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工程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内容(1)
全国工程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内容(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爆破技术越来越占有更广阔的领域,将发挥重 要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 爆破器材的消耗量
全国现有爆破器材生产企业146家,其中雷管生产企业55家, 2010年工业炸药的产量351.1万吨、工业雷管23.66亿发、导爆 索1.3亿米。基本满足了国内各类爆破工程需要,并已出口国 外。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 规模
大 万吨级以上爆破——三次
❖ 1956年甘肃白银露天矿,一次起爆炸药量1.564万吨,爆破方量907.7 万m3 ——我国首次万吨级硐室爆破;
❖ 1971年5月狮子山铁矿成功进行了万吨级炸药一次爆破; ❖ 1992年12月珠海炮台山大爆破,一次起爆炸药量1.2万吨,一次爆破岩石量
黑火药的发展史
公元 660 年孙思邈(药学家)《丹经》中“伏硫磺法”,就
记载了硝石与硫磺的化学反应:即民间所谓的“一硫二硝三木炭”的
说法。
4KNO3+2S+6C=2K2S+2N2+6CO2
大约11~13世纪,黑火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1242年国外才有第一次专门记载。 17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后, 爆破技术的应用有了发展,黑 火药始用于开采矿石。 直到18世纪末,黑火药还是唯一的 炸药品种,延续了两百多年. 1799年雷汞的发现和应用标志着黑火药时代的结束。
硝酸铵; 1867年,诺贝尔获得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的混合炸药专利权—最初的
代那买特炸药(Dynamite); 1935年,首次出现了非代那买特炸药; 1955年,诞生了铵油炸药;继而产生
了水胶炸药; 70年代,研制了乳化炸药;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炸药的应用历程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1.1.1 工程爆破的重要性、应用范围、规模 ➢ 重要性
爆破是岩土开挖、矿山开采、坚固体破碎、高大建(构)筑物拆除等工程 的主要手段。工程爆破的发展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 应用范围
矿山、交通、水电、建材、爆炸加工与合成、焊接等;还有诸如爆破地震 勘探、水下炸礁、清理航道、疏通管道、软(冻)土爆破、农田建设 、抢险 救灾等方面等。控制爆破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1.1.1 工程爆破的重要性、应用范围、规模 1.1.2 爆破器材的发展 1.1.3 爆破技术的现状
1.2 工程爆破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1.2.1 爆破安全的重要性 1.2.2 爆破工程的基本特点
1.3 工程爆破的发展前景
1)爆破技术 2)爆破理论 3)爆破测试技术 4)发展前景
几千年前,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始了人类对火的利用,从某种意 义上讲,人类是从火中繁荣起来的。在利用火的技术中,火炸 药的利用独树一帜。
由于炼丹而形成的火药爆发燃烧丹房的事故多了,后慢慢转 为重视火药的爆发性质而作兵家火攻之用,也因此将一切爆发 着火的物质都以药字命名,统称为火药。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工业炸药品种:据世界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几百种。 起爆技术:有火、电、导爆索、导爆管、大力神起爆法, 起爆时间可精确到毫秒ms甚至微妙µs。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炸药的诞生历程
早在6~7世纪,我国唐代就已经发明了黑火药; 1659年,瑞典化学家J.R.格劳贝尔把硝酸同碳酸铵混合,首次合成了
1085万m3 ,抛掷率51.83%,号称世界第一炮。
千吨级爆破——十余次
百吨级爆破——百余次 小 罗马尼亚在离人体只有40cm处炸开水泥块救人;
采用“微小爆破疗法”治疗膀胱结石,将炸药制成直径1mm、 长5-10mm纤细药棒置 于患者体内,通过引爆使结石破碎。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1.1.2 爆破器材的发展
爆破器材——主要指炸药和起爆器材。 炸药——主要是指军用和民用炸药;
如: 黑火药、硝化甘油、TNT、黑索今、泰安、特屈儿;代那买特、 铵梯炸药、铵油炸药、煤矿许用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等。
起爆器材——能激发炸药发生爆炸的材料和器具。
主要是指雷管(火雷管、电雷管、非电雷管等)、导火索、导爆索、 导爆管等。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炸药 作为炸药的应用与推广历史悠久,有学者把这一
漫长的发展史划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黑火药时期
奠基时期
现代化时期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黑火药时期(公元7世纪-18世纪) 黑火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
发 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全国工程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教材——
爆破设计与施工
(1)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编 汪旭光院士 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授 课 人: 孙文进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工程爆破研究所
爆破实验室主任
联系电话: 13365388268(泰安) jinanbaopopeixun@
密码bp123456789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奠基时期(1800~1949年)
19世纪基础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炸药化学的研究,一 些工业炸药相继问世。
值得纪念的是:1867~1875年伟大的化学家诺贝 尔发明了:硝化甘油类炸药、硝化棉炸药和雷管, 推动了爆破技术向生产建设的广阔领域发展。
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炸药的研 究和生产达到了空前时期,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推动 了炸药和爆破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为 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的广泛应用。
1871年鲍氏公式:Q=Kf(n) w3 的建立使药量计 算进入了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阶段。
诺贝尔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爆破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化时期(1950年~今) 主要标志为:微差爆破技术、导爆管起爆系统、乳化炸药、
静态破碎、控制爆破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40年代后,由于广泛运用于各学科领域的新成就,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更由于采矿、航天、军工、水电建筑以及医疗、救灾对爆破技术的应用的特 殊要求,使爆破技术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