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学习心得体会
石文九年一贯制学校查林2018年12月2日抚顺县中小学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教学新秀高级研修班,赴珠海研修。
我们石文学校小组一行人来到珠海市著名中学进行交流学习和培训。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开拓了眼界,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东西,更让我感受到了沿海发达城市老师们先进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
我去珠海市参加了培训学习,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我欣赏了名师的课堂,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
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一个星期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
”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
在学习了珠海市景园小学的正高级教师严杏老师主讲,主题为一路走来---我的教学风格与成长之路。
老师从多方面对教师的成长进行解读,且行且思,寻找自己有天赋的地方引领着学生,激励,唤醒和鼓舞被承认的欲望。
严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们,同时,我们也被她的才华所吸引。
下午我们的研修主题是---学科建设与教研组建设,主讲教师是珠海市第十中学高级教师邹冬梅,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我们建构本节讲义的框架,使我们听讲义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
珠海市前山中学朱国旺校长,他从四个方面,结合多个鲜活实例深入地为我们指明了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之路。
“恋”“练”“联”“炼”四个字道出了朱校长对教师核心素养的独到见解,让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受益匪浅!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着实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这次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风格。
上课的几位老师无不体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找回了自信,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师在课堂上极具亲和力的语言,使学生在潜移
默化中受到人性化的培养。
而这样的课堂,正是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教师精神饱满,语言充满激励性,这堂课生动有趣,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的语言。
二、让学生在老师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下学习
细细品味这些课,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
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
课堂效率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学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随即又引导着提出了新的问题,一节课就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索、发现新知。
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一节课成功的保障。
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通过这些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节好的课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还要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感受到课好玩。
五、“同课同构”课堂活动打造精品课堂
我以前的观点是“同课同构”不就是你上一段我上一段内容,跨学科的“同课同构”又有何用处呢?比如说我体育课上要用到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我自己都懂得讲解如何利用我要索要讲的知识来讲解课堂上所出的问题,我又怎么要用一个别的老师来和我同上呢?
首先,从概念上的认识,“同课同构”是不同的教师共同备课并在同一个班级同台上课,因此凸显的是“异中求同”且“和而不同”。
其次,“同课同构”在备课过程中把两个老师紧紧的“绑”在一起,两个老师都要上课,因此两个老
师都要各显所长,共同备好一节课,这样把两个老师的经验集中在一起备课,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上课的效果。
再次,就是跨学科的“同课同构”,课堂上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就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来引导学生,令我受益匪浅。
六、认清形势,迎接挑战
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着新课程、新高考的挑战,教师也应有相对的应对策略。
黄老师谈到新课标出现了新的情况,高考在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高考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到了六选三,不仅学生面临新的挑战,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高考的“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如何去应对呢,黄老师提出了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改进教学、自我更新、研究高考、把握规律、关爱学生、对症下药、团队合作、紧跟时代。
在挑战面前,我们要有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七、教研—打造新“产品”
随著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会出现许多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结合改革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
通过借助教研研究带动新思想、新方法的渗入,开发优势区域,打造新“产品”。
逐步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把丰富的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八、有效化解压力
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化解压力呢?在学习中,朱老师谈到恢复生活本来的样子:单纯、丰富,单纯追求简单,但并不意味乏味,世界本来就是丰富的,我们要用真心贴近无限的创造力与爱,好好体会生命的一切美好与不美好。
其实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面对问题,要抓紧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工作做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压力也就解除了。
同时要学会体会生命的一切美好与不美好,不管怎样,在体验中自我调节,在享受中进行换位思考,有意识的化解自己的压力。
我们是一群幸运的研学团队,有机会来到珠海,这样一座经济、教育发展的前沿城市,感受珠海教育的前瞻性,学习珠海教育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感谢县教育局的领导,感谢师训处的杨主任,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各校领导做老师的坚强后盾,研学团队的全体教师,一定
不负教育局领导,校领导的重托和期望,将学到的适合我们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带动同学科教师共同研究,用名师,学科带头人。
教学新秀的辐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抚顺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去珠海市培训学习,我真的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有这次外出的机会,这极大的鼓舞了我今后的工作热情。
此次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更新了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我的体育新课堂教学打开新天地。
这是我执教的一个新起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我将会用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教育工作中,不断的加强自身业务素养来提高教学水平,力求不断的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