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请把选择的答案填写到题后的表格当中,否则视为无效!)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2013年6月26日17时38分02.666秒,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10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17时38分02.666秒”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
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
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v1+v2
2,
v1+v2
2 B.
v1-v2
2,
v1-v2
2C.0,
v1-v2
v1+v2
D.0,
2v1v2
v1+v2
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小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
①2311
②03 6
③020 6
④010020
A. 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
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
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
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0.3s
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0.3s
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
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80 km/h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 km/h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
A.40 km/h B.50 km/h
C.60 km/h D.70 km/h
11.如图4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4(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图4
A.11 m/s2B.5.0 m/s2 C.1.4 m/s2D.0.6 m/s2
12.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3、4s为第Ⅱ段,
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B.第Ⅱ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Ⅰ段与第Ⅲ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Ⅰ段和第Ⅲ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3.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 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
1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A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本题所有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________.
(2)若L=5m,Δt=0.3s,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填“会”或“不会”)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s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17.(12分)一辆汽车从原点O 由静止出发沿x 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的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1)汽车在第3秒初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多大? (3)汽车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8.(12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 司机第二次鸣笛,3s 后听到回声.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如图),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取v 0=350m/s.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分析一下:
(1)客车的速度为多大?客车是否超速行驶? (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有多远?
时刻t /s 0 1 2 3 4 5 6 7 位置坐标x /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 /(m·s -
1)
1
2
3
4
4
4
4
4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C
3、C
4、A
5、BC
6、D
7、BC
8、D
9、C 10、A 11、C 12、B 二、填空题:
12、 0.02;4~6;220
13、先增大后减小 0.18m/s 0.39m/s(0.40m/s 亦正确) 14、 (1)L
Δt (2)不会 三、计算题 15 、答案:-5m/s 2
解析: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v 0=72km/h =20m/s ,末速度v =0运动时间t =4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a =v -v 0t =0-204
m/s 2=-5m/s 2.
式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即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减小5m/s. 16、解析:(1)v 2=3m/s (2)a =Δv Δt =4-23-1
m/s 2
=1m/s 2
(3)Δx 4=3.5m ,t =1s ,v 4=Δx 4
t 4
=3.5m/s.
17、(1)v =v 0/14=25m/s=90km/h<110km/h 故没有违章。
(2)s=( v 0+ v )*t 1/2=937.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