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常识汇总----------------------2015.10.2
基础要点
1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2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4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戏曲”成为戏剧通称。
5“梨园”是戏曲行的代名词。
6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7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8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9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10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11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1)生:扮演男性,老生,小生,武生
(2)旦:扮演女性,正旦(青衣),花旦(活泼放荡),武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丑婆子--喜剧闹剧色彩)
(3)净:俗称“花脸”,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
(4)丑: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文丑,武丑。
12重要剧种
(1)京剧,曾称平剧,腔调:西皮,二黄。
国粹。
剧目:空城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2)评剧:北方剧种。
剧目: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
(3)昆曲:“昆山腔”,“昆剧”,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也是古老剧种之一)。
行腔优美,缠绵婉转,剧目:鸣凤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4)越剧:“第二国剧”之称,国外称“中国歌剧”,江南灵秀之气。
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
(5)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源于安徽,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
织女
(6)豫剧: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河南梆子发展而来,剧目:三上轿,三拂袖,花木兰
(7)粤剧:又称大戏,广东大戏,汉族戏曲,剧目:帝花女,三笑姻缘
(8)歌仔戏:福建,原为说唱,剧目:八仙过海,刘秀复国
(9)琼剧:海南,剧目:单刀会
(10)川剧:川剧脸谱是表演重要组成部分。
剧目:白蛇传
其他优秀剧目:
梨园戏:赵贞女。
山东快书:景阳冈。
秦腔:春秋笔,八义图。
二人台:走西口。
皮影戏:白蛇传等。
13脸谱普色象征含义:
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
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
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
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粉红脸:表示年迈气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
如廉颇、袁绍等。
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
如常遇春、樊哙等。
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如典韦、宇文成都等。
表示文士内有心计,如姬僚等。
蓝脸: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
如窦尔墩、夏侯惇等。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
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
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
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
如曹操、赵高、严嵩等。
白脸多用于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瓦灰色脸:表示老年枭雄。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如二郎神、金翅鸟等。
也用于一些英勇无敌的将帅或番邦将帅。
如李元霸、金兀术等。
白江南。