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进行开题论证

怎样进行开题论证

怎样进行开题论证
开题论证是课题被批准后,研究工作开始前对课题研究进行的整体构思与设计。

有人认为课题被批准立项了,就可以直接进入研究过程,不需要再进行论证。

实际上许多课题研究的实践已经证明是否进行了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开题论证的目的与意义
开题论证是对研究计划的再设计,是为整个研究工作设计蓝图,制定行动路线,其功能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课题组成员进入研究状态
所谓开题,即意味着研究准备阶段结束,正式研究过程开始。

大多数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课题组成员并未完全介入进来,对研究计划的了解和把握并不全面。

为了进行开题论证,课题组内部必须进行若干次研讨,在原立项申报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

而这一过程,可以使课题组成员迅速地进入研究状态,明确自己的角色,同时,也使每个成员在研究设计上充分发挥作用。

2、使研究思路更清晰
开题论证是对课题如何进行的具体化构思。

为了使研究设计更加科学治理、可行,一般地开题论证需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因此,高质量的开题论证实际上就是一次富有建设性的学术研讨会。

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对课题有关理论的阐述及研究设计中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拓展研究者的视野,使研究思路更为清晰,研究目标、范围、重点更加明确。

课题组与专家之间的观点交流与碰撞,更有助于提高研究设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使研究计划更具体
开题论证的重要目的是对原立项论证中的研究计划进行再次设计,即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进行具体化、操作化的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指导课题研究全过程的蓝图。

撰写开题论证报告需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这个过程就是设计蓝图的过程。

如此才可能使那些在课题申请时并不十分清晰的想法变成具体的思路和研究计划。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实施
开题论证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其主要过程如下。

1、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开题论证会召开前,课题组应经过反复研讨,写出开题论证报告,并在会议召开半个月前,将论证报告送交到专家手中,以使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对开题报告进行审阅。

2、邀请专家
专家现场指导是开题论证的主要形式。

专家组大约由3-5名专家组成。

他们对教育的热点及前沿问题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可以在研究方法、研究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3、开题论证会
开题论证会由课题组组织或与课题管理部门共同组织。

参加者主要有指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及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人员。

课题负责人应首先就开题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因为报告已经事先送交专家,所以口头汇报应尽可能简略,重点是介绍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计划,以及对报告中难以表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
说明。

选题的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则要简述。

开题论证会的核心是专家对课题研究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和指导。

要尽可能地对课题研究计划中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负责任的专家可能会“毫不留情”地提出许多挑剔的批评意见。

这些意见,可以避免课题研究在初始阶段就走弯路。

开题论证会上,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被动的“听令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

除了听取专家的意见外,也可将自己的不同观点表达出来,与专家一起研讨。

这样做,并非不尊重专家,而是追求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3、修改开题论证报告。

开题论证会后,课题组成员应该将专家的指导意见进行汇总,并在课题组内进行研讨,根据专家的意见及研究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将开题论证报告再次进行修改。

一般地课题管理部门允许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原来的研究计划进行适当修改。

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对研究计划进行变动,课题组应向课题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再执行。

三、开题论证报告的内容
开题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条件与人员分工、研究的预期成果等。

开题论证报告的重点是对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工等问题的再思考与再设计。

对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主要是将原来过大的研究范围适当缩小,对原来不明确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如,“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应明确是农村幼儿园还是城市幼儿园,因为这两类幼儿园的游戏条件以及由此形
成的特点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此外,有些课题研究内容比较笼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则要将这些笼统、模糊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可以着后研究的具体问题。

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要从拟研究的问题出发进行选择,应根据每一具体问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

在报告中,要具体写清楚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并尽可能详尽地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研究步骤是研究思路的具体化,是指导和统一研究行为的时间表。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解研究任务,明确规定出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研究任务,取得什么样的阶段成果。

研究计划能否落实,与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合理与明确有密切关系。

因此,不应该将此作为一种形式,而要根据每个课题组成员的专长和精力,安排其承担不同的实际研究任务。

总之,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能够取得较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开题论证,课题研究就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因此,课题一旦获得批准,应尽可能组织开题论证活动,邀请各方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会诊”和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