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要性案例分析
如今的教育,学校已不能完全再独当一面,需全方位地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更存因其不可替代性,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百度百科]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在美国通常称为家庭生活教育,夸美纽斯称之为母亲膝前的教育。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但是当今社会,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扔给祖父母,扔给学校。
殊不知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下面就两个真实案例分析说明家庭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二、案例两则
小芳和小丽(化名)都是文理分科后分到班上的。
小芳较为内向;小丽较为外向。
在高二下期,两人先后爆发出了心理问题。
(一)学生心理障碍基本情况
1.小芳,家住农村,有一小10岁的弟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打工地点也不远,就在当地,家庭状况还可以。
小芳从小学起就在外婆和舅舅家住,由于外婆特别严厉,所以小芳经常被关在家里,到初中时就已经很内向了。
2.小丽,家住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工作较好,家庭条件富裕。
初中时在外住宿,高中时在家住宿,走读生。
和同学相处良好,性格开朗,只是略“娇气”(同学评价)。
高二下突然爆发出很强的厌学心理,对“强迫”她来学习的父母相当不信任,双方爆发了冲突和争执。
与之交流后,发现小丽初中在外地就学,感到被同班同学强烈地排斥;且小丽身有疾病,容易尿频,所以她感觉老师不喜欢她。
不愉快的初中生涯使小丽对送其到外地就学的父母产生了怨愤之情,并在逐渐与父母疏远。
(二)心理障碍分析
通过小芳和小丽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两人均是对感情比较敏感、渴望关爱的人群;在青春期,二人的父母均没有陪伴在身边,有强烈的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并逐渐由对父母由期待转为失望和不信任。
由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小芳在想象中寻求安全感,日渐封闭内向;小丽在同学身上寻求安全感,日渐“活泼开朗”。
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二人的人格发育均出现了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长期以来,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外在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实际上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
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
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
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
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
这时期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
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
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引导尤为重要。
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
由此可知,小芳和小丽的心理障碍问题在中学中是很正常的,只是情况较为严重。
那么已经发现的问题,双方父母是怎么应对的呢?
(三)父母对问题的应对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小芳父母的应对:文理分科后,进入新的班级,小芳的父亲每个月替小芳请一个星期的假,从这里其实已经看出了,小芳的家人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小芳的心理问题了,并且采取了药物治疗。
正是因为感觉小芳“痊愈”了,父母在高二时期放松了对小芳的关注,更加关心更小的弟弟,安全感的缺失使小芳情况急转直下,不听课、不做作业、自言自语……而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几次之后,家长拒绝与班主任交流,并说:“腿在她身上,爱去哪去哪”。
2.小丽父母的应对:小丽心理问题爆发出来之后,父母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和小丽谈心,召开家庭会议想办法,母亲甚至请长假陪伴小丽。
小丽正视了自己的问题,敢于说出自己在初中时的难堪和痛苦。
最终小丽和
父母一起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一年后小丽继续了自己的高三生涯,并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从上诉两则案例中我们看到,同样是因为青春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同样因孤独感造成的心理障碍。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应对,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人生。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敢于面对问题的家长,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三、结语:班主任可以做什么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目前很多家长并不重视,或者说不具备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帮帮忙”。
1.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2.做好家长培训,在家长会上给家长进行简单的家庭教育培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指导家长在本阶段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减少摩擦,如何与孩子谈心,遇到早恋、厌学等问题如何处理。
面对高三学生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等等。
3.通过与家长面谈、通话等对学生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提供可行性建议,让家长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家长。
4.通过建议家庭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