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常用工艺介绍
返回
UNITANK
• 交替式生物处理池工艺(UNITANK)是结合 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法的优点形成的一 种新型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三个矩形 池串联组成(A,B,C池),池内设曝气设备。 交替式生物处理池按周期进行,B池连续曝 气,两侧池内间断曝气,交替作为沉淀池 和曝气池,进水交替进入A、B、C池,出 水相应地从C、A池引出。系统中省去传统 工艺中的初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
氧化沟工艺
•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对污水进水水量及水质 的适应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且水下设 备少,对设备、仪表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 不必依靠进口,设备费用较省,运行管理 简便。
不足:工艺设计负荷低、水力停留时间长,
占地面积大,表面曝气设备充氧效率稍低,
电耗稍高。
返回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 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 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 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 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 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 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返回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介绍
沃茨环境内部培训
污水处理程度划分
•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 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 要求。
•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 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 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 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A2/O处理工艺流程:
• 一级处理
厌氧
缺氧
好氧
污泥回流
二沉池
排放
A2/O处理工艺
• 其缺点是流程复杂,构筑物多,占地较大、 造价较高, 对运行工况的控制需要管理人 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及经验。
返回
氧化沟
• 氧化沟工艺是五十年代初期发展形成的污 水处理技术,因其易于管理、设备简单, 很快得到推广。近年来,氧化沟工艺不断 创新发展,已发展成多种形式。为了满足 越来越严格的水质排放标准,实现对氮去 除的需要,出现了卡式(Carrousel)2000、 卡式(Carrousel)3000等更高标准的反硝 化脱氮工艺,其突出的优点是可实现硝化 液的高回流比,达到较高程度的脱氮率, 同时无需任何回流提升动力。
SBR工艺特点
• 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 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 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 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 磷效果。
• 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 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 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 紧凑、占地面积省。
返回
生物转盘
• 生物转盘(又名转盘式生物滤池)是一种 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它具有很多优点,在 印染、造纸、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 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但耗 能较大,在生活污水中已经应用很少。
返回
生物流化床
•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膜法工 艺,其载体在流化床内呈流化状态,使固 (生物膜)、液(废水)、气(空气)3相 之间得到充分接触,颗粒之间剧烈碰撞, 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生 长旺盛阶段。
接触氧化工艺
抗冲击负荷,可间歇运行 生物种类多,活性生物量大 无污泥膨胀问题 流程较为复杂 布水、曝气不易均匀,易出现死区 需定期反洗,产水率低
返回
膜处理法
• MBR • 超滤 • 微滤 • RO
返回
MBR
•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 MBR),是由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结合而成的一 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技 术最早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工业,随着膜材料 和制膜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 经涉及到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 食品、石油化工和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
返回
MSBR
• MSBR既不需要初沉池和二沉池,又能在反 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 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 和SBR技术的优点,MSBR法是一种经济有 效、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污 水处理工艺。
返回
辐流沉淀池
• 周进周出 • 中进周出
返回
平流沉淀池
• 折板沉淀池 • 协管沉淀池 • 斜板沉淀池
• 物化法 • 活性污泥法 • 生物膜法
返回
物化法
• 加药澄清 • 膜处理 • 活性炭吸附法 • 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返回
活性污泥法
• A2/O • 氧化沟 • SBR • AB法
返回
生物膜法
• 曝气生物滤池 • 生物转盘 • 接触氧化池 • 生物流化床
返回
A2/O处理工艺
• 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除磷脱氮工艺分 为厌氧、缺氧、好氧三个阶段,在除磷方 面利用聚磷菌的好氧聚磷,厌氧释磷起到 除磷效果,脱氮方面在好氧阶段硝化,厌 氧阶段反硝化起到脱氮的作用。氮磷含量 相对较多时建议使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 应用较多,特别是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例 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SBR演变的处理工艺
• MSBR • CASS • UNITANK
返回
AB法
• AB法工艺由德国B0HUKE教授首先开发。 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 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 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 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会氧化反应,生 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 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 较低,泥龄较长。
MBR工艺
•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MBR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 处理水量灵活(增减膜组件)。
• 解决了剩余污泥处置难的问题 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很少,一般一个月左右 排泥一次。 返回
加药澄清
• 混凝原理 • 药剂: 混凝剂、助凝剂。
工业水处理采用较多,由于市政污水处理 成本要求,整体采用较少。
AB法
• 由于AB法工艺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多了一 个处理阶段,需要增加吸附池、中间沉淀 池和污泥回流系统等,使土建、设备的投 资以及能耗费用大为增加。除非处理一些 负荷较高的污水,一般很少采用.
返回
曝气生物滤池(BAF)
•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filter),简称 BAF,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它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小区生活污水、生活 杂排水和食品加工废水、酿造等有机废水处理, 具有去除SS、CODcr、BOD5、硝化与反硝化、 脱氮除磷、除去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最大 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并节 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该工艺有机物容积负荷、 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出水水质高,因 而所需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 本低. 例如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
高负荷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
CASS UN ITANK
N、P去除 较高 高 一般 较高 一般 一般 较高 一般
占地 较大 较大 较小 一般 小 较小 较小 小
投资 较小 一般 小 一般 大 一般 一般 大
能耗 较低 一般 较低 一般 低 较高 一般 一般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介绍
谢谢!
主要处理工艺分类
返回
污泥处置
• 一般处理工艺: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池→储泥池→污泥的 消化→污泥脱水→外运
• 污泥最终处置
返回
污泥的消化
• 中温厌氧消化法 • 污泥好氧消化法 • 污泥投加石灰法
返回
污泥最终处置
• 污泥焚烧 • 污泥材料化利用 • 污泥填埋
返回
沉淀池
• 平流沉淀池 • 辐流沉淀池
返回
消毒工艺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废水
格栅Biblioteka 除砂池初沉池排放
消毒池 污泥处置
二沉池
主要处理单元
污泥回流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没有绝对优势的工艺,要根据各地的水质、 水量、工程用地、运行人员、污泥处置、 资金等多方面原因确定适宜的工艺。
• 常用工艺的一般比较
常用工艺的一般比较
处理方法 氧化沟 A2/O SBR AB法
• 加氯消毒法 • 臭氧消毒法 • 紫外线消毒法
•
返回
CASS
• CASS工艺是于1968年由澳大利亚开发的一种间 歇运行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SBR工艺的一种 变型。197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CASS工艺的 污水处理厂,随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 大利亚等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在全世界 已建成投产了300多座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 CASS工艺占地面积小,但要求自动化程度极高, 工艺控制难度较大,出水水质稳定性稍差。
BAF工艺流程
一级处理
C/N曝气生物滤池
N生物滤池
消毒排放
返回
生物接触氧化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又称“淹没式生物滤 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 泥法”,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的 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 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 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 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 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