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发展的亮点

学校发展的亮点

学校发展的亮点——特色教育正阳小学是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84名教职工。

多年来学校把“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名师扬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办学宗旨,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在树品牌、创名校,求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科技教育、环境教育,陶艺教育作为突出的办学特色,不断加以彰显和拓展,已形成自已的办学特色。

特色教育是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合实施素质教育,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系列特色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学校对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视,一是在经费投入上,只要需要都给予保证,建设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次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等;二是强化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了六抓:一抓机构的建立。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特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各年级组组长、科技教师、环境教师、美术老师等人组成。

使这项工作形成校长负责抓,主任亲自抓,学科教师具体抓,这为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二抓制度的建立。

为了规范特色活动的管理,我们把特色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

坚持了必要的管理制度。

一是坚持每周召开行政会的制度,开学第一周,行政会就要专题研究,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二是坚持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开学第一周的业务学习就要向教师宣讲全校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的要求及活动安排;为使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有章可循。

这些制度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领导及教师参与特色教育活动的自主意识和群众意识。

三抓计划安排。

计划与实施的起始环节,是确定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和方略的过程。

为了制定计划,我们注意了三点:第一坚持召开三个会,即召开相关领导会和学科组长会,年级组长会、征求大家对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建议,召开全校教师会,由校长宣讲特色教育活动计划;第二,坚持由校长亲自审定特色教育活动计划,并将计划目标要求分解到各个年级,各学科教学领域之中。

这样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所制定的计划,教师易于接受,实施时配合默契。

四、抓环境建设,为特色教育创设氛围。

结合市教委创设校园文化示范校活动和我校教育特色设计,绘制了70米长的大型科普壁画《人类飞行发展史》,从远古人类畅想飞天的风筝、滑翔机、现代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的发明,以及未来飞行器的畅想等,并设计创意了大型展窗《人类登月太空船》,再现了宇宙的深奥和人类首次踏上月球的情景。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主阵地,通过橱窗;展台展示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果。

如:学校的文化墙以环境特色为主,向学生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绘制了“共享自然”大型壁画,利用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绿色教育感染、熏陶,使校园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阵地。

在省、市、区各个环保部门,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又投资建立了环境教育室、环境宣传廊、多媒体工作室,使学校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校园内还设立了分类垃圾箱,班班成立了绿色回收站,并将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用于班级、学校、社区的环境建设中。

孩子们用回收废旧物品的钱,购买了吊兰、盆花,在教学楼内建起绿色长廊,形成天然氧吧。

因为孩子们亲自参与了花卉管理,从而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树立了改造环境的志向。

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教育资源,无一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提供了物质保障。

各楼层的橱窗还布置了科技和环境的大型图片,去年还成立了正阳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这些环境的创设,使孩子们处处感受到特色教育的气息,尤其是使每个在正阳小学学习过的孩子,不仅受到全面培养教育,更能使这种潜意识的特色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美好的种子。

五抓特色课堂:几年来,我校一直将科技课、环境课、陶艺课纳入到学校课程之列,配备高素质的教师任教。

六抓激励表彰:为了调动教师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促进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是把科技教育活动、环境教育活动纳入了评选先进班级、先进教研组的重要内容,对评出的优秀者,学校给予了表彰和奖励;二是组织评选活动的经验、论文,并向有关报刊推荐,如在区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者,学校记效益分给予奖励;三是在每年教学工作考评中将特色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综合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以此作为评先进、晋及、评职的重要依据。

二、学科渗透特色教育,特色教育形成学校发展的亮点。

(一)开设特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开发了环境、科技、陶艺校本课程及配套相关软件。

在环境课上使用环境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周边环境,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在科技课上使科技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兴趣,使科技强国的意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美好的种子。

在美术课上使用学校开发的陶艺校本教材,在全校学生中普及陶艺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制陶的兴趣,在校内开发出规范的陶艺学科,学生掌握准确的陶艺技法,通过不断的探索,使陶艺教育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之一,拓展我校市艺术校的规模和领域,追求特色创名校之路,带动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特色教育(1)我校要求教师把教材中凡是能涉及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挖掘出来,在课堂上做到有机结合,适时适度。

各科教师都将提高环保意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例如小学语文中《鸟的天堂》、《科罗拉多大峡谷》、《黄山松》、《藏羚羊跪拜》、《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课文都能有机渗透生态平衡、食物链等一系列环保知识。

如教学《科罗拉多大峡谷》一课时,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凯巴布高原上,为举世无双的大自然的杰作。

大峡谷不仅风光奇绝,野生动植物也种类繁多,堪称一个庞大的野生动植物园。

但洪水的肆虐对大峡谷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那里的生物链有减少的趋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做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级得景观,因此拯救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

虽然只是三言两语,既为学生解疑,又有机地渗透了环境教育。

为保证“渗透”不走过场,要求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筛选出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形成该学科环境教学系列。

教师们还写了大量的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保护环境意识,加强自身修养。

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多方请环保专家指导,注意教师培养和学习。

(2)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象语文、自然课中就有相当含量的科学知识内容。

如:《太阳》《日食和月食》《琥珀》等。

抓住这些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无疑是给孩子们一把打开科学宫殿大门的金钥匙。

因此,确定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是我们进行科技教育的出发点。

重视课堂主渠道作用一直是我们进行科技教育工作坚持的原则。

几年中,我们坚持把握学科中科技教育内容,每年一次开放科技教育开放活动,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们动手、动脑能力也不断增强。

学生在全国自然知识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全省航模比赛二等奖;全省科技艺术大赛一等奖和特等奖、创新奖。

许多学生自发购买科普书籍,现人均达到1~2套,课堂中展示出他们对相关科学知识视野的不断扩大。

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愿望日益增长,这正是我们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

这也是能够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使提高课堂科技教育的质量真正落到了实处。

(3)在美术课上,学生通过陶艺历史的学习和陶艺名作的欣赏,将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借鉴其精髓,完成自已的创造的作品。

学生制作陶艺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而且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中充分感悟到陶艺的淳朴与多变的特性,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培养孩子们积极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较高的审美情趣,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有力的契机,更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活灵活现的陶艺作品分别被《长春日报》《求知时报》整版刊发,《绿园教育》也为我们做了专页。

三篇教师的陶艺研究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交流获奖论文、省级9篇、市级13篇。

吉视都市频道也做过电视采访,在教育界引起一定反响。

在2004年教育展期间,省、市有关领导亲自到我校陶艺展位参观、指导,这是对我校陶艺教学工作的一个肯定,上千件有价值的学生作品被珍藏。

特色教育形成学校发展的亮点。

三、深入开展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特色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环境教育,只局限于校园、课堂是不够的,要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还要靠学生的变向实践。

几年来,我们把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确定为环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发展点,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实做好。

二OOO年我们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特别行动”,针对废旧电池的危害,开展了“还地球一片绿色,给废旧电池找家”活动,并在社区5处指定地点放了废旧电池回收箱,三年里共收集废旧电池3万多节,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二OO一年世界地球日,结合长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我们又率先在长春市发起了“以给换树,为春城增绿”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带动了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植树活动中。

并成为2002年我市特色活动。

这项活动已成为我校传统项目,并且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我们把主题又拓为“以纸换绿”,上面提到的绿色长廊就是我们活动的收获。

2003年我们又召开了“倡导绿色,天天环保”誓师大会,全体同学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坚持环保,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蔚然成风。

近两年,我校把环境教育逐步从学校推广到社区。

2005年我校以“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学生们根据实际状况撰写了调查报告并组织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向家长提出“争做环保家庭”的建议。

2006年4月22日地球日,我校召开了“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在学生中、家长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学生们根据实际状况撰写了调查报告并组织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向家长提出“争做环保家庭”的建议。

2007年4月22日地球日,我校召开了“营造绿色家庭,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邀请了100多名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我们利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2000余元,为全校师生的每一个家庭购买了环保布兜用于学习、清洁和购物,环保布兜上面印有活动的主题和环保标志以及世界地球日的时间。

2008年地球日“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活动分校内外两项:校内:1、举行一次主题活动;2、画一幅环保图画;3、制止一次违背环保的事。

校外:1、环保签名 2、发放环保宣传单(环保知识与倡议书);3、环保行动(捡垃圾);4、发放环保布袋这样既宣传了环保知识,又发挥了布兜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活动内容: 1、每个同学搜集一篇关于地球日的相关资料;2、少先队大队部发出一份《环保倡议书》;3、每班每小组提炼一句环保标语或口号;4、各班唱一首《热爱地球妈妈》之歌;5、1——3年级学生每人设计一张环保绘画作品;4——6年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家长参与)4月22日进行笔试,6月5日进行复赛抢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