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读后感
永吉县第十中学范金英
开学初,照例到学校图书馆搜罗新书,按着管理员的指点,慢慢穿行在书的海洋中精心筛选着。
忽然被排列整齐的“新时代校园阶梯图书”所吸引。
这套书由金开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册书封面都写着“如果你希望成为课堂有效的管理者;如果你真正想让学生的人生从此有所改变;如果你想获得教师这个职业最高的成就感,这本书就是为你量身订造的!”
我如获至宝,立即选出了《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这本书,回到办公室,启动了本学期的阅读模式。
《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共五章,书中通过一个个详实生动的事例与精辟的理论相结合,向我们讲述了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师语言的艺术化,是指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快慢适度的节奏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由此可见,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多么重要。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这是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描述不够准确,就会引起学生的疑惑和误解,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例如:“0℃的冰是不是比0℃的水更冷些?”“冷”究竟是表示实测温度还是体感温度,学生无从判断。
属于提问条件的不明确,学生不知从哪个方面回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提问主题明确,既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能保证不失偏颇。
教师的语言还要有激情,对学生要有吸引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可见语言富有激情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师及传授的知识上。
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纽约州长见到马克.吐温后,极端仇恨地说道: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吧,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
”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先生,我了解的可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应该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
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长出来!”通过这个故事的引述,
使学生在一阵轻松的笑声中把握了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也让我们感到了宁老师的幽默起到的积极作用。
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平时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琢磨教学方法,精心选取素材,才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特色,从而达到“情发于声、情融于理”的效果。
教师的语言还要有创意、有个性、有幽默感。
在教学中,能恰当地把一些新的词汇引入课堂,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要善于运用专业词、成语和俗语。
也会增加讲课的情趣,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魅力。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即使他们做了错事,也不要用苛刻和过激的语言伤害孩子,要对孩子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关爱孩子们的内心需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去赞扬和鼓励,有效的批评都是从赞扬开始的,把批评换成鼓励,少批评多鼓励。
作为成年人都希望得到鼓励和赞扬,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语言和方法直接决定教育效果。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读书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争取把“新时代校园阶梯图书”全部读完,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
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艺术性,
努力打造出自己的个性语言。
并把爱融入教学语言中,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创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