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家长会
当家长老师的总是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如小学时 期听话,很喜欢顶嘴,知心话也不愿和父母说了, “越长越调皮了”。实际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 析,这是少年时期孩子一种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 二次反抗高潮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做父母、老师要明 白孩子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一方面对不违反 原则的行为给予理解和宽容,不要大惊小怪,另一方面 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应该讲道理,态 度不要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如果还用小 学时期的简单说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 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又明白了道理,和家长统 一认识,只要从内心服了,教育效果就是良好的。
成绩反映问题:
1. 部分学生成绩波动较大,偏科现 象较突出; 2.个别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易 受情绪影响。
3、学生思想上有放松现象,出现畏难 情绪,信心不够坚定。 4、有个别同学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晚上睡得晚导致上课打瞌睡,影响课堂 效果;有的同学想提高成绩,但方法不 对又不积极主动问老师和同学,时间一 长就有放弃的心理。
15
16 17 18 18 20 21 22 23 24
402 567.2 192 318 564.3 218 231 564.3 218 402 562.5 241 318 562.4 245 22 561 254
191 559.6 267 318 556.5 294
单科成绩优秀学生
语文前三名: 殷慧颖 102 张梦琦 100 张心语 100 数学前三名: 迟善智 117 汪鸿睿 115 林常帅 114 英语前三名: 张心语 113 信又淇 113 汪鸿睿 110 陶由甲 110 王文冉 110 物理前三名: 迟善智 64.4 信又淇 63 汪鸿睿 63
胡雪晴
王一凡 迟文童 苗润蕾 崔逸迪 王文冉 魏春淇 董耀鑫 王永帅 方雨
90
93 98 91 95 96 88 91 89 96
621
471 163 571 335 277 694 571 660 277
103
100 102 96 101 107 111 108 107 109
207
271 230 357 252 119 49 106 119 88
初二.8班家长会
家长会主要内容
成绩分析 孩子心理特点与沟通方式
班情简介 王集问题
问卷调查
年级前100名(共12人)
姓名 信又淇 张梦琦 陶由甲 杨敬鑫 汪鸿睿 林鑫冉 林常帅 张心语 迟善智 李亚卓 赵峪涵 殷慧颖 语文 语名 数学 数名 英语 英名 物理 物名 生物 生名 政治 政名 历史 历名 地理 地名 99 100 93 92 91 97 90 100 88 97 93 102 122 86 471 521 571 216 621 86 694 216 471 43 110 109 112 111 115 110 114 92 117 107 109 99 69 88 35 49 8 69 11 475 1 119 88 295 113 107 110 107 110 109 105 113 102 103 107 99 4 91 27 91 27 48 153 4 267 222 91 386 63 62.3 61.6 58.8 63 58.1 49.7 56.7 64.4 51.1 55.3 58.1 12 21 27 64 12 79 333 103 7 272 142 79 58.2 58.2 60 58.2 59.4 55.8 55.2 55.8 57 57.6 56.4 58.2 58 58 1 58 19 258 331 258 138 95 202 58 58.2 58.8 54.6 55.2 55.2 49.2 57.6 53.4 45 49.8 55.8 56.4 19 9 156 123 123 472 35 214 681 441 106 76 56.4 54.6 53.4 54.6 47.4 54.6 57.6 55.8 52.8 57.6 47.4 55.8 40 127 219 127 637 127 12 68 272 12 637 68 56.4 57 57 57.6 53.4 55.8 57.6 56.4 55.8 58.8 57 51.6 总分 校名 班名 4 10 18 34 34 48 55 73 84 85 91 98 1 2 3 4 4 6 7 8 9 10 11 12 108 614.2 66 66 43 606.9 601.6 594.4
5、有部分学生脑子很聪明,但总与好成绩
失之交臂。他们有共同缺点,想要好成绩, 但又怕苦怕累;想认真读书,但又不能静下 心来;想认真写作业,但又不能坚持长久。
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学习 无动力。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
8、有质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的同学 形成良性循环;掺假水分、抄袭别人作业或者 不做作业形成恶性循环,慢慢造成两级分化。 落实不到位,练习不到位,对自己认识不到位, 感觉上会了,事实上不会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差,选择题乱猜,解答题 只写一个答案;老师讲评过的练习部分学生还是 错误答案或者只将正确答案抄上了,而没有分析 题目的过程及出错原因,没有养成及时订正的习 惯,导致已做过的练习错了又错。 个别同学照抄陋习改不了。
107
106 101 106 104 110 104 103 99 100
91
121 308 121 186 27 186 222 386 351
52.5
53.2 53.2 55.3 52.5 37.1 47.6 49 54.6 42.7
231
210 210 142 231 720 414 362 170 586
那么,家长应当做哪些呢? 1.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 检查.背诵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2.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书写要工整、清 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要不看题目随 便瞎写。 3.抓效率。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 不要摸摸这,摸摸那。 另外,家长的“抓”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 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 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 家长的脾气,结果还是纸上谈兵。实践证明,这些 操作虽很简单,但很实用,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 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 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
考试反映的情况
1、尖子生总体情况不错
2、分化严重(分数不如初一 时咬得特别紧) 3、部分学生成绩优秀且稳定
4、走读生的背诵情况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名次 5、住校生必须努力
分析部分学生优秀和进步的原因:
(1)勤奋,对考试较重视。 (2)对待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3)学习方法较好。 (4)家长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5)能合理应用时间,心中有数。
56.4
55.8 55.8 55.8 55.8 54.6 54 50.4 55.8 57
202
258 258 258 258 397 459 668 258 138
49.8
51 51.6 53.4 48 50.4 52.8 48.6 47.4 43.8
441
360 330 214 539 406 259 502 572 728
12-16岁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学生 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比 较迅速。男生开始出现声音变粗,长出 胡须等生理上的变化;女生开始 出现 相应的身体发育上的变化。因此,家长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谈话,让他们克 服对这些变化的恐惧感,以稳定他们因 为身体上的变化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波动。
青春期学生变化(独立性开始增强) 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 师和家长的依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 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 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因势利导为学生 安排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 方面满足学生要求独立的心理变化, 另外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将在他未来的一 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青春期学生变化(好奇心增强) 在心理上这一时期的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 任何事总想试一试(包括对异性的好奇),是典型 的好奇宝宝。心理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 经敏感,产生了爱情萌芽,大多数早恋孩子是发生 在这一时期(尤其女生),在这一时期,作为家长 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对孩子产生影响, 要注意从家庭生活到电影,电视节目,网络的影响, 一定要有适度的选择。 所以,希望个位家长首先 不要给学生配备手机,其次要注意你们的子女和别 人通话的方式和时间。
55.8
55.2 53.4 53.4 53.4 55.2 51.6 52.8 51.6 54.6
68
94 219 219 219 94 359 272 359 127
55.8
55.8 52.2 53.4 54.6 52.2 53.4 58.2 55.2 53.4
144 570.3 167
144 570 171
青春期学生变化(逆反心理增强)
这个时期学生逆反心理比较重。而逆反心 理的增强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学生独立性的增 强,另外一方面也因为学生被要求的东西变 多。学习任务增加,使得学生玩的时间变少, 心理上不满开始增多。因而,从这个阶段开 始,各位家长的教育模式应该向与他们讨论, 并且由学生自己讲出他们自己错误的地方, 由学生自己来规定自己要接受惩罚。我建议 各位家长可以和你们子女之间就一些问题建 立一些约法三章。
9、进入初二以来,部分同学开始浮躁起来, 这也是初二同学每到这个时期的特征。 主要容易发生的问题:在乎自己的形象、 早恋、因同学关系分心、发生一些个人 恩怨(这是最严重的,如不及时发现有 可能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10、我认为孩子成绩下降,一定有他的原 因,并不单纯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希 望家长同志们根据以上几点再结合孩子 的成绩情况,及时了解和发现一下自己 的孩子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以配合老师 共同来帮孩子改掉缺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