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_吴成颂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_吴成颂


可以构建一个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的指标体系,并对涉及的有关 指标数值随时进行观测分析,以便及时采取化解金融风险的对 策,避免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危机爆发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
鉴于目前我国还缺乏一个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覆盖较为全面 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 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开放条件下的金 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从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时间周期 对我国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
收稿日期:2010-05-0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项目编号:2010sk076zd)
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吴成颂(1968-),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金融市场,投资管理研究。
·19·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年第 1 期
Abstract: Tak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home and abroad and Chinese current situation into concern, the essay classifies the financial risk warning range into five aspect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bank system, economic bubble, external attack and debt effect, selects twenty-two leading indexes, and constructs an overall and complete warning index syetem, then uses the AHP endowing weight metho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state of financial risk in China. The essay also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state of financial risk in China from three different terms of long-term, mid-term and short-term, using the newconstructing warning index system. The result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doesn't appear any financial risk warning in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no matter it is of mid-term, long-term or short-term.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indexes in the unsafe area, it doesn't mean they are all safe. In the e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 finacial risk,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the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reasing speed of GDP, preventing economic from crisis to overheat, making great effort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Renminbi appreciation, decreasing growth rate of M2 and scale of loan, properly controlling sacale of national debt etc.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对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主 要侧重于国内因素,对开放条件下一些重要的外部冲击如汇率 预期、“热钱”流动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错误和遗漏考虑都 较少;另一方面,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都侧重于长期,对于中短 期的金融风险预警关注较少。实证检验主要以1997年爆发金融 危机的亚洲国家作为检验样本,使用方法大多以“信号法”为 主,也应用一些多元统计和信息系统方面的方法作为补充。从 金融风险发生的易变性来看,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Index system; Financial security; Risk index; Financial warning
一、引言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金融 风险预警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 进一步深入,以及我国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横冲直撞的国际游资、令人眼花缭乱的 金融创新以及银行体系公司治理的欠缺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我
二、相关文献评述 自1975年Sindey正式提出金融预警概念以来,对金融风险 预 警 问 题 的 研 究 就 一 直 没 有 停 止 过 。 Kaminsky, Lizondo和 Reinhar(t 1997)创建了“信号法” (KLR 模型) 金融预警模型, 后来Kaminsky(1999)对该模型又做了进一步完善 。Frankel和 Rose(1996)提出了FR概率模型。Sachs,Tornall和Velasco(1996) 创立了横截面回归模型,该模型虽然不能回答危机发生的时机, 但却能指出在改变全球金融环境的事件中,哪些国家将受到严 重影响。此外,Kumar、Moorthy 和Perraudin(2002)提出了基于 滞后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的Simple Logit 模型,构建了投机冲击 预测模型。Nag和Mitra(1999)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货币危机 预警系统,突破了传统模型的线性范式,其优势在于灵活的规 则和捕捉变量间复杂关系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1995)以墨西哥为参照国家,分 析东亚地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刘遵义教授观察了1985~1995 年10年来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情况,他将一国 在指标表现好时,记为“√”,较差时,记为“X”,若以“一 国表现较差的指标个数与总指标个数之比”作为该国发生金融 危机的主观概率,则可能重现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的国家是:菲 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国内真正关注金融风险的预警问题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 机的爆发,自那时起,我国开始有大批学者着手探讨建立符合 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深入研究金融风险预警的 模型方法。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刘志强(1999)设计了一 个由两部分构成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一是反映国内金融机构 资产质量、经营稳健性、信贷增长和利率等的指标;二是反映 外债投向、偿还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唐旭等(2002)通过 对预警方法、指标、模型、制度安排与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方面 的综合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架,该架 构应该说是比较完整和全面的,但是有些指标的数据在我国目 前还难以获得,要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难 度极大。冯芸和吴冲锋(2002)根据市场形势的剧烈变化,引入 了多时标,提出了基于合成指标的多时标货币危机预警流程, 将预警指标分为长、中、短期预警指标。但是该文主要侧重于 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没有对金融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因 此选择的指标较少,另外,将先行指标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 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值得商榷。陈守东、杨莹和马辉(2006) 尝试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并根据我国实 际情况,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泡沫风险三个角度选择16个
关键词: 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安全;风险指标;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92X(2011)01- 0019- 06
Study on Financial Risk Warning Index System in Our Country
WU Cheng-song (Business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China)
国时刻处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下。如果能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 预警,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 么,有没有可能实现有效预警的目标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宏观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 危机常常以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值的恶化为先兆。因此,我们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吴成颂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金融风险的预警范围分为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体系、经济泡 沫、外部冲击以及债务影响等五个方面,具体选择了22项先行指标,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 采用AHP赋权法对我国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文章运用新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不同的期限对我 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我国的金融体系都没有发出明显的 金融风险预警,但是,也有不少指标处于不安全区域,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适当控制GDP的增长速度;防止经济 从危机走向过热的另一个极端;努力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适当降低M2以及信贷发放规模这两项指标的增长率;适当 控制国债规模等建议,从而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降至最低。
指标作为度量金融风险的原始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反映宏 观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的三个公共因子。 胡燕京等(2003)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中国金融风险 预警模型,并对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的 初步结论认为中国金融运行于高风险区间。史建平(2009)利用 KLR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做了实证检验,结果 显示KLR模型的预警绩效较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预警研究。在 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警分析,认为现阶 段新兴市场国家尚未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但部分国家已出现经 济、金融形势恶化的趋势,其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未来发生危 机的概率较高。吴海霞等(2004),蒋天虹(2006)也运用KLR方法 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作了实证分析。另外,国内一些学者如朱方 建等(2000),巩斌(2003),陈金凤(2006),沈悦等(2007)都对金 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