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顶板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顶板加固施工方案

川沙新镇六灶社区18-02地块综合项目(浦迪1号)2标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顶板加固施工方案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川沙新镇六灶社区18-02地块(浦迪1号)项目部编制人:金华军二零一六年九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室外双笼人货电梯选型及性能 (5)三、施工部署 (6)四、人货梯安装准备 (6)五、人货电梯安装质量要求 (8)六. 基础设计及荷载计算 (9)七、总承包方管理措施; (16)八、项目部应急与响应预案 (17)九、安装、拆卸作业监护措施 (18)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灶社区18-02地块综合项目(浦迪1号)2、工程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崇溪路以南、宝溪路(似建)以北、吉春路(似建)以东。

3、工程规模:地块总用地面积:7376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201884.2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56654.2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5230平方米,由住宅、酒店、公寓、商业以及地库组成,本方案准对住宅区、商业区号房及地库区域)。

4、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5、住宅区为地上13-15层,地下1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楼、屋盖为现浇混凝土梁板体系。

商业区2-4层,地下1层(其中B10#位地下二层)6、基础选型:住宅采用墙下布桩的筏板基础,商业区采用承台筏板基础。

7、混凝土强度等级:8、基础垫层:C15;基础及地梁:C35;框架梁、板:C30;柱、墙:C30~C35;混凝土抗渗等级:p6。

各单体的情况如下:业主单位:上海迪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包单位: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室外双笼人货电梯选型及性能2.1根据施工实际需要,本工程选用上海市宝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笼室外人货电梯(SC200/200)。

人货梯编号按楼号编号(D1#为1#电梯、D2#为2#电梯、D3#为3#电梯、D4#为4#电梯、D5#为5#电梯、D6#为6#电梯、D7#为7#电梯)。

2.2室外人货电梯的基础形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为两种基础做法:1#、2#、3#为安装于部分回填土上,4#、5#、6#、7#直接安装于地下室顶板上。

2.3本工程施工电梯安装高度为:15层为49.5米、14层为48米、13层为45米。

三、施工部署3.1根据规范要求及机械出厂说明书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

3.2根据施工方案及其机械技术参数要求依据施工现场的现场状况进行室外电梯的定位,同时根据定位进行基础的施工。

1#人货梯位于A轴交13~17轴之间;2#人货梯位于A轴交1~5轴之间;3#人货电梯位于A轴与1~5轴之间;4#人货电梯位于A轴与1~7轴之间;5#人货电梯位于A轴与1~5轴之间;6#人货电梯位于A 轴与21~25轴之间;7#人货电梯位于A轴与33~38轴之间;。

具体摆放位置见附图(人货电梯现场平面布置图)。

3.3在进行电梯基础施工及安装前应进行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施工交底。

四、人货梯安装准备4.1基础处理4.1.1安装于地下室顶板上的人货电梯(4#~7#)。

尺寸为6000×4000×200,双向φ12@200。

由于住宅区楼位于地块南北两侧,地块北侧为商业区,目前正在挖土及地下室施工,无法回填,故4#~7#人货电梯只能安装在号房南侧的地下室顶板位置上(室外地下室顶板均布荷载设计标准值5kN/m2)。

在结构顶板面根据方案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并弹出外用电梯的中心位置,按照人货电梯基础要求制作基础。

从基础安全着想,人货梯基础位置下发用钢管顶撑进行加固。

4.1.2安装于回填土上的人货电梯(1#、2#、3#),尺寸为6000×4000×300,双向φ12@200。

按照规范要求在地下室回填土上进行分层夯实(采用素土回填)并在电梯范围内设置C30的尺寸为6000×4000×300,双向φ12@200。

4.2基础施工4.2.1基座混凝土采用直接浇筑在结构顶板上,基础浇筑时应按出厂说明书留置好基座螺栓预留孔洞、接地装置,同时应用刮杠将砼面刮平,木抹子进行两次揉搓,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铁抹子压面,保证砼面平整度误差在10mm之内。

基础浇筑完毕后应进行认真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只有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安装(一般常温在7天左右)。

附基础详图。

4.2.2基础浇筑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根据双笼电梯护栏外型,在护栏外砌筑挡墙。

挡墙采用蒸压粉煤灰砖进行砌筑,粉煤灰砖强度M7.5,墙宽度240mm,砌筑采用水泥砂浆,强度M5。

4.3检查电梯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是否配备专用电箱。

同时准备好现场已安装的塔吊进行配合外电梯的安装。

4.4根据厂商设计附着高度间距在结构楼层或边梁上预留预埋铁件,以便顶升后附墙架的安装。

五、人货电梯安装质量要求5.1供电电源距外用电梯的电源箱应在30m以内,从供电电源引出的电缆线的规格不得小于单笼规格(3×16+2×6),保证供电质量。

5.2外用电梯基础下的地面承载力不得小于0.2Mpa,基础所承受的能力不得小于所有荷载下的P值,并进行计算。

外笼底盘与基础表面接触良好,站台应设栏杆。

5.3外用电梯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5m,各标准节接缝的错位应小于0.2mm。

5.4相邻两根齿条对接处沿齿厚方向错位应小于0.5mm,沿齿高方向错位应小于0.2mm。

5.5标准节连接螺栓的预应力矩不得小于350 N·m。

5.6对重各导向轮与轨道之间的间隙为0.5mm,确保每个轮转动灵活。

5.7上行极限开关限位应安装在上行开关上方0.15m处。

5.8钢丝绳的长度应保证吊笼达到最大提升高度时,吊笼顶部绳轮间距不小于300mm。

5.9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开关断开时,其触柄距碰铁0.2-2mm。

5.10吊笼满载下行时,应使吊笼触发下行限位开关后距缓冲弹簧100~200mm处停车。

5.11电梯导轨架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架设高度(m)≤7070~150150~200垂直度公差值(mm)架设总高1/1000701005.12梯笼内乘人或载货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负荷运行。

六. 基础设计及荷载计算顶板承载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49m;标准节长度:1.508m;底笼长:3.5m;底笼宽:2.7m;标准节重:151kg;对重重量: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楼板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楼板长:5.3m;楼板宽:4m;楼板厚:300mm;梁宽:0.4m;梁高:0.6m;板底部短向配筋:Φ12@150双层双向;板边上部短向配筋:Φ14@75;板底部长向配筋:Φ12@150双层双向;板边上部长向配筋:Φ14@75;梁截面底部纵筋:6Φ22;梁中箍筋配置:Φ10@150;箍筋肢数:4;3.荷载参数:施工荷载:2.5kN/m2;4.钢管参数:钢管类型:Ф48×3.25;钢管横距: 700mm;钢管纵距: 700mm;钢管步距: 1200m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1 m;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33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51kg):151kg×33=4983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0.00×2+2000.00×2+4983.00+200.00)×10/1000=135.83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135.83=285.24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楼板长宽比:Lx/Ly=4/5.3=0.755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285.243/(3.5×2.7)=30.184kN/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xmax=0.0387×30.184×5.3×42=99.058kN·mM ymax=0.019×30.184×4×42=36.704kN·mM0x=-0.0933×30.184×5.3×42=-238.814kN·mM0y=-0.0759×30.184×4×42=-146.624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M x=M xmax+μM ymax=99.058+36.704/6=105.175kN·mαs=|M|/(α1f c bh02)=105.18×106/(1.00×16.70×4.00×103×275.002)=0.021;ξ=1-(1-αs)1/2=1-(1-2×0.021)0.5=0.021;γs=1-ξ/2=1-0.021/2=0.989;A s=|M|/(γs f y h0)=105.18×106/(0.989×360.00×275.00)=1073.67mm2。

实际配筋:867.08 mm2×2=1734.16≥1073.674 mm2板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M y=M ymax+μM xmax=36.704+99.058/6=53.214kN·mαs=|M|/(α1f c bh02)=53.21×106/(1.00×16.70×5.30×103×275.002)=0.008;ξ=1-(1-αs)1/2=1-(1-2×0.008)0.5=0.008;γs=1-ξ/2=1-0.008/2=0.996;A s=|M|/(γs f y h0)=53.21×106/(0.996×360.00×275.00)=539.67m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