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含答案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含答案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含答案1.判断题满足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投资者及社会公众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投资者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2.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核算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B、收入和费用都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C、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对外捐赠都属于企业的费用D、成本是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正确答案:A,B,D试题解析: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流出,企业对外捐赠属于损失,不属于费用。

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正确答案:A,B,C,D试题解析:会计核算内容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4.多选题下列关于合理性审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B、检查各项会计核算内容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C、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宏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D、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正确答案:A,B,D试题解析: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宏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5.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的是( )。

A、公司B、分公司C、公司事业部D、企业集团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公司即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分公司、公司事业部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企业集团是一个会计主体,但它是多个法律主体的联合。

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要求企业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可比性B、及时性C、重要性D、谨慎性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来源的是(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得利和损失C、留存收益D、向银行借款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得利和损失,留存收益。

银行借款属于负债的来源。

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确认条件的是( )。

A、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B、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可能流入企业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D、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收入确认条件的有: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9.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核算利润的账户是( )。

A、本年利润B、利润分配C、未分配利润D、盈余公积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企业通过本年利润账户来核算利润。

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5月份,该企业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5月份开始生产甲、乙产品,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为40元,原材料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2)5月份发生生产工人薪酬100000元,总部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制造费用80000元,期末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当月,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00小时,400小时。

(3)月末,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乙产品完工184件,月末在产品32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4)本月发出甲产品200件,其中,销售甲产品150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每件不含税售价为1500元,与计税价格一致,50件用于企业仓库建设,该工程尚未完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答案中的金额用元表示)、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乙产品耗用原材料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C、甲产品的材料费用为192000元D、乙产品的材料费用为160000元【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根据资料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为40元,则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48000×40=192000(元)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4000×40=160000(元)在领用原材料的时候,原材料减少,则贷记“原材料”科目,因为是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则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产品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结果正确的是()。

A、职工薪酬为78000元B、制造费用66000元C、制造费用48000元D、职工薪酬60000元【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根据资料(2)可知甲乙产品共负担职工薪酬100000(因为总部管理人员的薪酬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则不考虑)甲乙产品共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元)按照工时比例分配,则甲产品的分配比例=甲产品耗用总工时/(甲产品耗用总工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600/(600+400)=0.6乙产品的分配比例=乙产品耗用总工时/(甲产品耗用总工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400/(600+400)=0.4则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0.6=48000(元)甲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100000×0.6=60000(元)。

、根据资料(1)至(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为55200元B、直接材料为176640元C、产品成本总额为276000元D、制造费用44160元【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资料(1)(2)可以得到甲产品共耗用直接材料192000(小题1)甲产品共负担直接人工60000(小题2)甲产品共负担制造费用48000(小题2)根据资料(3)可知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则甲产品的数量为:230+40×50%=250(件)将各个项目的总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即总费用/完工产品总数量直接材料的分配率=192000/(230+40×50%)=768(因为直接材料是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的,所以也是要计算约当产量)完工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完工产品数量×直接材料的分配率=230×768=176640(元)直接人工的分配率=60000/(230+40×50%)=240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完工产品数量×直接人工的分配率=230×240=552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48000/(230+40×50%)=192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数量×制造费用分配率=230×192=44160(元)甲完工产品成本总额=176640+55200+44160=276000(元)。

、根据资料(3),该企业在确定是否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各项成本比重大小B、在产品数量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好坏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大小【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约当产量法适用于各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选项C是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考虑的。

、根据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的5月份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期末余额为60000元B、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项目期末余额为72750C、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本期金额为225000元D、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本期金额为180000【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根据小题1、2、3可知甲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76000/230=1200(元)资料(4)的会计处理:销售150件:借:银行存款263250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150)2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8250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50×1200)180000贷:库存商品18000050件用于仓库建设,即自产产品用于不动产,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因为尚未完工,则计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72750贷:库存商品(50×1200)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00×50×0.17)127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