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治并发症,使之能安全地达到手术年龄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外科治疗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及无分流型先
心病大部分可施行根治手术。手术 的恰当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
分流量小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
未闭患儿,可采用心导管介入疗法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心脏解剖图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 1.心脏的胚胎发育
2周时开始形成
4周开始形成间隔,并有循环作用
8周房室中隔已形成
妊娠2-8周是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分 类
左向右分流型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分流型 法洛四联症 大血管错位 无分流型 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缩窄 右位心等
潜伏青紫型
青紫型
无青紫型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ASD
VSD
PDA 左室压力>右室压力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患儿,男,3岁 VSD伴肺动脉高压,发育 较同龄儿迟缓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心脏杂音
①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 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 音(P2)增强或亢进,伴固定分裂。
呼吸、血压恢复到活动前水平,
脉率增快不超过6次/分,则说明
活动适度。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措施】
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 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
3.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蹲踞 时不要强行拉起,应让患儿 自然蹲踞和起立。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并发症
脑血栓
脑脓肿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年长患儿:
正常生活、活动均受到限制;
周围人的歧视而产生抑郁、自卑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家长: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心脏位置
新生儿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四肋间 锁骨中线外1~2㎝处 2岁以后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 至第五肋间隙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心率
年龄 心率 (次/分) 新生儿
120~140
<1岁
110 ~130
2~3岁
100 ~120
由母体循环完成 气体交换
由肺循环完成气 体交换
多为混合血,心、 静脉血和动脉血 脑、上半身血氧 分开 含量高于下半身 卵圆孔、动脉导 管、静脉导管开 放 肺动脉压与主动 脉相似,肺循环 阻力高 右心室高负荷 卵圆孔、动脉导 管、静脉导管闭 合 肺动脉压下降, 肺循环阻力低
A
B
左心室高负荷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措施】 合理 喂养
先心患儿 护理措施
生活 护理 健康 教育
预防 感染
病情观察 并发症
心理 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评估患儿活动耐力
活动前:测量生命体征。 活动时:密切观察其有无缺氧的表现。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措施】
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休息3分钟:再测量生命体征,如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 (一)胎儿血液循环
特点
1.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
2.只有体循环,没有有效的肺循环。
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液。 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 液循环
的特殊通道。
5.胎儿肝脏的血氧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脑及上 肢,下半身血氧含量最低。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返回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正常胎儿血循环含氧最丰富的部位是 A 右心室 B 左心房 C 主动脉 D 脐动脉 E 脐静脉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心导管检查
是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 检查方法。明确有无分流和分流的 部位。导管若进入异常通道更可以 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
心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患儿正常生活、防
1
3
肺动脉狭窄
2
4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厚
四 种 畸 形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青紫 蹲踞现象 气促和缺氧发作 杵状指
多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浅 表部位,唇、指(趾)甲床、 于行走活动时,常主动下 眼结膜等处 蹲片刻,增加体循环阻力, 降低右心压力, 多发生于婴儿期在吃奶或 哭闹时,严重时突然昏厥、 抽搐、脑血管意外
心衰、脑缺氧发作、脑血栓 与担心手术及患儿状况差有关
返回
焦虑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目标】
患儿学会掌握限制调节活动量的 方法,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后 无气促、心悸、乏力等表现; 患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体重、 身长等增加;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返回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肺野充血、“肺门舞蹈”。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房间隔缺损 (肺充血,肺动脉段凸出,右房、右室增大)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段凸出,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弓扩大)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法洛四联症 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使心尖圆钝上翘 呈“靴形”心,肺门血管影缩小,肺野 清晰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超声波检查
无痛、非侵入性, 能显示心脏内部结 构的精确图像,确 定缺损部位、分流 方向及分流量。
(五)治疗要点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
时施行根治手术。
若重度发绀、肺血管发育不良,应先
做姑息性分流术,2岁时再做选择性根 治术
返回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与缺氧及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 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脐血管经6~8周后完全 闭锁形成韧带 卵圆孔到生后5~7个月 时,形成解剖上关闭 动脉导管绝大部分小儿 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 关闭

目录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胎儿与出生后血液循环比较
A 胎儿期 B 出生后
正常胎儿循环
母体 脐静脉动脉血 门静脉静脉血 下半身静脉血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左心室 升主动脉 上半身静脉血
上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循环
降主动脉
心脑及上半身
下半身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图
说明 1 2 3 返回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4~7岁 8~14岁
80~100 70~90
体温每升高1℃,心率就增快10~15次/分,睡眠时 心率减少10~12次/分。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4.血压 由于婴儿心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相对较 粗、动脉壁柔软,故血压较低,随年龄增 长而逐渐升高。

2岁以后收缩压约为:年龄×2+80mmHg( 年龄×0.27+10.67 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二节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基因 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活体婴儿中发病率为 6‰~10‰.
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护理
第二节 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 (染色体易位 或畸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