一、团体心理干预的原理和方法
(一)团体心理干预的原理 获得团体的情感支持、从团体中相互学习、感受团体的正
性体验、学习团体的性质与系统、重复与矫正与“原本家庭 经验”、支持体验与“情感矫正经验”。 (二)团体心理干预的方法
三、正强化技术(Positive Reinforcement)
(一)定义 是一种以操作条件反射为理论依据,通过正强化塑造和巩
固某一行为的方法。 (二)操作方法
选择和确定目标行为、选择强化物、强化治疗 。 (三)适应证
特殊护理操作、康复治疗病人、儿童不良习惯的矫正等。
四、示范法(Modeling Therapy)
(二)理论假设 人们的行为、感情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所影响和决定。而人
们的认知建立在自己以往经验的态度和假设基础之上。心理 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在 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造成的。因此认知治疗重点在于矫 正病人的思维歪曲。
二、贝克认知疗法
(三)操作基本环节 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确定问题、检验表层错误
学会肌肉放松、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实施脱敏。 (三)适应证
手术焦虑病人、特殊检查恐惧病人、社交恐惧病人等。
二、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一)定义 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二)操作方法 确认靶症状、选择合适的厌恶刺激、严格控制。
(三)适应证 药物滥用病人、吸烟病人、强迫病人等。
四、解释、建议和指导
(二)方法 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操作说明、通俗比喻。
(三)注意事项 系统科学、循序渐进、积极正面、态度真诚。
第四节 认知干预
目录
一、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二、贝克认知疗法
一、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一)创立者 阿尔波特·埃利斯
(二)理论假设 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A),而是
临床病人中伴发一定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
二、心理素质教育
(一)概念 心理素质教育(psychological diathesis education)旨在提
高个体心理素质水平所进行的心理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 促进个体积极适应、激发主动发展。 (二)方法
理论讲授、心理素质训练、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剧角色扮 演等。 (三)适用对象
观念、纠正深层错误观念、进一步改变认知、巩固新观念。
第五节 行为干预
目录
一、系统脱敏疗法 二、厌恶疗法 三、正强化技术 四、示范法 五、生物反馈与放松治疗
一、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一)定义 又称交互抑制法,该方法主要是诱导病人有计划、有步骤
地暴露在导致焦虑的情境中,并通过身体的放松状态来对抗 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 (二)操作方法
小结
1. 心理教育技术 2. 心理支持技术 3. 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4. 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 5. 放松治疗
主义疗法和认知疗法。
第二节 心理教育
目录
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素质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是指针对个体心
理健康状态所进行的心理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治心理 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二)方法
知识宣教、理论讲授、心理电影赏析、团体辅导活动、 心理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讨论等。 (三)适用对象
T小组技术、相遇技术、心理剧技术、格式塔小组。
二、团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1.住院和门诊精神病病人、儿童及家长、青少年、老年人、 烟瘾和酗酒者、躯体疾病病人等。
2.部分躯体疾病病人也可以接受团体心理干预,如支气管哮 喘儿童及其家长、溃疡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病人及其配 偶、癌症病人、脑卒中后抑郁病人、身体残缺病人、妇产 科病人或孕产妇等。
二、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
(一)心理干预种类
1. 按心理干预的规模划:主要分为团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 干预。
2. 按心理干预的对象划分:主要有预防性心理干预、健康促 进、危机干预和障碍性心理干预。
二、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
(二)心理干预技术 1. 按心理干预的方式分:主要分为体验式、参与性、影响性
和非语言性心理干预。 2. 按心理学流派分: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