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当采用:A 几何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单选题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 逐年下降;B 逐年增长;C 逐年保持不变;D 无法做结论单选题3.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是:A 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 只包括随机误差,不包括系统误差;C 只包括系统误差,不包括随机误差;D 既不包括随机误差,也不包括系统误差单选题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质量指标;B 数量指标;C 综合指标;D 相对指标单选题5.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A 都是随机变量;B 都不是随机变量;C 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D 都是常数。
单选题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A 2倍;B 3倍;C 4倍;D 5倍单选题7.在方差分析中,反映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差异的是:A 总体离差平方和;B 组间误差;C 抽样误差;D 组内误差单选题8.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 在0到1之间;B 在-1到0之间;C 在-1到1之间;D 无限制单选题9.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 实际误差;B 调查误差;C 可能误差范围;D 平均误差程度单选题10.一种零件的标准直径是15cm,质量检测员对所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时,应该采取的假设形式为:A 原假设大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小于15cm;B 原假设小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15cm;C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不等于15cm;D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等于15cm单选题11.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分别为:23,23,24,25,25和26(单位:万人)。
则该地区1995~2000年的年平均人数为:A 24.3(万人);B 24.6(万人);C 19.7(万人);D 20.3(万人)单选题12.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和置信度水平之间按如下方式变动:A 同方向;B 反方向;C 有时同方向,有时反方向;D 无法确定单选题13.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性误差;C 代表性误差;D 登记性误差单选题14.对一个假设检验问题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和对一组特定的样本观察值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分别是:A 确定的量和随机变量;B 随机变量和确定的量;C 确定的量和确定的量;D 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单选题15.年末银行存款余额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
且已知2001~2005年的年末存款余额,要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要运用的平均数是:(丁)“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丙)几何序时平均数。
则正确答案是:A 甲和丙;B 乙和丙;C 甲和乙;D 乙和丁单选题16.显著性水平是指以下的哪一种概率或风险:A 原假设为真时接受原假设;B 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C 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假时拒绝原假设单选题17.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6%,商品零售量平均增长6%,则商品零售额:A 保持不变;B 平均下降0.36%;C 平均上升0.36%;D 平均下降0.64%单选题18.以下属于数量综合指数的是:A 产量综合指数;B 价格综合指数;C 销售额综合指数;D 成本综合指数单选题19.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A 10%;B 90%;C 110%;D 111%单选题20.先按一定标志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从每一类按随机原则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阶段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单选题21.在方差分析中,若不同水平对结果没有影响,则:A 组间方差接近于组内方差;B 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C 组间方差小于组内方差;D 不具有可比性单选题22.抽样允许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就:A 越高;B 越低;C 无法确定;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单选题23.根据时期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当采用:A 加权算术平均法;B 首末折半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单选题24.在计算指数的公式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时期是:A 报告期;B 基期;C 分母为基期,分子为报告期;D 分子分母为同一时期单选题25.通过对误差的分析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是:A 抽样估计;B 假设检验;C 方差分析;D 回归分析单选题26.抽样分布是指:A 一个样本各观察值的分布;B 总体中各观察值的分布;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 样本数量的分布单选题27.任一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为:A 大于0;B 小于0;C 不小于1;D 在0与1之间单选题28.自变量为X的一元回归直线方程中,X的系数的取值:A 只能取正值;B 只能取负值;C 既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D 只能是0单选题29.某产品规定的标准寿命为1300小时,甲厂称其产品超过此规定。
随机选取甲厂100件产品,测得均值为1345小时,已知标准差为300小时,计算得到样本均值大于等于1345的概率是0.067,则在:μ=1300,:μ>1300的情况下,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A 若=0.05,则接受;B 若=0.05,则接受;C 若=0.10,则接受;D 若=0.10,则拒绝单选题3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A 的连乘积;B 的连乘积再减去100%;C 之和;D 之和再减去100%单选题31.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是:A n(1-n)p;B np(1-p);C np;D n(1-p)单选题32.方差分析中的组间方差是:A 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 只包括随机误差,不包括系统误差;C 只包括系统误差,不包括随机误差;D 既不包括随机误差,也不包括系统误差单选题33.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B 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C 两者都是正相关;D 两者都是负相关单选题34.为调查某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从一年级学生中抽取80名,从二年级学生中抽取60名,三年级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系统调查;D 分层调查单选题35.在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符合随机原则的组织形式是:A 分层抽样;B 整群抽样;C 简单随机抽样;D 阶段抽样单选题36.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A 107%;B 13%;C 106.8%;D 10%单选题37.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是:A 农田施肥量与亩产量之间的关系;B 生产设备工作时间与维修费用之间的关系;C 商品流通规模与流通费用之间的关系;D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单选题38.对于总体单位在被研究的标志上有明显差异的情形,适宜于:A 等距抽样;B 分层抽样;C 简单随机抽样;D 多阶段抽样单选题39.在建立与评价了一个回归模型以后,我们可以:A 估计未来所需要样本的容量;B 计算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C 以给定因变量的值估计自变量的值;D 以给定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
单选题40.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6%,则生产费用:A 增加;B 降低;C 不变;D 很难判断单选题4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逐期增长量:A 逐年增加;B 逐年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做结论单选题42.对两变量的散点图拟合最好的回归线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是:A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和为最大;B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和为最小;C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平方和为最大;D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单选题43.某企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单位产品成本上升5%,则产品总成本增长:A 25%;B 26%;C 15%;D 18%多选题44.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A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B 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C 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D 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E 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多选题45.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C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多选题46.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B 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C 现象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直接相关关系;D 相关数列的项数必须足够多;E 相关现象必须均属于随机现象多选题47.分层抽样具体可以分为:A 等比例的分层抽样;B 纯随机抽样;C 机械抽样;D 整群抽样;E 不等比例分层抽样多选题48.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销售额;B 商品库存量;C 工人数;D 生猪存栏头数;E 劳动生产率多选题49.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 样本容量;B 抽样方式;C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D 样本指标值的大小;E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多选题50.平均数指数是:A 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B 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C 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D 资料选择时,既可以用全面资料,也可以用非全面资料;E 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多选题5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是:A 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B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C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D 相关分析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E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多选题52.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是:A 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B 回归系数有正负号;C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D 利用一个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E 有可能求出两个回归方程多选题53.综合指数属于:A 总指数;B 平均指标指数;C 平均数指数;D 简单指数;E 加权指数多选题54.在指数体系中:A 现象总变动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B 现象总变动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C 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D 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E 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多选题55.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A 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 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C 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D 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 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水平分析指标多选题56.同度量因素,也可以叫权数,是因为:A 它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在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这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多选题57.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A 二点分布;B 二项分布;C 均匀分布;D 泊松分布多选题58.方差分析是:A 检验假设各个总体均值是否全部相等的一种方法;B 检验同方差的若干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C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R=SST-SSE;D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组间离差方和的自由度为K多选题59.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为: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D 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多选题60.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A 发展速度;B 发展水平;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减量;E 平均增减量多选题61.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联系;E 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多选题62.如果某地区工人的日工资收入(元)随劳动生产率(千元/人时)的变动符合简单线性方程Y=60+90X,请说明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有:A 当劳动生产率为1千元/人时,估计日工资为150元;B 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人时,则日工资一定提高90元;C 劳动生产率每降低0.5千元/人时,则日工资平均减少45元;D 当日工资为240元时,劳动生产率可能达到2千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