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第一章-心理学的起源(3)ppt课件
最新第一章-心理学的起源(3)ppt课件
坚持认为分离于事情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唯
有通过研究自然界,本质的存在才能被认识
(1)因果论和目的论
因果论:所谓“原因”(aitia)不是我们所说的因 果关系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 根据和条件
质料因:事物的构成材料 形式因:植物特定的形式或模型 动力因:使质料因变为某种形式的动力 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
主要观点
(1)因果论和目的论 (2)灵魂的层级 (3)感觉 (4)常识、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 (5)记忆与回忆 (6)动机与幸福 (7)情绪与选择性知觉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认为存在着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作为事 物存在的根据
毕竟世界不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假设的那样合逻 辑地运转,认识到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画像上,亚里士多德佩戴着亚历山大大帝赠与的金色链条,它 透过漫长的岁月,承受着时光的洗礼。却依然闪烁着金黄色的 光辉。
生平
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希腊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 相邻。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中产阶层)。
17岁时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
第一章-心理学的起源(3)
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第二节 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第一节 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元前16世纪——公元5世纪)
二、基督教与经院哲学时期 (5世纪—16世纪)
三、文艺复兴与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时期 (17世纪—19世纪)
4.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4)常识、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
感觉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常识:协调所有感觉知识的机制,作用是综合感觉,
使其更有意义。和其他心灵机能一样,被定位于心脏 主动理性:从综合经验中获得抽象原理或本质 被动理性:发挥综合经验的作用
(5)记忆与回忆
亚里士多德从对自己及他人认知过程的观察出发,提出了人类记忆的基本 原则。《论记忆》中,概述了记忆源自三个联想过程的理论。
营养的:植物所有 感性的:动物所有 理性的:人类独有
通过这样的联系,整个自然界得到研究。许多世纪 以来,“自然的等级”(scala nature)这一观念对生 物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达尔文)
(3)感觉
人的五官提供了周围环境的知识 主张物体的运动激发了人的感觉 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感官对环境产生准确的表象
伦勃朗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荷马的头作冥想(伦勃朗)
亚里士多德的右手轻轻按在古希腊著名的盲人诗人荷马的胸像 上,荷马那失明的眼眶中放射出穿透黑暗的目光。
一缕暖光照在何马的头上也反射在亚里士多德的脸上,而哲学 家的眼神,与其说在凝视,不如说在神思。
画面的很大部份是伦勃朗一贯坚持的浓重的黑色,唯有亚里士 多德的脸部三角形的区域和双臂的衣料是亮色的。
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表现出色,柏拉图称其“学园之灵”。 并非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 与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
离开学园后,访问小亚细亚。后和家人一起到米提利尼。 公元前343年,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故乡,担
在雅典受到优待,除了政治上地位显赫,得到亚历山大和各级 马其顿官僚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 和园林地区。创立了自己的学派“逍遥派”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不得不因为 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
公元前322年,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亚里士多德对心理宣泄具有非凡的洞察力的见解,在《诗学》 (Art of Poetry)中,把戏剧描述成对观众产生净化影响的 、有时具有激发性的情绪,情绪具有把人的任何一种先天倾向 放大的功能
弗洛伊德使宣泄成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 今天,媒体在关于媒体暴力对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影响争论中,可
(6)动机与幸福
幸福就是自然地行事,这样做可以实现人类的目的,人类的目 的就是理性思考,因而这样可以带来最大的幸福
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但是也拥有其他动物拥有的很多动机 但人类最大的快乐并不来源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是来源于最
大程度地运用理性能力 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理性驾驭人的欲望
(7)情绪与选择性知觉
目的论:世界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雕像
质料因:巨大、洁白的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大理石 形式因:大理石构成的形式 动力因:雕像如何具有这种形式?通过一位雕刻家用雕刻锤和
凿敲打而成 目的因:描述这尊雕像时归功于雕塑家,创造力和才能的产物
(2)生命的阶梯(灵魂的层级)
把所有生命现象看成一个“生命的阶梯”
任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
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 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
作用。 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世界 上第一所大学
客体、事件、人通过时间和空间上一起出现,那么它们就可以被联想(相 似、对比、接近),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频率和容易 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 频因律:得到重复次数越频繁,记忆越好(习惯被强化的次数与习惯的 保持强度力度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系) 容易律:某些联想比其他联想更容易形成和记住
白板说:出生时的心灵是一块白板。记忆反映了对世界的经验,反 过来,经验对心灵的内容负责,没有经验,心灵一片空白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 渊博的学者。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 “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 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 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 风俗,以及雅典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