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我眼中的零缺陷

论文-我眼中的零缺陷

我眼中的零缺陷
零缺陷的含义是什么?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1.追求零缺陷,把工作做到完美,提倡“零缺陷精神”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小缺陷,工作中的错误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

正是受这种“难免论”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我们总是轻易原谅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总认为把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了,要做到“零缺陷”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把工作做得差不多”便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

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到零缺陷,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工作太复杂、困难太多,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责任心,只想应付了事,结果就是虽然把工作做了,但没有做好、没有做到完美。

所以我们只有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够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2.要把工作做到零缺陷,责任心永远是第一位
对照自己的工作,我对“责任心”问题也有几点新的体会:
一、责任心是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的重要保证。

我们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对应着一份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业绩的好坏。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即使他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

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的重要保证,比任何能力
都重要。

二、责任心是我们做好工作和成就事业的前提。

要把工作做好、做到零缺陷,最重要的一个职业素养就是具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我们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是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对工作高度负责,才会尽心竭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工作。

三、责任心是能否履职尽责的关键因素。

一种职业、一份责任;一个岗位,一份使命。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我们需要尽职尽责地把一件事都做对,做得尽可能完美。

四、责任心是衡量工作的标准。

要把工作做到零缺陷,需要有一流的责任心把关,否则即使去做了,也有可能因为疏忽或考虑不周全而导致工作的结果不完美。

所谓以一流的责任心把关,就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做工作,对交到自己手上的工作,要认真检查、细致去做,以确保执行的结果万无一失。

五、责任心要用制度和态度来保障。

只有具有勇于承责、敢于担当的态度,只有把责任通过制度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当中,才会打造出一流的工作者,才会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才有保证
把工作做到零缺陷,它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应本着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到准确无误,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留缺陷与遗憾。

其实,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第二次……第n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几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同。

零缺陷工作的基础就是预防,如果出现了失误再来补救,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零缺陷。

举一个在一家公司发生的真实案例,前几年由于手机方案市场营销做得出色,
市场的机会也好,订单呈每年40%的速度增加。

因此,老板几乎每季度都在不停地招人和扩大生产线,但不管他的投入多大,在管理上做了多么认真的努力,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工厂,总是不能按期完成交货。

这样,很多单子他都不敢接。

因为这种问题,老板多次要求下面的人提出好的改善方案,但都无法得出结果,大家普遍反映的就是: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各种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等等肯定会增加。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品质部一名同事提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取消返工的流程,将合格率直接与奖金挂钩。

管理层听到这个建议,很是不解。

因为取消返工流程,就意味着增加员工的压力,在大家的观念里,这意味着“不可能”,任何工厂是无法做到产品零缺陷不返工的。

但当时没有其他办法,老板决定试试。

结果,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取消返工流程后,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员工,工人们的实际反应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并不是难事,有了新制度按制度执行,把工作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短短几个月后,我们公司的产量实现了跨越,而产品质量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由此可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并不是不可能,相反,这是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负责的一种工作要求。

提倡第一次就把事做对是一种安全、科学而且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4.关注细节,确保工作零缺陷
许多细节可以累积成一个成功。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败正式取决于那些不怎么被人注意的细节问题。

尤其是在工作上,也许一个小的细节就影响到了事情的成功。

零缺陷工作的要求就是杜绝工作中的不细致。

不管在哪一个岗位工作,我们都不能做“差不多先生”,而是要认真把一件
事情做到位。

工作可以从细节做起:
第一,睡前多几分钟准备,工作少几小时麻烦。

如果能对任何事情做到事前准备,机会来时就很容易抓住。

第二,遵守时间。

纪律中最原始的内容就是遵守时间,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准时到达。

第三,东西要整洁有序。

杂乱的东西也会是一种负担,也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工作热情。

整齐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好心情。

第四,在工作中使用“日常备忘录”。

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遗忘,把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再根据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这样工作会有条不紊。

第五,把细节注意好。

在工作中,把细节注意好,做事会有条不紊,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同,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