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地名数据的统计,将全省地名命名方式宏观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社会人文实体及事象地名两大类,从而总结出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然人文特征、政区地名特征。
通过对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云南省的地名文化特征与多山、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密切相关。
关键词:云南、地名、文化景观、特征1 云南地名数据来源及依据本文以2008年出版的《云南省地图册》[1]为参考进行统计。
主要包括云南省各级行政区,包括地(州、市)名、县名、乡镇名、村委会名和自然村名,但不包括街道(巷)地名、单位地名或由单位转化的文化地名等,目的在于力求充分突显占绝大多数的聚落地名。
聚落地名一旦产生,很长时间内都有历史的稳定性,所以它在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为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历代人口的迁移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的特点等提供原真的信息[2],聚落地名最能反映云南省的地名文化景观“内容”。
2 云南地名文化景观概况地名景观具有独特、别样性,地名能够反映该地区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
地名有如化石于地质或古生物学,地名的变化相对较慢, 它的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3]。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多,平底少,地跨六大水系,湖泊较多,独特的自然条件对行政区划的命名影响突出,自然地名在全国独具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
少数民族地名在云南省分布广泛,且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
表1 云南省行政区面积、人口、地名关系地(市)县(市/区)面积人口地名人口密度地名密度地名规模(万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2622 219 1123 835.24 0.43 0.20 安宁市1313 26 436 198.02 0.33 0.06 宜良县1880 41 1007 218.09 0.54 0.04 晋宁县1391 28 597 201.29 0.43 0.05 嵩明县1442 35 505 242.72 0.35 0.07 富民县1030 14 521 135.92 0.51 0.03 石林彝族自治县1777 24 450 135.06 0.25 0.05 东川区1674 31 1086 185.19 0.65 0.03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4378 46 2287 105.07 0.52 0.02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3966 52 1816 131.11 0.46 0.03曲靖市麒麟区1442 67 704 464.63 0.49 0.10 会泽县、宣威市12334 237 7992 192.15 0.65 0.03 马龙县、陆良县3847 82 1201 213.15 0.31 0.07 沾益县2910 40 664 137.46 0.23 0.06 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9322 170 3894 182.36 0.42 0.04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彝族自治县2976 56 1104 188.17 0.37 0.05 江川县、华宁县、通海县2884 75 1514 260.06 0.52 0.05 易门县1571 17 637 108.21 0.41 0.03 澄江县773 16 342 206.99 0.44 0.05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7081 47 2282 66.37 0.32 0.02保山市隆阳区5011 86 2060 171.62 0.41 0.04 龙陵县、施甸县4893 61 2076 124.67 0.42 0.03 腾冲县5845 63 2009 107.78 0.34 0.03 昌宁县3888 34 1353 87.45 0.35 0.03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3759 119 1450 316.57 0.39 0.08 巧家县3245 54 1392 166.41 0.43 0.04 永善县、大关县4635 70 1558 151.02 0.34 0.04 绥江县、水富县、盐津县3297 64 766 194.12 0.23 0.08 彝良县、威信县、镇雄县8085 229 4946 283.24 0.61 0.05丽江市华坪县2266 15 671 66.20 0.30 0.02 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7648 36 1142 47.07 0.15 0.03 永胜县5099 39 1441 76.49 0.28 0.03 宁蒗彝族自治县6206 25 1224 40.28 0.20 0.02普洱市思茅区4093 21 669 51.31 0.16 0.03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9129 55 2865 60.25 0.31 0.02 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8755 57 3437 65.11 0.39 0.02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7777 30 1694 38.58 0.22 0.0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3476 10 483 28.77 0.14 0.02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2155 69 2490 56.77 0.20 0.03临沧市临翔区2652 28 825 105.58 0.31 0.03 凤庆县、云县7211 84 3876 116.49 0.54 0.02 镇康县、永德县5938 49 1519 82.52 0.26 0.03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8668 59 4872 68.07 0.56 0.01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潞西市、瑞丽市5938 65 1744 109.46 0.29 0.04盈江县、梁河县5588 43 1435 76.95 0.26 0.0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2938 16 808 54.46 0.28 0.02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4506 3 195 6.66 0.04 0.02 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7259 30 1361 41.33 0.19 0.02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11613 14 682 12.06 0.06 0.02 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2257 21 1252 17.13 0.10 0.02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1468 60 624 408.72 0.43 0.10 宾川县、祥云县5125 79 1724 154.15 0.34 0.05 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3373 54 2206 160.09 0.65 0.02 永平县2884 18 713 62.41 0.25 0.03 云龙县4712 20 1222 42.44 0.26 0.02 剑川县、鹤庆县、洱源县7674 72 2065 93.82 0.27 0.03 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4223 40 1780 94.72 0.42 0.02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4482 50 2443 111.56 0.55 0.02 双柏县4045 16 1342 39.56 0.33 0.01 南华县2343 23 1349 98.16 0.58 0.02 姚安县、牟定县、禄丰县6928 83 3608 119.80 0.52 0.02 永仁县、大姚县6335 38 1954 59.98 0.31 0.02 元谋县、武定县5125 48 1917 93.66 0.37 0.0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2228 34 789 152.60 0.35 0.04 个旧市1597 39 512 244.21 0.32 0.08 建水县3940 51 1196 129.44 0.30 0.04 石屏县3090 30 1014 97.09 0.33 0.03 开远市2009 26 513 129.42 0.26 0.05 泸西县、弥勒县5678 88 1713 154.98 0.30 0.05 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5969 71 2153 118.95 0.36 0.03 红河县、绿春县5201 48 1642 92.29 0.32 0.03 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3218 23 1063 71.47 0.33 0.02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3064 45 1067 146.87 0.35 0.04 丘北县、砚山县9038 93 2411 102.90 0.27 0.04 马关县、西畴县、麻栗坡县6695 89 5139 132.94 0.77 0.0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12644 68 1855 53.78 0.15 0.04 勐腊县7056 21 569 29.76 0.08 0.04合计全省394029 4316 132351 109.54 0.34 0.03 至2007年底,云南省计有16个地级州市、130个县、1358个乡(镇)、130847个村(自然村)。
根据对全省地名规模[4]和地名密度[5]统计,地名主要集中在人口较稠密的滇中地区和城镇密集地区。
全省平均地名密度为0.34条/km2,平均地名规模为0.03万人/条,其表现为地名稠密,但规模普遍偏小。
3 云南地名文化景观类型、特征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能反映特定区域内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发展现状与历史积淀。
因此,地名应以自然地理实体和社会人文事象为依据进行分类。
本文就此对政区名称130条进行统计分类,所涉及的地名命名分类仅其中的一部分。
3.1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3.1.1 因山得名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和高原,全省地势北高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降低,因此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中因山地高原得名的地名较多,特点突出。
全省政区名称中有12条。
分别为五华区、西山区、麒麟区、红塔区、华宁县、保山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山县、石屏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云南省保山市,据《清史稿·地理志》载:保山县“倚城内太保山,县以此名”。
保山地区、保山市皆因保山县得名。
有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传承和延续,以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也是著名风景区“玉龙雪山”得名。
3.1.2 因水得名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河流纵横交错,湖泊较多。
河流湖泊的众多,对地名的构成重要影响,全省此类名称有28条,分别是盘龙区、会泽县、玉溪市、澄江县、易门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隆阳区、丽江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镇康县、建水县、红河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大姚县、漾濞彝族自治县、云龙县、洱源县、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