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爱耳日宣传资料大全

全国爱耳日宣传资料大全

全国爱耳日宣传资料大全
全国爱耳日宣传资料大全
全国爱耳日宣传资料:全国爱耳日来历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爱耳日数字告诉你278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5亿。

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已严重影响到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30% 在我国,30%以上的老年人有听力障碍,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老年人很需要康复服务和帮助。

200万人我国儿童听力障碍患者约为200万人,7岁以下儿童约80万,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9.52 。

26db一般认为语言频率的平均听阈在26分贝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内者称重听,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耳聋。

201X爱耳日主题确定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从中国残联获悉,为进一步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开展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201X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据了解,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至6岁听障儿童约1
3.7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制订实施《听力
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为近10万名听障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帮助更多听障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实现康复。

耳病小常识怎样断定你的听力是否下降
1、你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须要谢谢人重复一些内容
6、你需要将电视音量讯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你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10、你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您如果有以上情况,很有可能是听力有所下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听mp3时的不良习惯
1、宿夜音乐不断。

有些年轻人经常在睡前戴着耳机收听音乐,并于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整宿都没有关机,这样就使强大的或较轻的但持续性的声音长期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2、大音量地用耳机。

因过分追求音响效果而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将音量调得过大,听的时间过长,这样就好像是把一个噪声的发生源放置在自己的耳朵上,超强的声音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听觉系统,使我们的耳朵长久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之下,久而久之即可使得一部分人听
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

殊不知,大音量对内耳的毛细胞有较大损伤,易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

有关资料表明,正常交谈声音为50分贝,音量开得很大的随身听、mp3为110分贝。

而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永久丧失听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用耳机听mp
3,而是说要学会健康地使用。

耳部保健小贴士mp3的旋律,这样听才健康
1、耳机要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
2、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8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一旦声响超过85~90分贝即超过了国家制定的噪声防护标准,应视为噪声
3、戴耳机收听的时间不应过长。

每一个体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群中约有5%为噪声的易感者,此类人群应特别注意噪声防护,避免噪
附送:
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参考资料
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参考资料
本文由公文易网()编辑 tk763992698 精心整理,可为201X年写作与“手抄报,爱耳日,医院,药物,毒性,残疾人”有关的文章提供参
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手抄报内容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的万选蓉等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1年是我国第二个爱耳日,当年的主题是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是我国第三个爱耳日,当年的主题是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是我国第四个爱耳日,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X)》,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因此今年的主题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我国耳病流行概况常见的耳病有耳鸣、中耳炎和耳聋等,其中耳聋(听力障碍)严重困扰患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2003年爱耳日的主题就是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从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
7.79%,中耳炎占1
7.47%,高烧疾病1
97%,药物中毒1
1.92%;家庭遗传9.08%,发育畸形
6.95%,妊娠期疾病
8%;地方病、产钳外伤、嗓音等均不到1%。

前四项占70%以上。

近30%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致听力残疾的原因,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孕期或婴儿期致聋原因不了解,对于可能使胎儿或婴儿致聋的因素不能排除。

这需要社会多宣传爱耳防残的科学常识,家长应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

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来避免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疗而无后遗症的,如中耳炎等。

如估算我国一年新增3~4万聋儿,那么有2~3万名是在前4项致聋原因之内。

排除了这4项原因就可少产生约70%的聋儿。

在调查中还看到0~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中城市占
5.64%,城镇占1
1.16%,乡村占8
3.2%。

这说明大多数(80%以上)听力残疾的婴幼儿和少年在广大农村,也就是宣传防聋科普知识和爱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还有另一项统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残疾儿童占被调查人口的比例大于全国的平均数。

全国是每千人中有残疾儿童
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
1.01人,苗族1
1.97人,土家族1
04人,瑶族1
4.81人,壮族1
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达29.69人,近4倍于全国平均数。

而这些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在致残儿童比例大的地区和民族中开展爱耳防聋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
果。

耳毒性药物使用情况同是耳聋,可国外是老人多,国内却是儿童多,而且多数是药物中毒性耳聋。

每年仍有4万名聋儿新发,其中半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

鉴于以氨基糖甙类药物为代表的耳毒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疗效,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对儿童一律采取禁用的方式欠妥,正确的方式是慎用。

"慎用",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家族史。

据研究,药物中毒性耳聋有遗传性。

有证据表明,药物中毒性耳聋者存在基因突变。

这类人即使仅使用少量耳毒性药物即能发生耳聋。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线粒体检测,筛出高危患儿,尽量避免给他们使用耳毒性药物,非用不可时则要向家长讲明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

在使用耳毒性药物之前及过程中,对药物的峰谷浓度及听力进行监测也是必要的,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由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价格便宜,无需皮试,因此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滥用现象。

为此,专家们呼吁在各科协作下制定耳毒性药物新的使用规则,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防治研究及事故赔偿等。

另外耳毒性药物之品种还有:
1.阿斯匹林: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粒,可能会伤害內耳。

化学治疗的药物:一般被用來治疗癌症,通常医护人员会监控血液,预防耳毒效应。

3.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粒,可能会伤害內耳。

4.奎宁:对夜里的痉挛很有效。

但若服用过量会对內耳产生毒性。

耳病治疗药物市场状况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数据显示,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滴耳剂),预防耳部炎症的发生和加深。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新
霉素和林可霉素都是医院临床上较常见的使用药物,其中氧氟沙星在抗菌效果均要优于其它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