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B.醋酸杆菌无中心体,只能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C.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的化合物都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D.动物摄食后,糖类的消化发生在外环境中,并可产生 ATP2. 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使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从而建立膜两侧质子的电化学势能D.溶液中的H﹢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进入保卫细胞3.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
细胞接收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中消耗[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在有活力的细胞中,细胞色素c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4. 将分裂旺盛的动物细胞阻断在G1/S期交界处,更换培养液使其恢复分裂能力,从而使所有细胞的分裂同步化,之后每隔2h取样一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把分裂阻断在G1/S交界处B.据图判断,该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大约为24hC.细胞中DNA含量加倍的同时,染色体组的数量也会加倍D.据图判断,在 24h 时细胞分裂出现明显的非同步化5. 下图 1 为真核生物 DNA 的结构,图 2 是其发生的生理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 1 中④是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图 1 中 DNA 一条链上相邻的 G 和 C 通过氢键连接C.图 2 生理过程在真核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发生D.图 2 中可看出该过程是双向进行的,图中的酶是解旋酶6. 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产生(AUG、UAG 分别表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URF能识别所有mRNA的终止密码子B.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增添或缺失C.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为脱氧核苷酸D.NMD作用失效,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7. 玉米的顶端是雄花序,叶腋处为雌花序。
研究发现,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B、b和T、t两对等位基因与王米的性别分化有关,当基因B和基因T同时存在时,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基因b纯合可以使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以使雄花序发育成为可育的雌花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有雌雄同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B.bbTt只有雄花序,bbtt仅顶端有雌花序C.BbTt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D.BbTt与bbTt的杂交后代中有1/3雄株8. 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体现基因重组的是()A.④B.②③C.①④D.②④9.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实验组中的 IAA 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10.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下列为机体会发生的反应是()A.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机体各部分汗腺分泌D.兴奋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1. 动物在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这条轴线是典型的反馈调节B.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下丘脑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有多种,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皮质醇通过体液运输,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12.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叶锦鸡儿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B.小叶锦鸡儿灌木具有垂直和水平结构C.小叶锦鸡儿在与禾草竞争中占优势D.小叶锦鸡儿导致抵抗力稳定性减弱13.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重要手段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时,要把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 DNA 来自供卵母体1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所需的逆转录酶可取自于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的任一细胞B.过程②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使用耐高温的解旋酶和引物对C.过程③常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 DNA 的感受态细胞D.过程④可利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15. 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以下关于酿造 52°二锅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发酵产物含量中 52%是酒精B.酵母菌可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酿酒时的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菌液的浓度二、实验题16.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
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 +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在此过程中Na +离子的过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Ca 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
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Na +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 +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
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
17.雷帕霉素是一种新型酯类免疫抑制剂,研究者通过实验探究雷帕霉素对小鼠成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1的RNA 相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图1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
(2)PGC-1、YY1和mTOR 是细胞中调节线粒体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
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雷帕霉素处理小鼠成肌细胞,检测转录因子PGC-(1)____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动物细胞中该物质中的能量来自_____这一代谢过程,发生场所为_____。
(3)免疫共沉淀技术是在体外进行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抗体 A 可与蛋白A 特异性结合,因此使用抗体 A 可将蛋白A“沉淀”。
如果蛋白 B 与蛋白 A 相互结合,那么抗体 A 在将蛋白 A“沉淀”的同时,也会把蛋白B“沉淀”下来。
此技术常用于寻找和筛选与已知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①研究人员欲研究这三种转录因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PGC-1、YY1、mTOR 被 YY1 抗体“沉淀”的情况,结果如图 2。
实验中研究人员检测各蛋白提取结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 2 结果,请在图 3 中构建线粒体中雷帕霉素与被“沉淀”蛋白间的互作模式图。
②若想验证该互作模式,可继续选择_____(a:mTOR;b:PGC-1;c:无关)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
若互作模式成立,请在图 4 中相应位置用“—”画出可“沉淀”出的条带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雷帕霉素对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是_____。
18. 神经纤毛蛋白-1 ( NRP-1)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新型受体,通过参与多种信号转导来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本研究将为 NRP-1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数据基础。
(1)取乳腺癌(MCF7)组织块,运用_____技术获得 MCF7 细胞用于后续实验。
用重组的人_____蛋白对小鼠进行注射,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制备杂交瘤细胞,将杂交瘤细胞转到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吸取培养孔中的________(填“ 上清液”或“沉淀细胞”),进行抗体阳性检测。
经多次筛选和细胞培养,获得 NRP-1 单克隆抗体( NRP-1 MAb)。
(2)将 MCF7 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等量注入 4 组裸鼠右前腋下,接种后 3 天开始给药,共给药 7 次。
每隔 5 天测算一次肿瘤的肿瘤体积,如下图所示。
三、综合题对照组注射_____,从上图中可以看出_____。
(3)注射不同剂量 NRP-1 MAb 33 天后,剥离肿瘤组织称重,实验结果如下图: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研究,科学家们对该抗体的用药方式有两种观点:谨慎用药和适宜浓度用药。
你支持哪个观点,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