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供需平衡

附表:全国水资源分区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3、典型年和水平年的确定
(1)典型年来水量的选择 首先根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控制站,以控制站的实际来水系列(年
天然径流系列或年降雨量系列) 进行频率计算,选择符合某一设计频率的实 际典型年份,然后求出该典型年的来水总量。
(1)来水条件
(2)用水条件
(3)工程条件
(4)水质条件
总之,可供水量不同于天然水资源量,也不等于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般, 可供水量是小于天然水资源量,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对于可供水量,要 分类、分工程、分区逐项逐时段计算,最后还要汇总成全区域的总供水量。
第5章 Q1 QC QD QR
需状况,一般情况下,需要研究分析四个发展阶段的供需情况,即所谓的四 个水平年的情况,分别为:
现状水平年(又称基准年,系指现状情况以该年为标准) 近期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 远景水平年(基准年以后15或20年) 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 一般:可取前三个水平年即现状、近期、远景3个水平年进行分析,对 于重要的区域可取4个水平年,而资料条件差的一般地区,也有只取2个水 平年的。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4、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
A: 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 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 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可供水量的影响因素为:
② 今后五年内水资源供需分析,它是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对供水与需求的变化情况进行供需分析;
③ 今后十年或二十年内水资源供需分析,这项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 的长远规划来考虑,同样也是本地区国民经济远景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原则
即大区域与小区域相结合,单一水源与多个水源相结合,单一用水部 门与多个用水部门相结合。
三、科技、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统一考虑原则
四、水循环系统综合考虑原则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一、典型年法(或称代表年法):
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 逐年计算。 1、典型年法的涵义
典型年(又称代表年)法,是指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只进行 典型年份平衡分析计算的方法。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实际:在作水资源规划,不宜对某一具体方案做得过细,计算时段一般 不宜太小,以“年”为单位就可以。当分析范围大、情况复杂,分析时段一 般以年为单位,若取小了,不仅加大工作量,而且也因资料差别较大而无法 提高精度。如果分析对象是一个城镇或一个供水系统,范围不大,则应尽量 将时段选得小一些。
二、目的:
一是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 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三是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开源节流的总体规 划,明确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以实现水资源的长期 供求计划。
三、意义: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保护 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的行动,也是进行水源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 水质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依据。
优点:是可以克服资料不全(如系列资料难以取得时)及计算工作量太 大的问题。
典型年的选择:我国规范规定: 平水年频率 p =50%, 一般枯水年频率 p=75%, 特别枯水年频率 p=90%(或95%)。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实际:在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 要对p=50%和p=75%两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行分析;而在南方湿润地区,一 般要对p=50%、p=75%和 p=90%(或 95%)三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行分析。 1、供需平衡分区和时段划分
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
缺水区 严重缺水区
供需基本平衡或有余区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
5.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一、长期与近期相结合原则
在对水资源供需平衡作具体分析时,根据长期与近期原则,可以分成 几个分析阶段:
① 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即对近几年来本地区水资源实际供水、需水的 平衡情况,以及在现有水资源设施和各部门需水的水平下,遇不同保证率的 来水年时,对本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况进行分析;
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某一区域来说,其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在地区上和时 间上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必须进行分区和确定计算时段。
分区:将全国十大领域(片),按水系划分为69个分区,各省又进一步 划分为若干小区,作为供需平衡计算的基本单元,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分段:分别采用年、季、月、旬和日等不同的时段。 由于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为了准确计量,合理收费,要求把计算 时段分得小一些,一般以旬、日为单位。
例:如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较少,供水主要靠径流调节,则常用 年径流系列来选择典型年。南方湿润地区,降雨较多,降雨量对灌溉用水影 响大,故常用年降雨量系列来选择典型年。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水平年 水资源供需分析是要弄清研究区域现状和未来的几个阶段的水资源供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
总目录
5.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5.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5.3.2 动态模拟分析法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
5.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一、概念: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内,对某一发展水 平率和某一保证率的各部门供水量和需水量进行平衡关系的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