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材解析】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注重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再计算。

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明白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有关于0的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5.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能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分析、归纳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并感受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5课时: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1课时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1课时第4课时括号……………………………………………………………1课时第5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级下册第10页例5及第11页练习三第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应用意识。

2、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方法与过程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重点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出示教材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内容?
【新课讲授】
师: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老师带学生到湖中小岛去玩,一共有30人,湖边有两种船,一种可以坐4 人,一种可以坐6人的大船,坐4 人的船每条租价20元,坐6人的船每条租价是35元。

师:结合刚才这位同学从这幅图找到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结合生活实际,怎样租船比较划算?
让学生自己讨论,看有哪些租船方案
生1:全租小船。

30÷4=7(只)……2(人)
7+1=8(条)20×8=160(元)
生2:可以全租大船.
30÷6=5(条)35×5=175(元)
师:还有其它的更好的租船方案吗?从第一个同学租船方案中,有一条小船只坐了2人,能否把这2人换到一只大船上,再少租一只小船,一起坐到大船上,这样是不是更省钱了。

生3:8-2=6(条),20×6=120(元),120+35=155(元),这样租比上面两种租法都要划算一些。

【课堂作业】
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4题。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我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列出几种不同方案,选取最合理的方案,同时也必须考虑安全因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