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调研报告
媒体由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
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专业的涵盖也随之扩展。
数字媒体现状:
英国的数字艺术产业在2000年产值超过600亿英镑,出口值超过80亿英镑,从广播电视、电脑软件、设计、电影、出版、音乐、广告到软件游戏和表演艺术,共雇用195万人,产值占GDP的7.9%,是英国的第一大产业。
以电影工业和电脑软件席卷全球的美国的內容产业每年营收超过4000亿美元,占GDP的4%。
在日本,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等产业也已超过钢铁业两倍,成为日本仅次于汽车业的日本第二大产业。
日本目前直接运用电脑从事数码艺术工作的有近10万人,每年还有30多万人接受数码艺术教育与训练。
韩国的数码艺术产业,特别是游戏产业更是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在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成为韩国第一大产业。
极具发展潜力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新方向,是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兼具技术和艺术素质的现代高级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人才。
这是传统教育人才培养的空白,又是新兴产业崛起的急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及各级电视台、影视动画、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电信移动互动、出版印刷、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热门产业就业或个体经营广告、动画制作、装潢设计和摄影摄像等服务业。
无论是实现梦想,施展才华,还是寻找机遇、兴趣爱好,投身到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极具发展潜力。
由于目前中国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影视动画、手机3G增值等业务的迅速发展,数字艺术专业人才尤其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目前,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数字艺术从业者不足5万人,而我国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至少在15万人以上,游戏设计人才总需求量大约在10万人,如果加上建筑动画、广告设计、虚拟现实、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等行业,数字艺术制作人才缺口将达百万以上。
数字媒体艺术有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人才培养要求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手段,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内的数字媒体专业“总体上还未能形成科学的体系,课程种类也存在缺失,课程之间的衔接有问题,就像是散开的珠子,乍一看都不错,却有不少雷同内容,反反复复学了,有些知识点却仍是空白。
这是课程太杂太乱、缺乏系统性的缘故。
其次,核心主干课程缺少特色和绝对实力,跟国外的专业院校相比,可以体会到国外‘小而精’而我国‘大而全’的特点。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
如在美国更多地开设于大学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科系或传播学院之中。
这个专业的学生专门学习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文字、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方法与技术,也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的方法与技术。
而日本的大学本科的专业设置较细,很多大学设立在艺术(造型)学部下的映像学科内,再分设媒体艺术方向,其中有数字媒体艺术课程。
如:武藏野美术大学,东京工艺大学。
而东京艺术大学的先端艺术表现科包含媒体艺术的内容, 而研究生部则设有映像媒体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课程设置(译):
媒体设计特別演习佐藤雅彦媒体映像専攻媒体艺术特別演习藤幡正樹媒体映像専攻程序開発特別演习桐山孝司媒体映像専攻媒体文化財特別演习桂英史媒体映像専攻作品媒体構造論藤幡正樹媒体映像専攻作品媒体芸術史桂英史媒体映像専攻展示計画論佐藤雅彦、桐山孝司媒体映像専攻展示構成論佐藤雅彦、桐山孝司媒体映像専攻其特点为以研究室为中心,明显围绕教师运行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课程内容灵活,完全由教师主导。
反映出艺术类院校培养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
国内院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是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最早的院校。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研究所,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较著名。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院成立于2001年。
本科设有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动画编导、动画设计、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多媒体等专业方向;硕士设有动画创作与研究、动画艺术理论研究、动画产业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网络多媒体等多个方向;博士设有动画学理论研究、动画产业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学理论研究、数字内容研究等方向。
数字艺术系下设数字影视制作教研室、网络多媒体艺术教研室。
培养目标为集数字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
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能利用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数字影视节目制作、CG创作、网络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下设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和网络多媒体两个专业方向,专业考试完全相同,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四年制,两段式”: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打通培养、统一授课,从第三学期开始根据学生报考志愿及兴趣爱好、特点、成绩等因素,进行专业方向分流,科学地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为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手机电视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影视制作理论水平和数字艺术素养,能够驾驭先进的数字影视技术,熟悉数字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在CG技术与艺术领域具有较高造诣,能进行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与合成、电视片头设计与制作、电视栏目及频道整体包装工作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
电视艺术美学、西方新媒体艺术、艺术创新思维、网站程序设计基础、动画运动规律、视觉形态造型基础、雕塑与三维造型、数字摄影与摄像、剪辑艺术与实践、影视声音艺术、数字电影特技原理、广告创意与表现、数字合成、CG艺术创作、电视频道与节目整体包装、数字影视制作新技术、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等。
网络多媒体方向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网络动画、网络广告、多媒体交互艺术、移动多媒体应用、手机
电视、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网络多媒体艺术创作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
艺术创新思维、网站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站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应用、在线互动多媒体、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页设计与网页脚本程序、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移动多媒体应用设计、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等。
浙江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主要为各级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网络媒体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等行业广泛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具备良好的艺术功底,熟悉各种数字媒体设备,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理论和数字媒体制作技巧,具备数字媒体(包括影视作品)制作、设计能力,着力突出影视特效、流媒体和手机视频方向制作、设计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除公共基础课):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美术、画面剪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媒体设计与创意、媒体表现与传达、电脑三维动画、三维动画与虚拟场景、数字影视合成、影视作品分析、数字音频制作、专业创作、影视导演等。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在对传统电影技术领域的影像与声音制作质量控制与评测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影制作中的高新技术进行重点研究,
影视技术数字化之后,电影与电视技术有了更多的交叉与融合,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另外,研究所将利用电影学院在电影艺术与技术方面的丰厚资源,开拓数字媒体的另一具有极大市场需求的领域——网络游戏,进行相关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师资:包括绘画基础教师3人,电脑技术教师4人,动画专业教师11人,表演教师1人,管理教师1人,另有教学辅助人员3人,计算机设备管理人员若干。
分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助教4人。
课程:
基础课:视觉原理及影像技术基础﹑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图形学﹑数字电影摄影技术﹑视频技术基础及数字影像处理
专业课:现代影视制作工艺﹑数字中间片技术﹑数字非线性编辑﹑视觉特效处理﹑影像修复与存储技术
教学设施:动动作捕捉仪、 Filmbox、Maya、Softimage XSI以及Avid MC8000、DPS Velocity、Betacam SP、DV-Storm。
Motion Analysis 光学式动作捕捉系统,采用 Motion Analysis 原厂提供的FALCON HR 240Camera,最高解析度可达640 x 480,最高捕捉速率可达240 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